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評論 > 正文
 

要以國際視野解決人民幣匯率問題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29日 12:53 南方都市報

  經濟人之吳向宏專欄

  最近關于人民幣匯率的討論中,頻繁出現的一個概念就是“全球流動性過剩”。簡單地說,就是前幾年世界三大主要經濟體——美國、歐盟和日本——為了刺激經濟復蘇,都紛紛降低利率,以增加貨幣供應量。傳統上,降息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貨幣政策,它創造的大量貨幣資金,主要會投資于本土境內,促進本土經濟復蘇。然而當代經濟是一個開放的全球
化經濟,金融信息化、電子化使得資金的國際流動十分容易,幾乎沒有成本。這三大經濟體降息創造的大量貨幣資金,就不再滿足投資于本土境內,而是像蒼蠅追逐食物那樣,全球飛來飛去尋找投資機會。很明顯,像中國這樣經濟連年高速增長、通貨膨脹又較低的經濟體,是國際流動資金的最好投資對象。

  資金的國際流動導致了國際貨幣供應的不平衡。一方面,美國等經濟體的寬松貨幣政策遲遲不能奏效,不得不延長低利率的時間;另一方面,像中國這樣面臨經濟過熱危險的經濟體,明明采取了緊縮的貨幣政策,卻仍然難以壓縮貨幣供給,投資仍舊快速增長,

房地產等資產的價格依然不斷上揚。如我上期專欄(編者注:5月19日《人民幣匯率考驗政治家智慧》)曾經指出的:資產升值有很多負面效應,其中之一就是加劇貧富分化。

  要抑制國際資金的上述不平衡流動,一個理論上很完美的辦法,就是讓匯率隨行就市地浮動。比如國際資金進入中國,就會推動人民幣匯率上升,也就是人民幣“越來越貴”。當

人民幣升值到一定程度,國際資金就不敢再“購買”人民幣,亦即將停止流入中國。相反,如果保持僵硬的匯率政策,國內的資金供給,很大程度上就會和國際上的資金供給同步。換句話說,國際上的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就會很快輸入中國境內。中國自己的貨幣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將失效。這個道理,正是諾貝爾經濟獎獲得者蒙代爾教授提出的所謂“不可能三角”定理:在資本自由流動的前提下,一個國家要么采取浮動匯率,要么喪失貨幣政策的自主性。不可能既穩定匯率又保持自主的貨幣政策。

  但是,這種理論上的完美狀況是不會出現的。現實生活中,一個國家總要在穩定匯率和自主貨幣政策二者之間進行適當的平衡。問題就變成了:在中國當前的條件下,二者究竟哪一個更重要?很顯然,不同的利益群體可能對此有不同看法。金融部門可能更加關注流動性過剩的問題,希望強化貨幣政策的有效性;貿易部門則可能更擔心匯率波動加大外貿企業的成本,更看重低價人民幣帶來的出口競爭優勢和創造的相應就業機會。宏觀經濟部門也許擔心流動性過多、資產價格上漲可能造成經濟泡沫,尤其是房地產泡沫;而另一些部門和地方政府也許覺得房地產價格上漲并不是壞事,自己正好可以從中得到更多的財政收入……總之,正如我在上一篇專欄文章中說過的:匯率問題最終是一個政治問題,需要政治家權衡不同集團的利益需求,妥善地加以解決。

  在我看來,這種利益博弈,還要結合國際范圍內利益博弈的大環境去理解,才更有希望得到合理解決。正如美國試圖將人民幣的匯率問題國際化一樣,中國也應當考慮到,在匯率政策必須保持相對穩定的前提下,貨幣政策其實就變成了一個國際課題。像美、歐、日這樣的經濟體,制定本國貨幣政策時,就應當考慮到其國際影響。事實上,貨幣政策的國際合作早已在一些大國、大經濟體之間開展。歐元就是貨幣政策國際合作的最大成果之一。G8俱樂部也是發達國家間協調貨幣政策的重要機制。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貨幣政策合作中,不能被動依賴美國等大國的“善意”,而要扮演一個積極行動者的角色。比如說:中國應當更積極地參與到G8俱樂部等組織當中去,也應當更積極地考慮地域性的貨幣合作。例如對于主要由日本方面通過亞洲

開發銀行提出的“亞洲貨幣單位”,就可以考慮采取更靈活積極的態度來促其盡快完善成熟。采取這類積極的姿態,不僅有助于人民幣匯率機制的穩定和貨幣政策的國際協調,也更能向世界昭示中國“和平崛起”的形象。

  (作者系Manatt Jones國際咨詢公司顧問)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