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評論 > 正文
 

改變數字出官需革新干部任用觀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16日 13:51 南方日報

  本報評論員

  在全國的“十一五”規劃中,年均經濟增長率預期目標為7.5%。而在內地31個省市公布的“十一五”規劃中,預期平均GDP增速是10.1%,最高的達13%,最低為8.5%,普遍超過中央提出的總目標1-2個百分點甚至更高。國家發改委在《關于請各地區科學確定本地區“十一五”時期經濟發展速度的通知》中指出,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地方政府沒有正
確理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涵和要求,存在誤解”。

  說到底,就是“數字出官”的舊有干部考核思維在作祟。我們習慣了以GDP為指標的政績觀,這一政績觀的背后又是經濟發展至上觀。為了完成經濟發展的高指標,可以犧牲掉環境,“先污染后治理”;也可以犧牲農民土地換投資,在某些地方,居然掛出了“誰與招商引資過不去,就是與××政府過不去”的標語;當然更可以犧牲掉政府的公信力,既然數字可以造假,又有什么不能造假呢?只要能換來官位的升遷,權力所能掌控的資源都可以隨時隨地進行運作。千年以來的“官本位”思想依然在官場具有相當大的市場,并且這種思想已經從官場滲透到民間,使得整個社會的話語體系對公權力具有頂禮膜拜的傾向。

  而“官本位”思想在社會層面的鞏固,實質上就是“民本”思想在社會層面的消解。人民的幸福被置于一旁,官員的升遷被高高舉起,這種不正常的官場哲學自然會導致“數字出官”現象的泛濫。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經濟形勢研究室主任王小廣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表示:“各地的‘

十一五’經濟增長規劃指標,其實就是一個計劃泡沫。”

  “計劃泡沫”的存在,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上世紀50年代的“大躍進”、“浮夸風”就是計劃泡沫的老典型,在那段荒唐的歲月里,各地官員們爭相大放衛星,“畝產萬斤”、“畝產十萬斤”的謊話說起來眼睛也不眨上一眨,可受害的最終還是百姓。殷鑒不遠,歷史已然過去了數十年,可反思不能止于歷史,否則,歷史不會排除在相同的地方一次又一次地重復上演。

  “十一五”規劃是以“規劃”代替了“計劃”,一字之差,反映了公共治理理念的變化。規劃不是像過去那樣靠指令性指標,靠分錢、分物、分項目實施的老式計劃,而是通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機制來提升經濟,來實現經濟結構的優化和增長方式的轉化。也就是說,“十一五”規劃要通過制度進步來實現經濟轉型和社會前進。這就對干部任用提出了新的要求,經濟發展只是政績的一方面,社會發展和政治發展也是政績的重要內容。

  單純的數字觀和單純的經濟觀已經跟不上社會發展的形勢了。當前,我們正處于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型期,多年來因制度不公和諸多原因而淤積下來的社會矛盾日益凸顯,固然“發展中出現的矛盾要在發展中去解決”,但這個“發展”一定是科學的發展,是整個社會層面的協調發展,而不是經濟進步,社會滯后。社會建設跟不上經濟建設的發展,那么經濟建設的成果就難以被社會所分享,最終導致經濟發展出現難以緩和的深層次矛盾,并傳遞到社會層面,致使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所以干部的任用如果規避社會現實,報喜不報憂,公共治理的思路就會出現較大的問題,影響到社會的長期發展和執政地位的鞏固。

  這就要求我們要革新干部任用觀,以社會長期發展的眼光來衡量,而不是以簡單的數字來比較。否則,數字吹噓得再高,人民卻感受不到數字之下的幸福,終究是靠不住的。而要想“利為民所謀”,讓人民對干部任用具有決定權,才是最為有效的方式。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