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是硬道理 追求GDP在相當長歷史階段不應動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31日 12:00 南方日報 | |||||||||
追求GDP,并不必然導致“生態環境破壞,老百姓切身利益受到怠慢,社會風氣被搞壞,官場正氣被打敗,子孫后代利益被忽視”。追求GDP,對于經濟發展水平落后的國家與地區,在相當長的一個歷史階段,都是不應當動搖的發展目標。 特約評論員
GDP是國民或地區生產總值的英文縮寫。曾幾何時,GDP還是那么大紅大紫,幾乎讓所有的人都為之津津樂道,甚者對之頂禮膜拜。可是一轉眼,GDP在今天一些人的眼中又成了替罪羊,似乎前幾年一些地區的環境污染、能源緊張與經濟粗放,都是GDP惹的禍。實際上,無論是對GDP的盲目崇拜還是對GDP的簡單否定,都是一種非正常情緒的彌漫,其中的認識誤區實有澄清的必要。 在許多人心目中,GDP只不過是個統計數據。那么,讓全社會圍繞一個統計數據轉,讓全社會為GDP快速增長而雀躍,為GDP緩慢增長而沮喪,的確有幾分難以接受與理解。這是GDP遭致非議的一重原因。但是對于GDP不過是統計數據的理解卻是片面的。GDP并不僅僅是個數據,其實質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創造的社會財富,在用GDP表示社會財富的后面,是“經濟學家在20世紀為人類進步作出的重大貢獻”(薩繆爾森語)。在經濟學家眼中,GDP是一系列經濟學概念與理論的綜合體現。前段時期有人試圖用“綠色GDP”概念取代GDP,但研究進展至今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小視了GDP后面的那一套科學理論的力量。“綠色GDP”概念提出的初衷值得肯定,但是,由于缺乏足夠的理論支撐,在可見的將來可能還無法直接取代GDP,盡管“綠色GDP”只是試圖對GDP作一些膚淺的改進。 GDP遭致非議的另一重原因是數據的真實性,特別是少數政府官員為了自身的政績與前途,不惜對之作假摻水,從而影響了人們對GDP的信任。應當看到,政府有關部門對此類問題是高度重視的,不僅制定了相關政策法規予以遏制,而且還大筆投入進行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等等。收效如何另當別論,問題在于即使GDP數據失真,其根本原因也在于政治土壤里的腐敗行為,責任是否應當由GDP來承擔呢?當然不能。那么,取消對各級政府的GDP考核是否就可以杜絕上述腐敗現象呢?答案同樣是否定的。GDP作假只是少數政府官員腐敗的結果而不是原因;而要改變GDP作假,關鍵是加快我們的政治體制改革。 GDP既然代表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創造的社會財富,那么,追求GDP的增長實質上也就是追求社會財富的創造,這是人類社會進步的物質基礎,很難看出其中有什么不可饒恕的錯誤。正如每四年一度的奧林匹克運動會,追求的是“更快、更高、更強”目標,我們不能因為有人服用興奮劑而譴責奧林匹克精神。如果說改革開放28年來我們需要進行一些反思,該反思的,不應是對GDP的追求,而是實現經濟快速增長的落后方式,正如不能因服用興奮劑而否定奧林匹克精神一樣,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包括少數地方官員不計成本與代價追求自己的政績,也不是我們今天否定GDP的理由。 追求GDP,并不必然導致“生態環境破壞,老百姓切身利益受到怠慢,社會風氣被搞壞,官場正氣被打敗,子孫后代利益被忽視”。追求GDP,對于經濟發展水平落后的國家與地區,在相當長的一個歷史階段,都是不應當動搖的發展目標。因為沒有GDP的適度增長,其他發展只能是空中樓閣。“發展是硬道理”,是我們必須繼續堅持的真理。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