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們 請閉嘴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31日 17:32 《財經文摘》 | |||||||||
商人首先應當是一個人,就像有環保意識一樣,也得維護社會環境的和諧與穩定;這些話有一定的道理,但卻表述不當,換種方式同樣可以達到倡導理性消費的目的,他并未如此,而是把善意提醒變成幸災樂禍。 任志強是條漢子,因為他總是講一些實話,從“房地產就該暴利”到“貧富分區很正常”,再到“我是一個商人,我不應該考慮窮人”。語不驚人誓不休,一次次以地產商眼里
馮侖是率真的,他口無遮攔地說出“房奴活該”,并把剛大學畢業的年輕人買房,形象比作“幼兒園的小男孩找媳婦”。這位被譽為房地產思想家的商人,低調一段時間后,一鳴驚人,依然有學者的智慧,只不過這次卻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這些話是真實的,但卻是不負責任的,因為企業是社會的一分子,商人首先應當是一個人,就像有環保意識一樣,也得維護社會環境的和諧與穩定;這些話有一定的道理,但卻表述不當,換種方式同樣可以達到倡導理性消費的目的,他并未如此,而是把善意提醒變成幸災樂禍。 所以,那些真話無德的地產大佬,請你們閉嘴! 僅有真實是不夠的 任志強說的差不多都是真話:房地產暴利是一種行業現實,并且暴利不會全落進地產商的口袋,而是有一個利益分配的過程;貧富分區的出現確實是目前的現狀,而資本的逐利性決定了高端地產項目的“扎堆”,也是實情;至于商人重利輕別離,更是古今通理。 但是,僅有真實是遠遠不夠的。社會提倡的行為標準,除了真,還有善與美,并且要求這三者的和諧統一。首先,真、善、美是辨證統一的,任何一項的缺失都將影響其他標準的執行和社會整體的和諧發展,過分強調真而忽視善與美,有可能造成丑與惡的泛濫;其次,我們追求的真、善、美三個標準的最大化,而非僅是其中一項,所以,有可能會使某一標準做出一定程度的犧牲,以達到三者的共同性和最大化。 這個社會真實的東西很多。家庭出身的不同,是一種真實;占有資源的多寡,也是一種真實;壟斷造成高定價,是一種真實;因能力、機遇等不同而出現的貧富懸殊,也是一種真實。 但若是一味地追求真實,而置善和美于不顧,那無疑將是社會的災難與多數人的痛苦。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盛行的血統論,“地、富、反、壞、右”的子女命里注定就要戴上一頂高帽,社會地位低下,更別說享受到什么教育機會。同樣,若承認占有資源多寡的真實,那權錢交易豈不順理成章,一切的弱肉強食將與動物界別無二致。若強調壟斷的真實,消費者就該多交錢,《反壟斷法》也變得多余。 “房地產就該暴利”是一種真實,但這種真實是對社會公平的踐踏,并包含了幾分類似于“順天承命”的調調。“只給富人蓋房”是一種真實,但這種真實是不負責任的、孤立于社會的真實,錢地產商來賺,所有的外部成本全由社會負擔。“房奴活該”也是一種真實,但這種有道理的真實,分明透著些許為富不仁與良知的泯滅。(排版時,變換字體) 盈利邊界與說話的底線 “我是一個商人,我不應該考慮窮人”是有道理的,賺錢當然應是經商的第一要義。但商人如果只管賺錢,損人利己可以盈利,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也是一種態度。這樣,社會豈不亂了套。 凡事都有個邊界,經商自然也有商道。賺錢是沒錯,但賺錢不能破壞規則,不能以犧牲他人利益為代價,不能向社會轉嫁成本。 頻繁出現的假冒產品,從掉渣燒餅的工業油墨包裝袋到“齊二藥”的假藥,不勝枚舉;而造假的理由只有一個,這樣做成本更低,可以賺更多的錢。房地產領域,一心賺錢、偷工減料的現象也十分普遍,業主與物業、開發商的矛盾屢見不鮮。 顯然,商人不能只想著賺錢,不損害別人的利益,遵守法律和道德規范是一條最起碼的底線。 對地產大佬們來說,在公眾場合發表言論同樣存在著一條底線。即便不想承擔什么社會責任,也不想跟黃如論一樣成為慈善家,但至少他們應當保持冷靜和克制,而不能口無遮攔,不計后果。(變字體) 這條底線是什么?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江平提出的四個“不”就非常有道理,即:企業和企業家應做到“不給社會添災難”、“不給消費者添麻煩”、“不要忘記弱勢群體”、“不要讓改革倒退”。 但可惜的是,任志強們連一條都沒有做到。 向錢看,還是向前看? 當然,四個“不”僅是最基本的要求,地產商們還必須有社會責任感,有人文情懷,因為這樣無論對社會,還是對自身,從長期看都是有利的。 固然,很多社會問題應當由政府來考慮和解決,但企業也應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因為企業是社會的一分子,它不能脫離社會而孤立地存在;權利與義務永遠是對等的,從社會得到了利益,自然也應當回報社會,而不能只有索取,而不去奉獻。 企業和企業家有可能發揮的作用有限,但不能因此而逃避社會責任。 綠色與環保是近些年來的社會潮流,也是人們達成的共識。地球只有一個,很多資源是不可再生的,保護自然環境,實際上也是在愛護人類自己。 而社會環境、人文環境,亦是同樣的道理。大家生活在同一個社會中,社會的穩定、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經濟的繁榮發展,對每個人或企業都有好處,提供了一個穩固的平臺;反之,激化矛盾、加劇不平等,也必然對企業不利。 任志強認為,貧富分區很正常,就像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一樣,也要讓一部分人先住進“富人區”。只是,他忘了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目的是最后實現共同富裕,而目前的貧富分區只能加劇社會矛盾,而不可能讓所有的窮人區也全都變成富人區。 也就是說,他只考慮了眼前利益,而沒有看到長期利益,也沒有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 掉進錢眼里的地產商,應當把眼光放長遠些,不要只盯著自己家的錢袋子。 撥開房價迷霧 一年前,易憲容預測房價會下跌,深信專家觀點的消費者持幣待購,如今大都懊悔不已。眼下,王小廣又在預測房價下跌;同是經濟學家的董藩站出來,要與王小廣打賭,他看好房價上升,并自信會贏。 我們說不清誰更有道理,但房價上漲是目前的事實;我們更無法斷言,誰真正代表著公眾利益,誰又站在地產商的一邊,或者他們都只是學者,而非什么代言人,但若是有專家黑嘴及媒體黑嘴,大家就應準備好多只口塞。 當供需并不完全由市場決定,大量非可變因素(如土地的供應量、價格等)的存在導致供需嚴重背離的時候,不從制度層面尋求解決之道,僅討論價格的漲跌變得毫無意義。 唯物辨證法告訴我們,外因是事物變化的條件,內因才是根本,外因必須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因此,不能只看表象,而要深挖其本質;在眾多因素中,抓住最主要的內因才是關鍵。 房價的升跌不過是地產問題的表象,搞清楚影響房價升跌的原因才是最重要的。而在諸多影響價格的因素中,無論加息等調控手段試圖影響需求,還是一定程度地增加供應量,都收效甚微——買房的隊伍依然排長龍,開發商照舊囤積房源。看來,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所以也發揮不了多大的作用。要找到主因,恐怕得從制度層面去挖掘。 房地產本來就是一個政府控制的、部分市場化的市場。在這樣一個市場上,最主要的資源土地是由政府來控制的。通過土地使用權的拍賣,地方政府可以得到相應的收入;房地產企業經營效益好,上繳的稅收就多。這些將房地產企業與地方政府的利益緊密結合在了一起,誰都不希望房價降下來。這里面,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管理目標有不一致的地方,前者必須要效率與公平兼顧,后者更強調經濟效率。這樣,有可能削弱社會公平方面的政策在地方的執行力度。 在上述制度背景下,去年的國八條并沒有多大的成效,房價照漲不誤。而制度性問題不解決,多數政令也只能是“雷聲大,雨點小”。 如此以來,沉湎于房價之爭的學者與媒體,無意中變成掩飾根本性原因的煙幕彈,或者可能替別人扮演了槍手的角色。越來越多的關于房價的觀點,只能是“吹皺一池春水”,讓人無所適從,更看不清水下的東西。 看得見的手 在市場失靈的時候,應當請政府發言。用“看得見的手”變單純的GDP增長為包涵了環保、公平、和諧等多元化目標在內的經濟發展。 無論科學發展觀,還是創建和諧社會,這些都不應與經濟目標相割裂。中央政府也好,地方政府也好,都應當追求GDP、環保、公平、和諧等指標的同步增長,共同實現最大化;而不應僅僅偏重于某一項指標。 這些應一起作為考核政府官員政績及職位升遷的標準,而不是只看經濟增長,只看吸引到多少投資。 制度性的變化,將使政府官員更多地考慮這些目標之間的平衡,而不是只想著GDP增長。行政手段與市場調控配合著使用,必要的時候通過“看得見的手”發力,而不再只是隔靴搔癢。 只有這樣,讓政府說話,各項政策落到實處,所有的問題才能迎刃而解。 《財經文摘》 作者:康建中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