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評論 > 正文
 

市場對伯南克權杖不設防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20日 14:21 財經時報

  程實

  基于凱恩斯理論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在邏輯上雖然無懈可擊,但卻有著非常容易被忽視的時間問題

  亞馬遜平原上的一只蝴蝶輕輕扇動了翅膀,數小時后密西西比河流域便遭遇了龍卷風
侵襲,這兩種現象的前后而至是否僅僅是一種無關痛癢的自然巧合?美國氣象學家洛倫芝在1960年給出了一個令人回味無窮的否定答案。

  從這以后,“蝴蝶效應”走出氣象學范疇,為整個世界思考錯綜復雜的相關性問題,提供了一個深刻而有趣的新視窗。

  而解破新近出現的美聯儲加息“悖論”,同樣可以借用洛倫芝的哲學智慧。

  同步的背離

  2006年5月10日,美聯儲連續第16次加息,將美國基本利率調升至5%,達到五年來最高。

  令人吃驚的是,伯南克上任后加息的“梅開二度”,并沒有起到立竿見影的緊縮作用,反而在國際商品期貨市場掀起了一股匪夷所思的飆升狂潮。

  5月11日,紐約商品交易所期金再創728美元/盎司的25年來新高,倫敦金屬交易所三個月期銅、期鋅、期鋁分別創新高8800美元/噸、4000美元/噸、3308美元/噸,而紐約商業交易所的原油期貨則突破73美元/桶關口。

  美國貨幣政策和國際商品期價的背道而馳,引發了市場的無限遐想:美聯儲加息與商品期價狂飚的前后而至,是否只是毫無關聯的時間巧合?

  “蝴蝶效應”理念告訴我們,回答這個問題需要深刻洞察兩者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種種渠道。

  從經濟學視角考察,美國貨幣政策走向對國際商品市場走勢的影響,主要分化為實體和金融、直接和間接、長期和短期兩個方面。

  無關的同步

  一方面,美國貨幣政策走向通過“凱恩斯渠道”,在較長時間內對國際商品市場產生著間接影響。

  伯南克的利率權杖,對全球貨幣走向無疑起著舉足輕重的風向標作用。美聯儲引導的全球性加息浪潮,對世界經濟增長有著真實的緊縮性影響。

  通過提升利率,微觀經濟主體的投資需求受到抑制,在投資收益基本保持平穩的情況下,投資規模增長將會趨于溫和,甚至出現下降,并直接削弱經濟增長的動力來源。

  經濟復蘇勢頭的平緩,進而會減少基礎商品的需求,迫使國際商品期價以下降方式趨向均衡。這條基于凱恩斯理論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在邏輯上雖然無懈可擊,但卻有著非常容易被忽視的時間問題。

  作為一條影響實體經濟的渠道,微觀經濟主體對加息政策的適應不可能是瞬時的。實際上,在大費周章地調整經濟活動之前,微觀經濟主體還需要一段時間感知和理解貨幣政策的變化。

  這種信息不對稱引致的時間差異,直接帶來了貨幣政策“時滯”,也就是說,在加息政策出臺一段時間之后,其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才會姍姍來遲。遵循這條思路,美聯儲加息與商品期價狂飚的紛至沓來,看上去更像是互不相關的獨立事件,不過這還不是分析的全部。

  不是不報 時候未到

  另一方面,美國貨幣政策走向通過“行為金融渠道”,在較短時間內對國際商品市場產生著直接影響。

  國際商品市場的各種期價不僅受到實體經濟的影響,也受到金融衍生品市場內預期和心理等各種復雜因素的影響。行為金融學理論意味著,只要市場中絕大多數人相信或者預期期價將上漲,市場走勢在短期內就會以“預期自我實現”的方式演化。

  那么,新近的美國貨幣政策怎樣影響了市場預期呢?

  對于市場而言,美聯儲會議后的言辭顯然比加息本身更為耐人尋味。在5月10日的會后公告中,萬眾矚目的伯南克悄然流露出對控制通脹的信心不足,“為了應對通貨膨脹,將來進一步加息可能仍然是必要的”。

  與其3月28日發表的聲明相比,美聯儲在措辭中增加了“仍然”一詞。這意味著,一度被認為即將終結的加息長跑可能還將繼續,因為美聯儲沒有十足把握能僅僅依靠5%的“中性利率”來抵抗通貨膨脹的襲擊。

  美聯儲對國際貨幣局勢萬分謹慎中的憂心,自然不會逃過市場敏銳的目光。在人心惶惶的悲觀氛圍影響下,國際商品市場無奈進入“不設防”狀態,各種期價驟然失控。

  透過這條金融渠道,美國貨幣政策調整和國際商品市場異動之間的緊密聯系悄然浮現。國際商品市場期貨價格的未來走勢也能基本得以窺見。

  隨著金融市場內悲觀氛圍的逐漸淡去,隨著貨幣緊縮真實效應長期內的逐漸彰顯,國際商品市場回歸理性還是指日可待的。只是在暗礁四伏的國際背景下,不知道何時何地另一些毫不引人注目的蝴蝶將會優雅地扇動翅膀。

  (作者為

復旦大學國際金融系博士)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