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 中國競爭力能否飛躍成為第一大經濟體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05日 17:07 《外灘畫報》 | |||||||||
編譯自《商業周刊》,原作者為Brian Bremner 年復一年,中國經濟繼續在不停地飛速增長。這一現象既激起西方評論界和商界領袖的敬畏之情,又讓他們感到擔憂。 跨國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5月22日發布預測報告,通過對宏觀經濟建模作出預言: 到
我對這種預測沒什么意見( 盡管它對普華永道在中國大陸的業務前景肯定不會有害處),這樣的嘗試很有趣,而且該公司也清楚地說明了它所采用的預測方法和前提假設。 這份題為《2050年的世界》的報告還作出發人深省的預言: 七大新興國家(E7) 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印尼、墨西哥和土耳其的經濟規模將比目前的西方七國集團(G7) 高出25%( 目前僅及G7的20%)。但報告又令人寬慰地指出,新興國家的崛起將為美、日、德和其他排名將會下降的國家提供巨大的貿易機會。 不過,不管你從現在、本世紀中葉或2010年的角度思考,真正重要的并不是誰的經濟規模最大,而是哪個國家擁有的世界級公司最多。 這里我說的世界級,是指那些在關鍵性的、他人難以模仿的技術領域占據領導地位, 并能有效推動生產率的增長。比起籠統的國內生產總值,這一尺度更能真正衡量經濟增長的質量和生活標準。 所以,問題并不是中國經濟是否將繼續突飛猛進——它肯定會的,而是在數十年之后,中國是否會繼續嚴重依賴來自西方工業國和日本的技術和投資? 目前中國人似乎也在問自己同樣的問題。 幾十年前,中國作出了實現現代化的戰略決策,然后便向外國資本和技術開放大門。 自從中國領導人鄧小平在1970年代末放棄只靠自我的經濟政策之后,外資開始踏破門檻。在進入中國大陸時,西方和日本企業對技術轉讓都附帶有諸多限制,有些行業甚至完全將中方拒之門外。 盡管這樣,自開放后中國仍累計吸引了超過6000億美元的外國投資,在數量上它已成為世界第三貿易大國。從進口和外國直接投資占經濟總產出的比重來看,中國經濟已經遠比日本更開放。在這一過程中,千百萬中國人擺脫了貧困狀況。無論你怎么看,這都是鄧小平之后中國領導人的顯著成就。 然而,一些令人不安的趨勢仍然存在。以中國的對外貿易盈余為例:2005年這一數字達到1020億美元,是前一年的三倍多, 其中對美貿易順差約達2020億美元。其實從中國輸出的產品有將近半數都是大型外資跨國公司,或者它們擁有股份、將中國大陸用作生產基地的合資企業生產的。這些企業的多數產品在中國內銷,少部分重新出口到其他國家。 在中國的高技術行業,外資滲透比例實際上高達將近90%,摩托羅拉和諾基亞已躋身中國最大的出口商之列。另外,中國發展迅速的汽車業幾乎完全被外國品牌壟斷。 大眾、通用、豐田、日產和本田等跨國汽車公司主宰了中國大陸的市場,而匯豐、美國、高盛、花旗等跨國銀行也正在大舉進入中國的銀行和金融服務市場。卡特彼勒、可口可樂和伊斯曼- 柯達等美國企業在中國的業績極為優良。 據中國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統計,截至去年底,在中國大陸開展運作的美國公司總共有近5萬家,它們從1980年代初至今的對華投資總額達510億美元,其中大約81% 都有盈利。對通用和福特等企業來說,在中國獲得的利潤改善了它們的報表數字,為緩解它們在國內遇到的巨大麻煩出了不少力。 一些跡象顯示,中國人開始為本國大企業的競爭力感到擔心。在汽車業,北京已敦促像奇瑞、吉利和上汽這樣的公司在開發自有品牌、向外國市場出口上下更多功夫。這是遲早肯定會發生的事,但中國能否拿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汽車品牌尚有待于證明。與1970年代末的日本不同,中國的汽車制造商并不擁有豐田和本田當年相對于美歐對手的巨大生產效率優勢。 當然,這不并未意味著中國完全沒有未來前景相當看好的企業,聯想、盛大、海爾、華為和百度都可能成為第一流選手,而美國、日本和西歐的經濟也在面臨重大的內部挑戰,預算赤字、勞動力老化就是兩個例子,如果得不到解決,它們可能很容易淪為二流國家。 至少在目前,中國仍然嚴重依賴外國資本和技術,與工業化發達國家的經濟差距還是相當可觀,改變這一狀況是對中國發展的巨大挑戰。中國大陸將崛起為21 世紀的經濟巨人,這一點毫無疑問。但它是否也能成為最有競爭力的國家? 現在斷言還為時過早。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