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過剩的中國式治療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25日 11:11 《經濟》雜志 | |||||||||
產能過剩固然需要認真對待,但更值得警惕的,是過剩現象背后的激勵機制與實現機制 文/本刊記者 周 陽 短缺是計劃經濟的產物,而過剩則總與市場經濟相伴而行。這樣說來,中國近年再次出現的產能過剩似乎是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進步特征。
但稍加分析不難發現,對產能過剩問題尚不可一概而論,中國當下既有計劃經濟的“影子”產能過剩,也有市場經濟的產能過剩。 在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當經濟出現周期性產能過剩時,市場就會自發地通過企業間的并購重組或者企業自身的技術創新來緩解過剩的壓力,政府也可能輔以產業政策幫助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 而一直以來,中國經濟一旦出現投資過熱、產能過剩的輿論或定論,消化的方式則主要是依靠政府的“關停并轉”,這是產能過剩的中國式死亡之法。3月底,《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產能過剩行業結構調整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拉開了中國再戰產能過剩的序幕。 但立場越是鮮明的時候,越是容易把手段和目的混淆。因此,如果消化過剩產能并不是這場戰役的最終目的,手段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過剩之正常與非常 諸多數字都說明一些行業的產能過剩是事實。 本輪產能過剩始于2003年初。當年一季度,國家發改委就指出鋼鐵、電解鋁、水泥和汽車等四個行業存在產能過剩之憂。隨后,國家重點對前三個行業進行了調控。2004年產能過剩擴展到焦炭、電石、鐵合金等產業,盡管經過一年多的宏觀調控,但到2005年底,國家發改委指出仍然有11個行業產能過剩,其中鋼鐵、電解鋁、汽車等行業問題突出,水泥、電力、煤炭等行業也潛藏著產能過剩問題。 商務部發布的《600種主要消費品和300種主要生產資料商品供求調查報告》顯示: 銅冶煉行業建設總能力2005年底達205萬噸,是2004年底的1.3倍,超出國內銅精礦保障能力;2005年底,電解鋁行業的產能高達1030萬噸,超過市場需求260萬噸;鐵合金行業現有生產能力2213萬噸,企業開工率僅有40%左右;電石行業現有生產能力1600萬噸,有一半能力放空;鋼鐵行業生產能力達到4.7億噸,已大于市場需求1.2億噸,另外在建產能還有7000萬噸,擬建產能8000萬噸。 汽車被《通知》明確點名為產能明顯過剩的行業之一。有數字顯示,汽車行業目前產大于銷200萬輛,在建的生產能力還有220萬輛,正在醞釀和籌劃的新上能力達800萬輛,如果都建成的話,產能遠遠大于市場需求。數據還顯示,2005年前10個月,汽車行業累計產量雖然同比增長了9.18%,達到461.89輛,但全行業實現利潤同比卻下降了36.7%,虧損企業虧損額更是增長了86.2%——似乎產能過剩的危險后果已經開始顯現了。 《通知》指出: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的不良后果已經顯現,產品價格下跌,庫存上升,企業利潤增幅下降,虧損增加。如果任其發展下去,資源環境約束的矛盾就會更加突出,結構不協調的問題就會更加嚴重,企業關閉破產和職工失業就會顯著增加。 不過,難免有學者嘀咕:產能過剩真的是洪水猛獸嗎? 關于產能過剩的定義,普遍認為指的是實際生產能力超過社會需求,并導致產品積壓、競爭加劇、價格下跌、利潤下滑等現象。 但正是這個簡單的定義可能簡化了對產能過剩的判斷:造成產品積壓、競爭加劇、價格下跌、利潤下滑等后果的直接原因應該是供給過剩,雖然供給過剩的前提一般是首先具備過剩的生產能力(實際上從單個企業而言,也不盡然),但不得不指出的是,從過剩的產能到過剩的供給之間,還存在若干可能;促使企業從過剩的產能到過剩的供給的激勵機制,是為過剩產能定性的重要考量之一。 當然,企業為什么會儲備過剩的產能,可能也是這個問題的關鍵。比如企業可能因為看好行業發展而擴大產能方面的投資,信息永遠是不對稱的,所以即便事后發生了產能的過剩而導致機器閑置,也是屬于市場的正常調整;但比如企業與地方政府的合謀而導致的壟斷性投資,就可能是另一種情況了。 在中國經濟飛速發展,民間經濟和地方政府投資都十分活躍的當下,產能過剩的正常和非常原因同時并存。 以煤礦行業為例,一些地方政府為了加快經濟增長,解決地方就業,對一些規模過小、環保水平差、安全設施落后的煤礦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同時對于大煤礦的產能擴張也十分依賴,于是,政府管理的缺位是產能過剩的非常原因。如太原市,沒有登記的小煤礦一度達到1000多座,整個山西約4000多座。 對于管理失序的小煤礦而言,產能的過剩基于市場因素不失為一種理性選擇:煤炭價格飛漲,礦主利潤豐厚,三兩個月就可能暴富,連東部許多大型民營企業都紛紛在中西部產煤大省尋找投資煤礦的機會。對于他們而言,恰恰存在的是產能不過剩而供給過剩的情況。如山西朔州細水煤礦,年生產能力為15萬噸,但年產量要達到45萬噸。 從單個企業而言,真正存在產能過剩的倒是那些受到當地政府支持的地方大型企業;同時激勵他們將已經過剩的產能變成過剩的供給的也是政府投資沖動過程的買單行為。這也是產能過剩的非常原因之一。 所以產能過剩本身可能并不是洪水猛獸——市場本身會做出相應的調整,盡管失業和虧損本身都是市場化調整必不可少的代價。真正值得警惕的,是產能過剩背后的激勵機制和實現機制,這些不當的機制不僅會導致資源配置的低效率,而且會導致本應由企業承擔的市場風險,莫名其妙地轉移為必須由政府承擔的社會風險。 而事實證明,由于這類不當機制的頑強存在,中國產能過剩化的沖動依然非常之大。 從這個層面上來說,用國家產業政策對若干行業的產能過剩進行宏觀調控是非常必要的。 只是我們更加需要謹慎于“手段”的有效性——須知“關停并轉”的中國式道路并不能改變產能過剩背后的激勵機制和實現機制。 中國式治療的成本 溫家寶總理3月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產業結構調整的兩項重點任務”之二就是“要推進部分產能過剩行業調整”,具體方式是“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 緊接著,國家發改委在其網站上公開發布《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產能過剩行業結構調整的通知》,具體拿出八項措施:切實防止固定資產投資反彈;嚴格控制新上項目;淘汰落后生產能力;推進技術改造;促進兼并重組;加強信貸、土地、建設、環保、安全等政策與產業政策的協調配合;深化行政管理和投資體制、價格形成和市場退出機制等方面的改革;健全行業信息發布制度。 這些措施顯然已經不能用“關停并轉”來簡單概括了。 但從一些具體舉措來看,依然能看到這四個字的“精神”所在: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制定出相關標準將不合標準的企業從這個行業中過剩出去。 這些標準很多都與“大”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如“支持符合產業政策和技術水平高、對產業升級有重大作用的大型企業技術改造項目”;“依法關閉一批破壞資源、污染環境和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小企業”;“鼓勵有實力的大型企業集團,以資產、資源、品牌和市場為紐帶實施跨地區、跨行業的兼并重組,促進產業的集中化、大型化、基地化”;“支持大型鋼鐵集團的重大技改和新產品項目”;“推動優勢大型鋼鐵企業與區域內其他鋼鐵企業的聯合重組”;“鼓勵大型水泥企業集團對中小水泥廠實施兼并、重組、聯合”;“支持大型煤炭企業收購、兼并、重組和改造一批小煤礦”…… 一些做法再次引起廣泛關注:“原則上不批準建設新的鋼廠,對個別結合搬遷、淘汰落后生產能力的鋼廠項目,要從嚴審批”;所有新建汽車整車生產企業和現有企業跨產品類別的生產投資項目,除滿足產業政策要求外,還要滿足自主品牌、自主開發產品的條件;現有企業異地建廠,還必須滿足產銷量達到批準產能80%以上的要求…… 曾經作為宏觀調控中重要行政手段的土地、建設、環保、安全等方面的政策再次被全面調動起來,甚至是信貸政策,《通知》要求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供地政策、市場準入條件、國家明令淘汰的項目和企業,不得提供貸款——不久的將來,在商業銀行內部貸款行業指引中也會出現如下規定:申請貸款的汽車企業異地建廠,必須滿足產銷量達到批準產能80%以上的要求;中小水泥企業、民營鋼鐵企業被列入高風險和限制貸款類……這種情況在中國多次宏觀調控中并不鮮見。 《通知》強調要按照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繼續推進行政管理體制和投資體制改革,要真正做到投資由企業自主決策、自擔風險,銀行獨立審貸;等等,但是在產業政策的嚴密布控之下,企業和銀行按照市場原則做出決策還有多少空間? 盡管有這些似曾相識的疑問,并難以否認這些產業政策的良好初衷,但其結果或許只是壓縮了產能的數字。 如上文所述,中國的產能過剩有著非常復雜的背景和機制,地方和地方不一樣,企業和企業不一樣,僅僅基于行業數字而針對企業規模和安全環保等技術標準的產業政策就能達到調控過剩產能、調整產業結構的目的嗎? 雖然各個國家都在不同程度地推行產業政策,尤其是一些發展中國家更是以產業政策作為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但是產業結構的可選擇性在現代經濟學界是受到懷疑的。政府可能無法選擇哪些是應該發展和不應該發展的產業,應該開發和不應該開發的技術,更毋庸說應該貸款和不應該貸款的企業,這個過程最好在市場競爭中去完成。因為盡管市場會失靈,但政府也會失效。政府的產業政策能否彌補“市場失效”問題,要取決于以下幾種因素: 政府能否判斷產業政策的合理性?政府能否不受自身利益和其他利益集團的影響?政府的行政系統是否具備推行產業政策的能力?產業政策是否會明顯干擾市場機制正常發揮作用?產業政策是否會誘發企業的不當行為?等等。 在考慮用產業政策來調控產能過剩時,對這些問題的回答都直接指向產能過剩形成背后的機制,如產業政策制定過程中大企業與政府的關系、產業政策中的政策保護傾向、中央政府的“通知”、“決定”對地方政府約束力的問題等。尤其是當一個行業存在產能過剩問題面臨改組時,如果由政府決定哪些企業可以保留、哪些企業應該淘汰,其標準往往和企業規模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這反而會進一步刺激企業競相擴大規模,進一步強化產能過剩;而且一旦出現產能行業性過剩,政府就以行政方式介入,企業可能會在需求旺盛時大膽進入,等待最后政府收拾殘局。 這大概也是為什么此次產能過剩與宏觀調控如影隨形了這么久,政策收效卻不明顯的原因之一。 回到歷史或許能夠使我們對解決產能過剩問題有一個更加客觀的態度。 上世紀80年代初期,出現了電冰箱生產企業過多的情況,當時的輕工業部調研后認為,我國電冰箱行業的年生產能力在今后若干年保持在320萬臺左右為宜,主管部門據此制定了相應的政策,限制電冰箱產能的擴張。然而實踐證明,80年代中后期電冰箱的實際產銷量卻比專家預測的數字高出1倍以上!類似的情況在電風扇、電視機等行業都出現過。 若果真按照政府部門當時的規劃安排建設和生產,無疑會大大抑制生產與消費的增長、市場的發育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當時主管部門曾采取了選擇“定點”企業的辦法:只有那些生產規模、技術水平得到主管部門認可的企業(都是一些大中型國有企業)才有繼續生存的權利,而按這些標準不能進入“定點”名單的企業(絕大多數是規模較小的集體或私營企業)就等于被判了“死刑”。幸好大批“死刑”沒有真的執行,許多非定點企業偷偷地活了下來,而意味深長的是,最終經過市場競爭形成的行業格局與政府主管部門當初的設想大不相同:在一些行業(如電冰箱),早先的定點企業大多倒閉或被兼并,而發展壯大成為行業尖兵的,幾乎全是那些非定點企業。 如果主管部門的政策真的得到不折不扣的執行,那些行業及行業中一些大有潛力、只是最初顯得弱小的企業來說,將會付出什么樣的成本?而對于整個社會來說,我們還可能面臨犧牲市場效率和公平的代價。 產業政策不可不慎。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