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評論 > 正文
 

城市開發不能煞風景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27日 14:06 法制晚報

  新聞提示

  昆玉河,圍堰施工,景致全無;長河,沿途風光太過現代,只有三四個歷史古跡,實在太少;轉河,人造風光多于自然景觀,河道全程較短,像在公園里游船……這是記者近日探訪京城水系游覽得出的一個基本印象。

  近年來,身在大都市的人們,都有一個共同感受,“親水”的游覽越來越奢侈了。最直接的,是水面越來越少。也難怪,降水量十年九不足,再加上過度開采地下水形成的“漏斗”,水就像是永遠還不完的一筆“生態債”。在全國,大江大河干枯斷流的不少,北京還有這樣幾條可以作為觀光的水路,應該算是游人的福分了。

  但是水路沿途的風景,已經被“煞”得快沒法看了。上述可以作為游覽觀光的河道,其沿岸開發的潛在價值,想不讓地產商們眼紅是不可能的。

  打開報紙,看看那些

房地產廣告,以“水”為賣點的樓盤不少。盡管有一些所謂的水景,也許只是一條小河溝,也許一年中有十個月都是干枯無水的,但是依然被買主所青睞。

  眾所周知,地產項目向來與環境連為一體。城市里的那點“自然景觀”,放在大自然里,不過是一個放大了的盆景,成本昂貴,保護更難。正因其貴,

開發商才死盯不放;正因為總有人死盯不放,所以保護才更難。這樣的惡性循環,是目前最該令人警醒的。

  去年,昆玉河上要再建兩座橋的消息曾引起沿岸多個小區關注。業主通過各種方式表達反對建橋的意見。

  而政府建橋的理由,主要因為周邊居民越來越多,昆玉河兩岸的交通壓力增大,有必要對車輛分流。

  以沿河景觀為賣點的生態住宅,遭遇市政開發的“騷擾”,業主們不滿意是必然的。而政府從即時的公共管理角度建橋,也同樣在情在理。是政府修改了規劃?還是開發商刻意隱瞞了不利于房屋銷售的公共規劃信息?人們不得而知。而正是這種“不得而知”,暴露了此類開發中存在的盲區——該不該限制、如何限制景觀帶的開發?開發項目如何與景觀更協調?

  治理一條河,往往需要幾年,耗資數十億。弄臟一條河,可能只需要幾個月。讓河岸林立的高樓將一條名副其實的河擠成一道小水溝,怕是也用不了幾年。北京是個內陸城市,水對于北京來說,既是生命之源,也是歷史文化的脈搏。政府只有從規劃意義上多一些前瞻性,北京的歷史文化才能真正傳承下去。

  本報特約評論員馬龍生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