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熱議加息后的經濟金融形勢與貨幣政策走向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23日 08:17 金時網·金融時報 | |||||||||
中國人民銀行自4月28日起上調貸款基準利率0.27個基點,我國的宏觀經濟政策開始呈現明確的緊縮信號。那么,當前的經濟金融形勢究竟如何?貨幣政策正面臨哪些挑戰?加息后會有怎樣的貨幣政策走向?記者就此采訪了多位專家。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流動性顯著過剩已成為當前宏觀經濟走勢的主要特征之一,并加劇了中國的經濟結構失衡。由于直接
對于當前的經濟金融形勢,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殷劍峰的觀點是,經濟金融運行中存在著三大基本矛盾,即高儲蓄率與相對較低的投資率之間的矛盾、銀行業存款高增長與貸款相對低增長之間的矛盾、匯率機制改革與國內經濟和金融平穩運行的矛盾。造成中國經濟金融運行中三大基本矛盾既有總量上的因素,也有結構上的問題。比較起來結構方面的因素要比總量方面的因素重要得多。他認為,目前高速增長的存款與相對低速的貸款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在經濟周期性下滑和外匯占款壓力增大的情況下,流動性過剩的問題越發嚴峻。 流動性顯著過剩無疑對今后的貨幣政策提出了挑戰。除此之外,貨幣當局依然面臨著人民幣繼續升值的壓力。5月15日一早,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更是毫無懸念地突破了8∶1的心理關口,達到1美元兌7.9982元人民幣,成為自去年7月21日匯改以來人民幣匯率的新高點,并加大了市場的人民幣升值預期。 面對這種形勢,巴曙松表示,央行4月28日上調貸款基準利率雖然有其積極意義,但主要還是體現了央行緊縮流動性的“宣示效應”。由于貸款利率的上限已經放開,大部分商業銀行的平均貸款利率已經高于基準利率,上調貸款基準利率對于實體經濟運行的影響有限。雖然依然可以對商業銀行進行窗口指導,要求銀行把握信貸進度,但是在充裕流動性的背景以及貸款利率上調帶來利差空間擴大的背景下,已經日益市場化的商業銀行存在持續的內在放貸沖動。 因此,從目前情況來看,央行采取更多的措施解決過剩流動性問題仍是下一步貨幣政策的主要方向,而采取的手段可能包括繼續加息、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提高準備金率等手段。 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鐘偉也認同“宣示效應”說。他在此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提高貸款基準利率只是給市場發出了一個清晰的緊縮信號,對匯市、股市和房地產市場都影響不大。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更是早在央行上調貸款基準利率前就呼吁實施偏緊的貨幣政策。“改善當前貨幣供應偏多局面,并防止投資反彈和資產價格上升,從金融政策來看,應當多管齊下。” 另外,由于流動性過剩的直接原因之一在于外匯儲備快速增長帶動的外匯占款增長,外匯儲備快速增長同時加劇了人民幣升值壓力。所以,加快匯率改革也是下一步貨幣政策的另一主要方向。 對此,夏斌的建議是,以綜合效應來使央行在外匯儲備增加較快局面下,有效實施有管理的浮動匯率政策。具體包括,在推進內需主導戰略的同時,繼續加快外匯市場改革,豐富避險交易品種,提高銀行和企業的避險能力,以盡快提高進一步增強匯率彈性的可能性;堅決貫徹好“寬出嚴進”的方針,進一步堵塞外匯管理中的各種漏洞,合理運用外匯儲備;正確測算與判斷當前較合理、適度的外匯儲備量,對超出部分,結合國家發展戰略,合理安排外匯儲備使用結構,提高外匯儲備使用效率等等。 巴曙松認為,從目前情況來看,有必要實行更為靈活的匯率浮動,抑制投機壓力,穩定升值預期。另外,應該著力推進外匯管理體制的進一步改革。由于當前我國的外匯管理體制體現為“重流入、輕流出”的格局,放大了升值壓力,因此,需要從鼓勵外資流入、限制資本流出轉變為一個相對中立的外匯管理體制,對于投資性資本的流入還需要進行相應的限制,同時,相應放松對資本流出的管制。比如,積極發展QDII等。 不過,他同時表示,從進出口與內需關系角度看,對當前貨幣政策影響顯著的外匯儲備與巨額貿易順差關系密切,如果不能從結構調整上擴大內需,通過匯率等政策工具的調節效力無疑有限。因此,要降低儲蓄率,更為關鍵的舉措應當是從降低政府儲蓄和企業儲蓄著手,從而降低資源錯配的程度,緩解投資增長規模,改善儲蓄結構,進而影響貿易順差并間接影響外匯儲備體系。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金融系主任宋逢明則在此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高度評價了央行在提高貸款利率前與銀監會和外匯局共同出臺的《商業銀行開辦代客境外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他認為,只要境外理財業務開展起來,就可以有效地解決流動性過剩問題,并緩解人民幣的升值壓力。 當然,無論是流動性過剩還是人民幣升值壓力都離不開我國所處的國際環境,解決我國經濟金融運行中遇到的問題,除了依靠自身的內部調整,顯然還需要通過國際貨幣合作和建立協調機制來完成。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