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農村金融缺失與破解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19日 18:10 《中國金融》 | |||||||||
- 中國銀監會山東監管局局長 王進誠 當前農村金融服務缺失的癥結及原因 多數理論和實證研究表明,我國農村經濟發展存在金融抑制現象,農村金融深化程度不高,農村金融的參與主體及其行為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對中國農村金融最多的批評,
“不缺信貸、缺信用”:農村金融的市場基礎存在明顯缺陷 有關數據表明,金融對農業的投入總量遠遠大于財政對農業的投入總量,金融事實上承擔著支農資金投放的主渠道作用。在金融部門的貸款中,農業貸款比重與農業在國民經濟產業構成中的比重大體相當。以山東省為例,2005年末,農業貸款占全部貸款的比重為11.67%,僅低于全省農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0.17個百分點,遠高于財政支出用于農業投入的7%左右的比例。 從經濟性質看,傳統農業的貨幣化程度很低,難以在生產過程中自行完成產業發展所需的資本積累,隨著農業生產效率的提高和農業部門中非農轉化加快,農業部門對資金尤其是金融資金投入需求強烈,但事實上卻難以從金融部門信貸供給這個巨大的“盤子”中獲得足夠的份額。究其原因,除受限于傳統農業的生產函數——產出效率相對較低,難以負載過多的資本投入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農業部門普遍缺乏信用工具,風險補償機制缺乏,導致信用鏈條斷裂,從而造成貸款難。據調查,農戶或農村民營企業因“找不到擔保人”和“沒有合適的抵押物”而得不到貸款支持的占60%以上。 其實,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無論是工業還是農業,只要發展市場經濟,就離不開交易,而要交易,就離不開信用基礎,尤其是在金融領域,信用幾乎是全部金融行為發生的前提。金融意義上的信用,是指交易主體具有償債意愿和能力,并在社會上獲得相應的信賴和評價,這種信賴和評價應得到廣泛認可。信用的特性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認識:第一,信用來源于民事主體的償債意愿和能力。信用包括人格信用和財產信用兩個要素。人格信用,即通常所講的誠信原則,決定了承債主體的償還意愿,是信用產生的主觀要件,主要依靠道德約束和違約制裁機制維系;財產信用,即當事人的資金實力、兌付能力等,決定了承債主體的償還能力,是信用產生的客觀要件。無論人格信用還是財產信用,都是金融交易行為發生的前提條件,缺一不可。第二,信用需要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凡民事主體皆有信用,包括自然人與法人,但是只有得到社會廣泛認可的信用才能成為金融交易行為產生的要件。信用的客觀表現是一種評價,這種評價是社會公眾的評價,而不是當事人的自我評價。其現實含義在于,對信用的評價必須由獨立、超脫、足夠權威的政府機構或社會組織作出,并具備法律效力。第三,信用必須工具化。符合上述兩個條件的信用已經具備了金融信用的基礎條件,但仍不具有操作性,因為金融交易行為一般具有多方參與的特性,所以信用必須工具化,特別是財產信用,必須具備可自由轉讓的特性,進而可脫離交易活動而獨立存在。 以親情和鄰里關系為基礎的農村社會關系,使中國農民具備誠實守信的道德品質,培育了中國農村樸素的誠信文化環境。小額信用貸款采取的信用方式,符合農民人格信用較好的現狀,但在土地集體所有制下,其擁有的宅基地、房產、耕地使用權等卻無法流通和轉讓,即缺乏有效的財產信用,不能形成對擴大生產經營的大額貸款的有效支撐。因此,金融信用手段缺失,是農村金融市場基礎的最大缺陷,是造成農民的資金需求無法轉化為金融需求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缺資金,缺政策”:農村金融的制度安排不完備 在農村金融領域,一直存在著兩種對立的觀點,分別主張政府干預和主張市場調節,前者以農業信貸補貼論為代表,后者以農村金融市場論為代表。農業信貸補貼論是農村金融理論界的傳統學說,一般認為農村居民沒有儲蓄能力,是 “慢性資金不足”問題。但是長期的實踐表明,國家對農村的資金投入長期不足,農民并沒有可持續得到廉價資金的預期,因此該理論關于農民沒有儲蓄需求的前提假設不具有普遍性。我們對山東省農村金融的調查結果表明,2005年末,山東省(不含青島)鄉鎮及以下存款余額為2053.96億元,較2000年增長75.75%,占到整個縣域存款余額的40.38%。其中,儲蓄存款余額1857.38億元,較2000年增長74.82%。從縣域金融機構的可用頭寸看,尚有1500億元。所以,兩個方面的數據都可以表明,農村可貸資金是寬裕的,不存在所謂的“慢性資金不足”問題,但是矛盾卻突出表現為農村信貸資金未能投入生產領域。造成這一狀況的關鍵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資金疏導和回流的制度安排,導致大量來源于農村的資金外流。 農村金融商業可持續的政策環境尚不健全。如果利率不能覆蓋風險,農村信貸的比較收益長期低于城市信貸,就難以保證商業可持續,必然產生“擠出效應”。利益驅動將使銀行“貸農不如貸工,貸小不如貸大”,并促使機構網點向收益高的地區轉移,這是近些年銀行從農村撤銷機構、收緊信貸的根本原因。20世紀90年代我國率先在農村地區進行了利率市場化改革的試點,主要做法是擴大農村信用社存貸款利率的浮動范圍,以期緩解由于農戶組織化程度低、交易成本高所導致的金融機構不作為問題。但由于享受利率市場化改革“甜頭”的試點機構范圍過窄,并缺乏相關政策措施的跟進,受資金趨利本性驅使,客觀上導致其他金融機構被擠出,并導致大量農村資金被吸納外流。反觀利率市場化的農村信用社,由于高利率覆蓋了現實風險損失并可化解部分歷史陳賬,刺激了貸款積極性(山東農村信用社信貸增長速度高于全省金融機構平均水平)。 農村資金缺乏回流機制和渠道。從財政投入看,1990年到2003年,我國財政的農業投入總量從307.8億元增加到1754.5億元,增加了4.7倍,但從絕對量來看,支農財政支出僅僅占到財政總支出的7%,在造成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嚴重不足的同時,也弱化了財政投入對信貸投入的引領作用。從金融投入看,由于缺乏完善的資金投入“本地化”的比例規定以及利率政策支持,更重要的是,目前對商業金融機構的擔保、抵押、保險、減免稅等配套政策措施缺乏,吸引金融資金及社會資金進入農業領域的機制沒有建立起來,農村金融機構通過資金上存、繳納存款準備金、轉存中央銀行、購買國債和金融債等方式流出了大量資金。據測算,目前山東省各類商業銀行分支機構在縣域吸收并流出的資金約為1000多億元,農村信用社通過繳納存款準備金、轉存中央銀行、購買國債和金融債券等方式帶來的農村資金流失約為700多億元,郵政儲蓄機構吸納的農村資金約有800多億元,上述合計2500多億元。 民間金融缺乏必要的規范和保護。非正規金融本身是一種非制度化和非組織化的體系,適應于農村經濟散、市場主體小的特點,近年來發展日趨活躍,在農村金融市場中發揮了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據對淄博市兩區一縣的問卷調查,有超過57%的農民反映,民間借貸在本地區“活躍”,在農戶的主要資金融通渠道中,“親戚朋友借貸”占到了44.62%,而“銀行貸款”僅占29.03%。在實踐中,由于民間金融目前完全游離于政府監管視野之外,缺乏必要的管理和相應的規范,很容易發展成為高利貸、非法集資,并危及金融穩定。 “不缺銀行,缺競爭”:農村金融的效率明顯不足 目前,縣域留存的金融機構數量仍然比較龐大,并且還存在多種形式的非正規金融組織和活動。據調查,2005年末,山東省分布在農村地區的銀行機構為4435家,為1462 萬農戶提供金融服務,每萬戶擁有3家金融機構。這些數據表明,造成農村金融短缺的關鍵并不在銀行類型和機構數量的缺乏,關鍵在于農村金融機構的功能定位不清,各類金融機構并沒有形成有效的競爭。主要表現在:一是農業政策性金融的定位不清,運行機制不健全,影響了政策性金融作用的發揮。二是包括農業銀行在內的各類商業銀行在山東省鄉鎮及以下地區僅有532家機構,較2000年縮減了50%,競爭的視角和策略逐漸從農業轉向城市工商業和非農產業,在導致農村資金非農化的同時,也在客觀上減少了清算等金融產品的供給。三是農村郵政儲蓄機構功能單一,長期“只存不貸”。 上述因素作用的結果,是農村信用社在成為農村金融主力軍的同時,事實上也基本壟斷了農村金融市場。而建立在壟斷基礎上的價格決定權帶來了效率與社會福利的很大損失。據測算,目前山東省農村信用社的農戶貸款加權平均利率達9.93%,較2003年提高2.59個百分點,雖然有農村信用社通過提高貸款利率增加效益盡快消化歷史包袱的因素,但這在客觀上造成了農民不但沒有享受到國家投入大量成本進行改革的成果,反而增加了利息負擔的結果。并且,壟斷的農村金融市場,缺乏外部競爭壓力,造成了對農村金融需求的“感應遲鈍”,長期以來,提供給“三農”的金融產品單一,僅僅包括傳統的存貸業務、結算業務和代理業務等。 破解農村金融服務缺失問題的兩點建議 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完成傳統農業的產業升級,除需要國家投入去支撐外,更重要的是著力解決阻礙農村各產業部門之間要素循環的障礙,特別是農村經濟部門與農村金融部門之間的政策割裂,營造一個商業化、可持續發展的內在機制。 促使農村資源轉化為金融信用 一是對于農民的土地使用權和房屋住宅,建議采取發證確權等有效方式,促使農民手中的資源能夠轉化為金融部門認可的、可流轉的信用手段。二是成立由政府出資的縣域信用擔保中心,發揮集政策性擔保與商業性擔保于一身、融中小企業擔保與農業擔保于一體的綜合擔保職能作用。三是發展親友鏈、社區鏈為特征的關系型貸款和關系借貸,開展“文明信用工程”建設,這也是解決信用缺失和信息不對稱的有效方式,應該堅持并深入開展。四是銀行業應繼續完善貸款擔保方式創新,積極探索動產抵押、權利質押等有效擔保方式,進一步發掘符合農戶和農村經濟特點的抵押物。對抵押擔保不足,但符合一定條件的農村企業,可審慎發放信用貸款或由幾家小企業相互聯保發放聯保貸款。 構建商業可持續的農村金融發展模式 商業可持續具有兩個條件:或者利率水平足可覆蓋風險,或者稅收政策能夠對沖風險。從我國農村金融市場的實際看,農村信貸資金供給不足,應通過從根本上改變農村金融市場上的價格形成機制來加以緩解,不能單純依靠向有關金融機構施加政策性壓力來解決。總的原則應是遵循市場規律,明確農村各類金融機構的功能定位,用市場原則促進各類金融機構之間的功能交叉和適度競爭,在競爭中形成風險定價機制,促使收取的貸款利息足以彌補組織資金的成本和貸款風險,從而獲得充分的自我發展能力。通過有效競爭,進一步降低利率水平,增加農村金融產品供給,使農民享受到改革的成果。在構建商業可持續的農村金融發展模式的基礎上,監管部門可適當放寬農村商業金融的準入限制,在有效競爭模式下增強農村金融服務能力。-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