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難是反常的社會困境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19日 10:38 大洋網-廣州日報 | |||||||||
唐鈞 中國人民大學政府管理與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 2006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達到413萬人,比上年增加75萬人。同時,社會勞動力供大于求,缺口超過1400萬,比上年增加100多萬人。大學生就業難成為各界普遍關注的
大學生就業本質上是市場問題,就業難也本當是正常的市場現象。就業市場在競爭機制下由于供需失衡,導致價格調整,出現滯銷。細分市場和消費層級時必然出現稀缺資源結構性缺失,而過剩資源閑置導致摩擦性失業。但是,我國大學生的就業與諸多社會因素交織在一起,已經演化為社會問題;其反常就在于大學生就業難成為大量社會矛盾的聚焦點。 第一,大學生就業難是社會轉型和改革的附屬問題。近10年來每1%的經濟增長創造出來的非農就業崗位僅為上世紀80年代的1/3;大學生就業難成為“高投資、高增長”但“低就業”產業的產物。 第二,大學生就業難是教育體系問題的集中體現。就業越來越難與招生人數越來越多發生矛盾,與培養成本越來越高不和諧。同時,就業難又與培養模式的三大深層次矛盾交纏在一起:精英教育和大眾教育的矛盾,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的矛盾,熱門專業和冷門專業的分歧。 第三,大學生就業難引出了大學生質量問題。優秀大學生的標準是高校表揚,是市場歡迎,還是社會認可?當這三重標準不能統一時,哪方標準具優先性? 第四,大學生就業難引發了大學生如何定性的問題。傳統的觀念里,上大學是“跳龍門”。隨著大學生薪酬水平的每況愈下,大學生定性問題引出新思考:大學生是否屬于人才,是否是普通勞動者,是否更適合基層就業? 第五,大學生就業難促使人口問題提前引爆。招生人數的增多必然導致四年后就業人數的增長。人口增長與崗位增多不成比例的矛盾加劇;大學生就業難、收入低與需要撫養的老齡人口增多的矛盾加劇;“啃老族”人數不斷擴張——中國老齡科研中心的調查顯示:目前我國有30%左右的成年人由父母供養。 大學生就業難成為反常的社會困境,主要癥結在于內外兩方面:高等教育體制缺乏與就業市場緊密對接的機制,而就業市場又缺乏有效的政府行為。在傳統的高等教育體制下,高校與大學生就業市場關聯度低,培養模式“去職業化”傾向明顯。政府習慣性地扮演起“全能型”角色承擔大學生就業問題的風險和壓力,在很大程度上使用政府干預方式來應對;而救濟類的“輸血”政策只是權宜之計。同時,大學生就業市場中又缺乏有效的政府行為,缺乏培養模式、專業設置等方面的宏觀調控,服務于全國大學生就業的公共物品性質的基礎設施,高效運轉的大學生創業扶持機制,充足的大學生就業實踐和指導機制等。 從根源上處置大學生就業難的社會困境,要從癥結上內外兼修,政府和市場明確定位,形成良性互動。在高等教育體制中要建立健全與就業市場對接的機制,指導思想是三大轉變:從“輸血”轉為“造血”,從“象牙塔”轉為“無圍墻”,從“獨木橋”轉為“立交橋”。在明確高等教育是公共物品的性質和不斷加大政府投入的基礎上,要強化與就業市場的關聯機制。例如:信息對稱(專業設置、能力培養、就業需求等信息對稱),供需平衡(就業監控和預測,人才培養的市場前景分析),市場開放(規范化的職業市場,充分的就業信息),競爭機制(大學生就業的競爭,用人單位招人的競爭),質量保障(易進難出,規范化的認證體系,全方位的培養模式),風險投資(大學生創業機制的完善),回爐機制(靈活的再充電和再培養的機制),風險共擔(政府可結合商業保險等機制共擔風險)等。 在明確大學生就業是市場問題的前提下,政府需要妥善做好“市場失靈”問題。例如:建設全國大學生就業信息網絡體系,努力實現信息共享、政策發布、網上招聘、遠程面試、指導咨詢五位一體;建立對就業困難畢業生的幫扶制度,必要的培訓和指導機制;建立健全大學生創業的優惠和扶持政策,提供必要的支持,鼓勵自主創業;完善教育部門與社會就業大系統的銜接,充分發揮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為大學生就業服務的功能等。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