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評論 > 正文
 

創新型人才需要寬松環境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07日 05:44 第一財經日報

  在6月5日兩院院士大會上的講話中,胡錦濤主席指出:“必須堅持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彼M麅稍涸菏恳诮ㄔO創新型國家中大顯身手。這體現了國家對院士的殷切期望,也顯示出人才資源對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性。

  正如胡錦濤主席所指出的,要培養和造就創新型科技人才,要完善培養體系,不拘一格選用人才,完善制度和政策保障,進行開放式培養,營造鼓勵科技創新的社會氛圍。這
些措施涉及不少部門和方面,但都離不開一點——如何加強學風建設,樹立科學道德,確立學術規范。

  如果說,去年發生在韓國的黃禹錫事件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反面典型的話,剛發表的中山大學朱熹平教授等破解“世紀數學難題”龐加萊猜想的成就,則為我們樹立了學習榜樣。

  首先,任何科技成就都必須經過嚴格的檢驗,是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必須由國際一流的專家確定,要實事求是,恰如其分地作出評價。據報道,朱熹平與曹懷東的論文完成后,丘成桐用半年時間組織了對論文的評審和答辯,他們倆每周用3小時的時間與一批國際頂級的數學家討論,接受他們的質詢。在肯定他們對解決這項世紀難題起了“封頂”作用的同時,丘成桐高度評價此前美國和俄羅斯科學家開創性的貢獻,而楊樂認為中國科學家的貢獻在30%左右,并指出“在這樣一個世紀性、世界性的重大難題中,中國人能發揮三成的作用,絕非易事,是很大的貢獻”。

  而黃禹錫卻通過以假亂真、篡改數據、違背學術道德等不正當手段,且有關刊物也未加嚴格審查,匆匆忙忙發表了這樣一篇論文。國內某些一度被稱為“國際領先”的成果也如出一轍,有的連必要的檢測都未做過,有的雖有院士領銜鑒定,卻連明顯的漏洞都發現不了!皣鴥仁讋摗、“國際領先”、“世界一流”、“填補空白”等評語早已成為隨便貼的標簽。相比之下,丘成桐與楊樂的評價簡直“吝嗇”到了極點,卻正是我們所需要的。

  其次,要為科技人員提供自由寬松的學術環境,讓他們安心從事科研,而不是驅使他們完成論文指標,去為小團體或個人爭名逐利,或者為了“搶占”山頭,緊跟潮流,甚至只是為了項目、經費、市場。據曹懷東說,當初曾動員北京專家做這項課題,但沒有人做,而朱熹平從1997年一直堅持到現在。為了給他這樣以學術為生存方式的杰出人才寬松的環境,中山大學近年來免除了對他的考核。在朱熹平專心致志攻克難題的過程中,有四五年時間幾乎沒有發表過論文,但他始終得到國家和學校的大力支持,獲得充足的經費和相稱的榮譽,并且與同事、學生組成很好的團隊。

  黃禹錫也曾是一位才華橫溢的科學家,但在政治、道義、民族榮譽的巨大壓力下,在迅速膨脹的名利誘惑下,從急于求成演變為弄虛作假,不惜違背科學道德和學術良心,最終成為科學罪人。國內學術界個別人的造假行為之所以得逞,也與某些領導不顧實際條件,片面追求成果和論文的數量、等級和本單位的名譽地位有關。

  當然,科技人員自身素質的提高是關鍵所在。胡錦濤主席希望兩院院士“做拼搏奉獻的楷模,帶頭弘揚追求真理、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這些既是對院士們的要求,也是科研界、學術界的努力方向。無論是院士、杰出科學家,還是學術新星、青年學者;無論科研成果多大,學術地位多高,在科學道德、學術規范面前一律平等,誰也不能做特殊公民。“院士”是一種學術稱號,是終身學術榮譽,不能異化為名利階梯,更不能膨脹為無所不能的偶像。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及繼續完善院士制度的過程中,要重視近年來個別院士身上暴露出來的學風方面的問題。

  近代中國經歷了劇烈的變革,改革開放不過20多年時間,優秀的

傳統文化如何繼承,不僅是全社會面臨的任務,也是科技界、學術界不可回避的課題。年輕一代更要注意彌補思想和人文方面的不足,在學術進步的同時完善人格,擔當起創新重任。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