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中國 你能做的我也能做嗎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26日 05:28 第一財經日報 | |||||||||
顧蔚 印度是個拜神的國家,但印度人家里放的佛像,十有八九是中國生產的。印度大量產品依賴中國進口,印度政府迫切希望能夠效仿中國,靠發展制造業來拉動經濟,促進社會底層人士的就業。
作為世界科技外包中心,印度的軟件出口行業價值是中國的12.5倍之多。有制造業中心之稱的中國,并不滿足于只賺取廉價的手工錢,試圖能夠進軍軟件外包和科技服務行業。 經濟學家亞當·斯密說過,各個國家最好做自己最擅長的工作,然后再交換。中國和印度兩國目前優勢互補,各自在制造業和服務業闖出了一片天地。但他們卻不愿被局限在一個領域,希望能夠成為全能的生產者。中國和印度認為,你能做的我也能做。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中國和印度之所以形成這樣的分工,和教育水平、歷史背景,甚至法律規章都有關系。5年后,中國和印度之間的分工可能會變得模糊,但經濟轉型說易行難,大國產業結構的演變必須遵從國民生產、消費結構變化的規律,很難人為扭轉。 兩國的分工不同,根源在教育。印度的高等教育水平高于中國,甚至有“一流學生上印度理工學院,二流學生去斯坦福”之說。這些英語流利的科技精英,成為印度在國際軟件外包市場上制勝的法寶。 中國工程師數量雖然不遜于印度,但英語水平和項目管理素質普遍不如印度同行,而工資水平則要高15%左右。中國有必要將自己定位于印度的一個補充,與其和印度在英語國家市場直接競爭,不如花更多精力在日本、韓國、中國香港等市場。 印度普及教育水平不如中國,在發展勞動密集型的服務加工業上先天不足。中國9年制義務教育政策培養出了一大批訓練有素的勞動力大軍,而大字不識的底層人士可能連一些基本的工作都無法勝任。據世界銀行的統計,中國只有9%的人不識字,而印度會寫自己的名字的人僅占60%。 萬事達卡亞太區經濟顧問、復旦大學管理學院訪問教授王月魂指出,印度要成為制造業巨頭,必須先修改它的《勞動法》。印度1947年制定的《勞動法》的54條規定:任何規模在100人以上的印度工廠,如果要裁員就必須先得到印度政府的同意。 機器代替人是制造業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沒有一個工廠可以保證,不會因此而削減人手。王教授指出,有的印度企業通過行賄來獲得裁員批準,但對于遵紀守法的外國企業來說,這一條規定成為他們進入印度市場的致命障礙。 基礎設施也是印度發展制造業的一個瓶頸。除了電訊以外,印度基礎設施成本平均是中國的1.5到2倍,公路的不通暢更使得運輸時間成本大為增加。印度的貿易和財政雙赤字也限制了其政府改善基礎設施的能力。 中國在發展服務業上的聰明之處,是直接從印度取經。一年前,中國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找來印度最大的4個軟件公司競標成立一個合資公司。在中國時間最長的TCS(TCS.BO)公司在競爭中勝出,7月份將與微軟(MSFT.O)以及三家高新技術園區設立合資公司,計劃在未來5年內雇用5000名中國雇員。不過,中國傳統的輕服務、重實物的觀念和盜版盛行等,都是其發展服務業的障礙。 印度在化工、制藥和汽車配件等工業上具有優勢,但這些企業要發展,最好的土壤不在印度,而在中國。對他們來說,與其等待印度基礎設施好起來,還不如攜帶他們的管理和技術,轉投中國生產。 如果中國發展服務業,印度發展制造業的愿望能夠實現,將進一步增加這兩個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大國對發達國家的“威脅”,兩國也有可能從現在互補的關系走向更多的競爭。不過,經濟轉型不可能一蹴而就,你能做的我不一定能做到。(作者信箱:Wei.Gu@reuters.com )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