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評論 > 正文
 

史蒂芬-羅奇:中國開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19日 17:53 證券日報

  □ 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 史蒂芬·羅奇

  摘要和投資結論

  最新動態:近年來在推高全球大宗商品需求方面,沒有其他經濟體的影響力比得上中國。中國在2005年全球工業原材料用量增長中所占的比重令人瞪目:鋁50%、鐵礦石84%、鋼
材108%、水泥115%、鋅120%、銅307%、而鎳更遠超越307%的增長水平。這些趨勢會持續下去嗎?

  結論:中國經濟即將出現一個重大的轉折,在未來幾年從高消耗大宗商品的增長模式轉為一個低消耗的增長模式。(1)最新頒布的第十一個五年計劃強調,經濟將從以投資和出口為主導的增長模式,向更大程度靠消費拉動發展的模式轉移。(2)這與調低未來五年中國GDP增長預測目標至7.5%互相呼應,這一標準顯著低于過去25年平均增長9.5%的水平。(3)新規劃強調節能目標是到2010年每GDP單位的能源消耗量減少20%。(4)國家高級領導人同時重申在更廣泛的范圍內“提高資源使用效率”。

  對市場的啟示:中國轉向低大宗商品消耗的發展戰略,對于那些相信由中國帶動的超級商品周期將持續上升的投資者和投機者來說,無疑是當頭一棒。但這樣的戰略對于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一個好消息,對于全球經濟也是一個好消息。

  風險:中國有可能在重新平衡經濟增長與發展,向消費傾斜的過程中,遭遇滑鐵盧。如果真是這樣,將可能迫使中國領導層延長其以投資和出口為導向的增長戰略,這對于解決中國占全球大宗商品用量比重龐大且持續上升的問題將作用有限。

  中國需求的爆炸性增長

  近年來在推高全球大宗商品需求方面,沒有其他經濟體的影響力比得上中國。很多人都認為這個趨勢將會無盡期的繼續下去。然而中國領導人已得出很不一樣的結論,不能讓這個看來無法滿足的對工業原材料的需求長此下去。因此,它正堅定不移地向降低大宗商品需求的增長模式轉移。此舉可能對中國經濟的成長特質帶來強烈的沖擊,并對金融市場和較廣泛的全球經濟帶來重大的影響。

  2005 年中國在對全球大宗商品的需求上又有了一大飛躍。中國不但躍升成為全球最大的銅、鎳和鋅耗用國,它的大宗商品Delta 值(工業原材料消耗增長相對于世界其它地方的增長)更是令人吃驚。以2005年為例,中國的鋁用量增長占了全球鋁用量增長的50%、鐵礦石占了84%、鋼材是108%、水泥115% 、鋅120%、而銅用量增長是驚人的307%。

  沒錯,就鋼、水泥、鋅、銅和鎳的用量而言,中國2005年的國內消耗增長與世界其它地方的全面下降態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注:由于中國以外的全球鎳需求出現不正常的顯著下滑,因此較難把鎳量化作比較)。對于占全球GDP僅約4.5%的中國經濟而言(按現行市場美元匯價計算),其超高的大宗商品Delta值影響力之巨,令人難以置信。

  目前中國的經濟增長模式是一種以工業生產為主導的“重消耗大宗商品”模式。由兩個板塊推動著(固定投資和出口,兩者產出共占中國GDP 的75%以上)中國GDP 中的大宗商品含量比一般組合較平衡的經濟體高得多。投資與出口受到多年來不曾間斷的城市化、基礎設施和工業化進程的推波助瀾而迅速飆升。

  所有這些都是與建設有關的工業材料含量高的活動。中國沿海地區房地產市場發展蓬勃,也同時反映了國內在原材料使用上的爆炸性增長勢頭。住房與銅材料兩者間的關系更是尤其密切。

  舉個例子,根據美國銅業發展協會的估計,用于房屋建設的銅占了總消耗量的46%,而其中三分之二是用在住房的建筑上;協會還估計,美國平均每個住宅單位的含銅量重達440磅。盡管中國沒有在這方面的可類比數據,我們有理由認為其建設潮所涉及的銅含量即便不高于美國,也會不相上下。那么,不知道隨著美國房市走低,銅價將表現如何?

  價格上漲與增長模式轉變

  中國對大宗商品將做出怎樣的應對,我們可從兩方面去看:一方面,假如中國維持現狀,其高消耗大宗商品的增長模式將繼續給不少工業原材料的供求構成沉重的壓力。毋庸置疑,商品價格在這個情況下將會繼續上揚。另一方面,中國可能選擇改變其增長模式的組合成份,部分是由于其高消耗大宗商品的增長模式,目前已大幅度地推高了工業原材料的價格,致使成本昂貴得令人卻步。

  鑒于中國2006年首季GDP按年同比增長了10.3%,市場人士認定是前一種設想情況;在本年前幾個月多種基本金屬價格出現近乎拋物線形的增長,反映出人們普遍認為中國將繼續高商品消耗的增長模式。有趣的是,中國領導層卻發出一個很不一樣的信息。新頒布的第十一個五年計劃內容主要圍繞中國經濟的再平衡,從而實現一個較為“低商品消耗”的增長模式。

  新五年計劃的主要特點是調整中國經濟增長的組合成份,從出口和投資轉向私人消費。一系列旨在推動中國朝這方向走的刺激消費措施已經出臺,包括鼓勵農村消費的收入補貼、提高廣東省和其它沿海出口地區的最低工資標準、增加國家社會保障系統撥款、以及支持發展勞動力密集型服務行業,比如零售貿易、批發、國內運輸及物流行業等。

  與此同時,至關重要的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布了新一輪針對過熱投資行業的收緊措施。近期行動均旨在限制“過度投資”行業比如鋁、水泥、有色金屬、煤、焦煤和碳化鈣PVC 等行業的新開發項目。與此同時,對樓市建造的投機炒賣活動進行罰款打擊。中國人民銀行在4月下旬收緊貨幣政策,也大大增強了推行此等行政措施以調整宏觀政策組合的力度。簡而言之,中國經濟關鍵性的再平衡進程看來已經啟動。

  中國增長模式即將改變

  就中國大宗商品的需求而言,這樣的發展將給市場帶來兩個重要啟示:首先是中國的總體GDP增長步伐將放緩。相對于以投資和出口為主導的增長模式的超高速增長特性,這兩個板塊仍以按年同比約30%的速度增長,以消費為主導的增長態勢在任何經濟體都是明顯較慢的。中國應該也不會例外。

  主要是由于這種組合模式的轉變,第十一個五年計劃把直至2010年的未來五年總體GDP增長預測調低至平均7.5%,按大部分經濟體的標準而言仍屬于強勁,但它顯著低于過去25年的平均9.5%增長水平。如此幅度的總體經濟增長放緩,加上在增長組合上的重大變動,反映了中國在未來幾年對工業原材料需求的增長速度將極可能減慢。

  第二是節約大宗商品資源的計劃可能得到實現,這實際上是利用有較佳資源使用效益的技術,重新整合中國向來低效且大量消耗能源的生產平臺。在此方面,石油已被點名需給予特別的關注。中國最新頒布的經濟規劃包含一個明確的節能目標,就是從現在到2010年中國GDP每單位的能源含量要每年降低4%,相當于在整個五年規劃期減少整整20%。

  對于一個現行每GDP單位的石油消耗量是兩倍于世界其它地方的國家而言,以上目標看來是不難實現的。中國無需為開發另類能源技術而煞費周章。它只需要著手把其現行的生產技術,更新置換為在世界其它地方已廣泛選用的具高能源使用效益的設施裝置。此舉當然涉及成本支出,但對于擁有全球最高儲蓄率和最龐大外匯儲備的中國來講,撥出小部分資金以實現節省石油的目標是不成問題的。

  然而在資源節省的基礎上,中國領導層也強烈表達了希望在未年幾年進一步落實低消耗大宗商品的增長戰略。根據中國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的最近講話,中國的“十一五”規劃同時強調,措施的目的是“……經濟增長將從由大量消耗資源的模式,轉為由通過改善資源使用效率所推動”。

  正如馬主任所承認的,這直接并且十分坦率地回應了在過去數年因大量消耗商品資源而引起的一連串令人困擾的問題——即環境和生態條件的惡化、資源供應嚴重不足以及出現的瓶頸情況。在我看來,隱含的信息是清晰明確的:中國經濟政策制定者之一正在鄭重地預先宣布,經濟將向低商品消耗的增長模式做出重大轉折。

  這是個好消息

  與此同時,作為全球大宗商品市場的主要需求方,中國正開始行使其話語權,比如與供應方就鐵礦石價格進行談判,還有最近宣布出售過多的銅存貨。然而,正如我們亞太區經濟學家謝國忠所指出的,中國要開發一套配合其作為全球大宗商品市場主要需求方的有效市場戰略,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請別誤會:我無意夸大中國降低商品消耗的力度。作為左右全球大宗商品市場動向的主要因素,中國在這方面的影響力不可能完全消失。相反,它肯定不會放棄繼續推進其高消耗大宗商品的城市化、工業化和基礎設施建設進程。這些都是實現中國發展目標所必需要的。但是,中國現已深刻地認識到它根本無法承受現行的大量消耗大宗商品的增長模式。

  十一五規劃很謹慎地重申,從現在開始的未來幾年里,中國需要更明智地對增長的內容進行質量管理。換言之,中國工業型經濟體的失衡和增長源源不絕的日子將結束。更確切地說,這意味著中國的大宗商品Delta值(代表了該國在推動全球原材料需求上的主導地位)可能在2005年已達到最高峰并有可能在未來幾年顯著下降。

  隨著中國現已發展起來,它的注意力正從增長數量轉移至增長質量方面。這對于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一個好消息。由于此舉應能在若干程度上緩解工業原材料市場正承受著的極大價格壓力,這對于全球經濟也是一個好消息。然而,對于預計中國帶動的超級商品周期將持續上升的投資者和投機者而言,這無疑是當頭一棒。一個低消耗大宗商品的中國顯然不再是近年來世界已經習慣的那樣。(美國紐約國際證券公司《國際金融論壇》專欄文章)(立方 編輯)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