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經營者說真話是個大問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18日 07:27 工人日報天訊在線 | |||||||||
本報評論員 郭振清 時下一些經營者的欺詐行為已不僅僅停留于缺斤少兩、以次充好了,在一些經營者看來,“不坑蒙拐騙就發不了財”,“誠實守信根本就賺不了錢”。坑和騙成為一些人做生意的一種“常態”,不坑人、不騙人反倒是一種“例外”
據5月13日的央視《焦點訪談》報道,口服精油是近來化妝品市場的熱門貨,據稱是從純植物中提煉,具有調節身體各種功能的神奇功效,而瑪格麗娜口服精油是其中的“知名品牌”。然而,記者經調查發現,這種價格昂貴且在全國熱賣的口服精油竟然是無生產廠家、無生產日期、無產品質量合格證書的“三無產品”! 面對這樣的典型案例,自然讓人聯想起前不久被央視曝光的歐典地板———同樣是經營者采取了嚴重的欺詐手段,同樣是產品業已熱銷了相當一段時間,同樣是由媒體而非監管部門揭開了企業違法違規經營的內幕…… 我們注意到,在上述報道中,面對記者的鏡頭,當地監管部門負責人還在為口服精油“究竟是化妝品還是保健食品甚至是藥品”的界定而傷腦筋。其實,這樣的界定和爭議已經并不重要,而明確告知消費者“慎重對待,最好不要消費”的事后提醒也只能是亡羊補牢。重要的是,在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已經受到嚴重侵犯,廣大公眾受到欺騙和蒙蔽的情況下,我們該怎么辦?如何打擊?又如何救濟?因為,這種經營行為是一個法治社會所絕不容許存在的。 自古以來,童叟無欺、貨真價實是商家推崇的經營之道。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誠信為本同樣是企業經營者所理應信守的法則。當然,商場如戰場,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講究營銷策略、注重經營謀略都無可厚非。但是,任何策略和謀略都不能逾越社會道德和法律規范的底線,更不能陷入見利忘義、無視法度、不知廉恥的泥淖。 透過上述一些典型案例,我們不難看出,由于種種原因,時下一些經營者的欺詐行為已不僅僅停留于缺斤少兩、以次充好了,在一些經營者看來,“不坑蒙拐騙就發不了財”,“誠實守信根本就賺不了錢”。在這樣的經商觀念支配下,坑和騙成為一些人做生意的一種“常態”,不坑人、不騙人反倒是一種“例外”。無論是把一個與德國無任何關聯的地板產品說成是“歐洲名牌”,還是把一個典型的“三無產品”吹噓得天花亂墜,并且拿到全國各地高價熱賣,問題的嚴重性都已經到了蔑視人類基本道德情感和無視社會公眾基本智商的程度。倘若這樣一些極端行為得不到切實糾正和治理,勢必會破壞我們正在建設的市場經濟秩序,顛倒商業交易規則,進而嚴重扭曲人們的致富觀、財富觀。 顯然,讓經營者說真話,這是個大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僅僅依靠呼喚企業誠信、倡導守法經營是遠遠不夠的。鑒于經營者不講真話會使整個社會信用體系遭到極大戕害,鑒于公眾利益由此所受到的嚴重影響,倘若我們不在立法、執法、監管等各個環節上予以足夠的重視,倘若相關職能部門總是疏于防范、怠于治理,那么,商業欺詐之風就不可能得到根本遏制,經營者弄虛作假的現象就會愈演愈烈。 讓經營者講真話的問題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相關職能部門必須責無旁貸地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只有這樣,一個講誠信、重信譽的商業之風才能蔚然興起。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