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評論 > 正文
 

史永翔:中國企業國際化尚需突破三部曲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29日 12:08 中國產經新聞

  CIEN記者車周勇報道

  “中國企業必須釋放自己的制造能力,才能從中國制造走向全球制造,進而積累資金能力、全球經營能力,從而成為全球型的品牌經營企業。”國際經理人聯合會中國區首席專家史永翔在5月22日的首屆非洲投資論壇上接受CIEN記者采訪時用突破“三部曲”來為中國企業走國際化道路出謀劃策。

  史永翔認為,中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面臨著突破“三部曲”。其一是日益加劇的資源和環境壓力。中國人均資源占有量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礦產占有量約為世界人均水平的 1/2,人均耕地面積、人均水資源量約為世界人均水平的1/3,人均森林面積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1/6;人均石油、天然氣和煤炭量分別為世界平均值的約 1/10、1/20和3/5。中國經濟對能源的依賴正在增加。隨著中國經濟規模的擴大,面臨資源與環境的壓力將會更大。重工業和城市化加速發展,對礦產、土地和水資源的需求將進一步擴大,供求缺口日益凸現。礦產資源的國內供給率將進一步下降,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日益提高。

  突破之二為產能逐步過剩與微利時代的來臨。由于國內生產企業數目的不斷增加和中國人青睞的跟隨戰略,以及國外跨國企業紛紛加大在華

競爭力度,在很多行業中都出現了市場競爭的白熱化、產品同質化,甚至出現惡性價格戰的狀況。這就標志著,這些行業進入到了微利時代。同時中國原來擁有的比較廉價的勞動力資源也在逐步喪失并且有加快的趨勢印度、巴基斯坦等國紡織業正加快發展的步伐而東南亞和非洲都在這個方面體現出競爭力。

  突破之三則是資本盈利的強烈渴望度。中國經過數十年經濟快速增長,人均GDP已超過1100美元,GDP總量居世界第六位,投資率連續多年保持在40%左右,擁有的

外匯儲備占世界前列。

  談到中國企業國際化的道路,史永翔表示,傳統企業,伴隨著價值鏈上的成熟,價值鏈上的機會利潤將會向客戶端不斷轉移。在產業初級階段,機會利潤主要受制于技術的局限性,比較集中于主要零配件制造商;隨著產業進一步的成熟,整機品牌生產商的地位將不斷上升,這主要得益于市場的開拓和宣傳;而隨著市場進一步成熟,產品差異性越來越小,商業流通零售渠道主控力量加強,機會利潤上升。

  “目前中國企業必須要走出去,而走出去的路徑可以有兩條。” 史永翔說,一條是直接的道路,走全球化,具體為直接走技術品牌道路,嫁接收購歐美企業中已成型的技術品牌,走全球化;另一條是走間接的漸進式道路,以中國企業現有的能力,結合國際資源,逐步積累資金及品牌實力,以此方式結合利用國際市場和區域機會利潤轉移的機會,走全球化道路。

  目前我們的企業采取這兩種形式,一種是收購全球產業鏈已經發生轉移的產業,如聯想收購IBM,想以此獲得品牌、技術,已顯過時。想以此進入全球高端市場,事實證明也不容易,目前聯想市場回歸亞太區,就是證明,最難的是能力沒有達到。另一種形式是收購歐美已衰敗的企業,如TCL收購施奈德,這個整合難度更大,再加上歐美成熟市場的高門檻,將使得我們還很不成熟的中國企業付出更沉重的代價。而他認為中國企業要走向全球化必須走一條漸進發展的道路,以自己擅長的制造能力,去整合全球資源,并進入相對較低門檻的市場,如非洲,給自己十年的時間完成從資源加工型到品牌市場型的過渡。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