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停滯并非因為日元升值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17日 01:38 第一財經日報 | |||||||||
曾其英 在談論人民幣是否應該升值時,一些人喜歡用日本的教訓來說明,如果人民幣升值,歷史會重演,東南亞金融危機會再現。甚至有人歸結日本近十來年經濟停滯不前,就是從日元升值開始造成的;還有人斷言,熱錢流入愈多,只說明投機成分愈大,并不能說明人民幣應升值;還有經濟學家說,匯率不僅是價格,而且還是政治手段。總之,各種聲音都存在
應該說,傾聽不同聲音,讓不同觀點有表達機會,這對提高執政能力和今后建設和諧社會都是必不可少的先決條件。但是,也有一些言論缺乏科學精神和實事求是態度,有的甚至對歷史不甚了解。為了打消升值會引發如同日本停頓十幾年的擔心,這也是反對升值最主要的理由,有必要提倡實事求是的分析而不是想當然的習慣思維。為此,必須讓事實說話。 日本當初也是實行日元盯住美元的固定匯率,直至1971年,1美元兌360日元,后來是固定兌308日元。石油危機后,就實行可變匯率了。從圖1和圖2可知,上世紀70年代,除了兩次石油危機,日本經濟都是快速增長的。1985~1986年匯率從1美元兌260日元到160日元,升值40%,這是最大升值期,而GDP增長仍接近4%,而且經濟繁榮,股市興旺。嘗到升值甜頭后,乘勢追逐財富,信貸膨脹,房地產和股市大漲,從1987年到1990年,日元進一步升值,從1美元兌160到120日元。GDP增長更在4%~6%的高位,日經指數從13000多點漲到1989年的高峰38000多點。1988年,日本股市市價總值超過美國,占當時全世界的44%份額,而到東南亞金融危機前的1996年,只占18%的份額。 1989年,日本股市泡沫破裂,不動產一落千丈。由于銀行信貸大部分由不動產擔保,銀行壞賬劇增,進入上世紀90年代后,日本經濟一蹶不振。到此時,假如日本人認真吸取教訓,還是可以走出困境的。但日本熱衷于高增長,勞動制度是完全雇用和終身制,寧愿財政大量赤字,也不改弦易轍。從1992~1995年,日本政府以一系列緊急法案推動經濟,公共消費合計75萬億日元,以當時匯率115日元計,總共6500億美元。經濟增長是上去了,1995~1996年,GDP有2%~4%的增長,匯率也上去了,1995年4月達到1美元兌80日元最高峰。但公共投資經濟效益很差,到1997年初,經濟已停頓,下半年東南亞金融危機,1998年經濟倒退2%。 東南亞金融危機前的1996年,日本財政赤字對GDP之比為8.2%,累計債務對GDP之比為90%。1998年銀行壞賬達1.2萬億美元,加上政府通過郵局儲蓄業務經營信托基金局的壞賬,總共將近2萬億美元壞賬。目前,日本政府債務已達7萬億美元,相當于GDP的1.5倍。現在輿論比較關注美國的財政赤字,并預言美國經濟要崩潰,其實日本經濟狀況比美國嚴重得多。 從上述數據可知,日元匯率變化是頻繁而又幅度很大,GDP增長較快時,相應地日元強勁升值,當然升值后,出口貿易順差會減少一些,增長也會減慢些,匯率升值減慢或回擋,經濟就是這樣平衡的。到東南亞金融危機前,日元總趨勢是升值的,其后是貶值并小幅波動。通常認為貨幣貶值會促進出口,殊不知,如日本那樣原料燃料和市場二頭主要在外,靠大進大出的貿易國家,貨幣升值不僅使資本增值,同時還能從外貿易中以同樣代價得到更多的原料燃料和其他進口貨物,做到降本增益。 由于日元升值以及技術進步效益提高,日本電費自1986年起到1996年先后8次降價,降幅合計23%。與此對照,自上世紀80年代起,美國電費上漲25%、英國上漲85%。1990年,日本有1000萬人赴海外旅游,到1996年更達1670萬人出國旅游。財大氣粗地在西方拍賣行購買西方名畫的幾乎都是日本人。1996年,日本GDP突破5萬億美元,人均4萬美元,已超過美國和歐盟的人均值甚多。日本已享受過日元升值所帶來的好處和繁榮。 日本人太急功近利,以一系列緊急法案推動經濟,又以極低甚至零利率來刺激經濟,財政和貨幣政策雙管齊下。正如美國《財富》雜志所言:日本人幾乎嘗試主流經濟教科書上推薦的各種辦法。我國和日本的發展模式類似,都屬東南亞模式,不良信貸和官商結合應特別警惕。 其實匯率問題,長期以來說是受國家宏觀經濟形勢支配的;中期是受利率、通脹、外貿收支和資金流動等經濟n況控制的;短期則是受游資或投機行為所影響的。 2003~2005年,我國增長都在10%左右,今年一季度為10.2%,高于計劃的9%,是否太熱了?年年都要收緊銀根,但就是收不緊,原因何在?廣義貨幣供應量余額M2太大了。目前該值為31.05萬億元,國內儲蓄余額14萬億元,外匯儲備8751億美元,去年GDP 為182321 億元,M2 /GDP是1.7。而發達國家M2通常都是小于GDP甚多,首先我國外匯儲備如此大,M2就小不了。我國經濟改革難點在金融方面,而其中關鍵就在匯率問題上,按入世承諾,今年內就要向外資銀行開放人民幣業務了,到時更難調控。 本來利率和匯率可配合進行調控操作,現貨幣政策效果極為有限,只能靠強制性行政措施,不可能持久;貨幣供應量過大,易引發通脹,銀根收不緊,經濟易大起大落。由于匯率問題必須與金融以及整個經濟形勢相協調,它不是外貿擴大出口的工具,我們應全面權衡利害得失。(作者為鋼鐵業高級工程師)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