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市場化與農民的土地權益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12日 11:02 中國經濟時報 | |||||||||
-大勢觀察 -周為民 一、當前中國經濟的深層次問題集中存在于要素市場 中國實行改革開放,走向市場經濟,就其實質而言,是以新的經濟與社會組織方式來進行的反貧困事業。由于中國的塊頭是如此之大,所以這個進程構成了人類反貧困事業的一
經過近30年的努力,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架構已經初步形成,但是還很不完備,很不完善,體制轉軌還處在需要解決深層次矛盾的攻堅階段。現在中國的經濟與社會發展面臨著種種突出的問題和矛盾。同樣由于中國的塊頭是如此之大,因而其中的很多問題都可以算得上是全世界最嚴重的,更何況它們同時并存,交織纏繞在一起。這些問題的存在,突出地說明了一點,即目前尚未完成轉軌的體制——首先是尚未完全轉軌的經濟體制——還不足以支撐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 在改革的攻堅階段,所攻之“堅”在哪里呢?在要素市場。所謂深層次矛盾,集中存在于要素市場。這是因為,迄今為止,與商品及服務市場上市場關系已發展得比較充分的狀況明顯不同,要素市場雖然也已經在形式上建立起來,但市場關系遠未得到足夠的發育,市場機制在要素市場上遠未有效地發揮作用。突出的表現是,管制、行政壟斷等舊體制的控制方式大量存在于剛剛在形式上建立起來的要素市場,以至在很大程度上主導、支配著資源配置的方向和過程。資本市場、土地市場、勞動力市場,都是如此。這就意味著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作用還沒有全面形成,制約中國發展的深層次體制障礙還沒有從根本上排除。這是造成目前中國經濟與社會中的種種不協調、不平衡乃至種種混亂和摩擦的一個根源。 二、當前中國諸多突出的民生問題,癥結在民權問題 就最具實質意義的關系而言,所謂市場經濟,就是要素市場經濟。沒有生產要素的充分市場化,是談不上什么市場經濟的。而要素市場的問題,核心是民眾——作為市場主體的要素所有者的財產權利問題。良好的要素市場的制度基礎,在于民眾的自主財產權,即民眾作為資本、土地、勞動等等不同生產要素之所有者的由法律確定并保護的、自主行使的要素所有權。這樣的財產權利,是民眾最基本、最重要的經濟利益之所在。因此,如果這個權利缺損了,就不僅不會有健康發展的要素市場,從而不會有資源配置的效率,而且一定會造成種種突出的乃至嚴重的民生問題。事實上,在企業改制、城市拆遷改造、農村征地等等過程中引發的失業、失所、失地(大多表現為“補償”不足)等民生問題,癥結都是民權問題,即民眾的財產權利缺乏法律與制度的有效保護而很容易受到任意侵犯,特別是受到行政權力任意侵犯的問題。 由于這個原因,也由于財產權利不僅是作為市場主體的個人以及個人之間的經濟組織——企業的獨立經濟利益之核心所在,而且是公民的基本權利、憲法權利的核心所在,所以要素市場的狀況除了具有基本的經濟意義之外,還會產生十分重要的政治與社會后果。只要行政權力依舊是要素市場上的主要控制力量,就不能避免尋租盛行、腐敗叢生的現象。這樣,不光是社會經濟效率會受到損害,社會公正與社會的和諧穩定也一定會因此而受到很大的損害。這種情況,既是“市場失靈”,更是“政府失靈”,而且前者正是由后者造成的。 這樣來看,著眼于從法律與制度上確立并充分保護民眾的財產權利來推進要素的市場化,就不僅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關鍵任務,還是推動政府改革、推動民主法治進程的一項“基本建設”。在這個意義上說,它是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社會體制改革的一個交匯點和共同的基礎。 三、農民問題的一個癥結:土地關系上農民的“交換權利缺失” 為什么要說上面這些呢?因為中國的農村問題應當在這樣的背景下來觀察。要素市場的一個嚴重問題是土地問題;民眾財產權利的一個嚴重問題是農民對土地的財產權利問題;中國反貧困事業的一個最嚴重的問題是依賴土地而生存的農民擺脫貧困的問題。 計劃經濟體制以高度集中的超經濟強制從農村汲取工業化資源并隔絕城鄉,以對農民的土地和生產的集中控制來保證對農副產品的統購。農民因此而蒙受了巨大的犧牲,國家與農民的關系亦長期處于緊張狀態。最終,由農民冒死求生,爭取自己對土地的財產權利開始,啟動了農村改革,進而啟動了中國經濟的市場化改革,亦即中國工業化、現代化模式的整體轉換。 家庭承包經營方式的確立,肯定了農民對土地的直接權利,也就是農民在農業生產上自主使用土地并占有其產品的權利。產權關系的這種變革,解放并發展了農村的生產力,顯著改善了農民的處境及國家與農民的關系。但新的問題在于,按照市場經濟的方向和邏輯展開的新的工業化與城市化進程,形成了對農村土地的巨大需求,而農民對土地的交換權利的缺失卻使農民在這個進程中遭受新的損害和剝奪。 一方面是土地的市場價值隨著工業化、城市化進程而日益提升,另一方面是以土地這一基本生產要素為生存基礎的農民日益面臨低價征地以至失去土地、陷于貧困的威脅。這是一個具有嚴重后果的矛盾。但不應認為它是由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工業化和城市化所必然帶來的矛盾,而應看到,農民對土地的交換權利的缺失才是造成這個矛盾的根源。土地的現有權利關系不調整,中國的農民問題將愈來愈尖銳地表現為失地農民的問題,即流民問題。 關于土地的現行法律與制度,其立法本意主要是兩點:一是重視保護農民對土地的直接權利——農業用途上的土地使用權即承包經營權;一是重視保護耕地——農地須經政府征收即先行國有化后才能進入市場,轉向非農用途。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農民的土地使用權還是農村“集體”的土地所有權均不包括在非農用途上以市場方式進行交易的權利。由于非農用地的增加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因而現有土地制度不斷導致農村土地的國有化。而農民由于交換權利的缺失,從土地征收中所獲得的補償僅為土地市值的5%-10%,且往往還被拖欠。由此帶來的問題是,第一,在現有權利關系中,農民既沒有對土地的交換權利,也就不能有效維護對土地的直接權利。第二,政府事實上成為土地的壟斷所有者,在巨大的壟斷租金面前,再嚴格的審批制度或者叫“最嚴格的保護耕地制度”也往往成為一紙空文。第三,交換權利的缺失使農民微薄的失地補償不能承受遷入城市的成本。他們仍是農民,卻已成為失地農民。這在造成各種社會問題的同時,還阻滯、扭曲了正常的城市化進程,使城市化發展失衡,并在很大程度上變成了就地小城鎮化,往往搞得農村不像農村,城市不像城市。遍地開花的小城鎮不能形成任何意義上的規模效應,不能發揮城市功能,實際會造成經濟與社會資源的浪費。 因此,農民問題的核心是土地問題,土地問題的實質是農民的土地財產權問題,土地財產權問題的根本是交換權利的問題。維護農民權益,改善農民處境,當從這個根本入手。這樣做將是對農民的最大的仁政,是合理解決“三農”問題中的諸多矛盾,推進城鄉協調的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基礎,也是健全要素市場,并且讓更多的農民自主參與工業化、市場化、城市化進程并以自己的要素貢獻分享經濟與社會發展果實的基本條件。 四、維護農村土地公有制的要旨在于重建公有制的基礎 長期以來,在土地關系上,反對農民擁有交換權利的一個根深蒂固和“強有力”的理由是決不能搞私有化(這也是當年反對土地承包經營的一個“強有力”的理由)。據說,只要農民個人及其家庭成為自己賴以生存的土地的主人,他們就會隨意地把地給賤賣了,以至淪為沒有生活保障的失地農民,以至陷于貧困悲慘的境地。這真是一個奇怪的邏輯。究竟是什么原因讓一些人把中國農民看做是根本不會自己過日子的愚蠢的群體,甚至還自以為是地把這說成是中國國情?又是什么原因使他們看不到正是由于農民不能自主地支配土地,他們要替農民防止的那些事情正在層出不窮地發生著? 應當看到,像其他方面的公有制經濟關系一樣,農村土地的公有制(集體所有)也只能是適應生產力發展之客觀要求的勞動者自主聯合的生產關系,而不能是強制的集中。公有制的實質是什么?是勞動者以自主財產權利為基礎的自由聯合(這種自由聯合決定于不同生產領域生產力發展的不同狀況而有不同的范圍和方式,真實、合理的“公有制的多種形式”當由此而來)。離開這個實質,以強制集中方式實行的任何名義的公有制,都只不過是一種空洞的抽象,一種法律的虛構,在其名義下實際存在的經濟關系、財產關系一定是一種最粗鄙、最不規矩的化公為私的壟斷占有關系。例如農村的“集體經濟”就可能由于這個原因而只是名義上的,卻在事實上蛻變為少數干部的經濟。因此,如果真能從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上把握公有制的實質,進而著眼于農民的真實利益來堅持農村土地的公有制形式,最重要、最根本的任務就在于重建它的基礎——農民的包括交換權利在內、以交換權利為核心的自主的土地財產權。在這個基礎上,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的適應現代化要求的發展趨勢必然會使農民自主選擇有效率的財產聯合方式,即公有制形式。也只有這樣形成的公有制才是真實的和值得的。任何以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看問題的人,都不應當懷疑這一點。因此,以反對所謂私有化為名來反對農民獲得自主的土地財產權,是從根本上損害農民利益并損害社會主義公有制關系在農村的健康發展的,一切真摯關心當代中國農民命運的人,都沒有理由受制于這種教條式的意識形態恫嚇,如同當年堅決排除阻力,堅定推行農村家庭承包經營那樣。 (作者單位:中共中央黨校)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