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復蘇帶來了什么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11日 09:33 中國財經報 | |||||||||
胡學良 李瓊 在過去的十五年里,日本經濟的衰退如同它曾經的崛起一般,令全世界震驚。為了促使經濟走出低谷,日本推行了罕見的零利率政策,還實施了財政、金融等方面一系列的結構改革。種種跡象表明,日本經濟已經進入復蘇階段。這一證據在4月28日得到了加強,日本央行上調了2006年經濟增長的目標。在隨后的幾天里,美元對日元匯率快速下跌,日元匯率直
微觀宏觀的同步復蘇 與過去政府拉動的特點相比較,日本新一輪的經濟復蘇具有更多的微觀增長特點。 從2003年底開始,許多日本大企業都做出了增加獎金和雇傭人數的決定。日本一家最大的民間信用調查機構發表數據顯示,2004年日本企業倒閉數量比上年減少了16.8%,倒閉企業數量已經連續兩年下降,降至13年來的最低水平。 新一輪的經濟復蘇和日本政府推行的幾項改革息息相關。這些改革包括以處置不良貸款為主的金融改革,和削減公共投資、推行“小政府”的結構改革。 與中國在1998年實行的積極財政政策相似,日本政府也曾經把增加公共建設投資,以此帶動建筑、運輸、原材料等產業的發展作為帶領經濟走出衰退的重點。然而,這一模式的缺陷在于“政府熱民間不熱”,表面上宏觀經濟數字好轉,而微觀主體表現卻欠佳。按照西方經濟學的觀點,這是因為政府投資存在“擠出效應”,壓制了民間投資的增長。歷經幾輪反復之后,新一任日本政府改變了這一思路,更多的依賴微觀主體自身的努力來推動經濟發展。有日本經濟學家稱,政府在這一輪經濟復蘇中最大的貢獻就是“撒手不管,迫使民間企業進行改革”。 與微觀經濟的活躍相對應,政府本身開展了削減公共投資,打破壟斷專營的財政和經濟體制改革。有數據顯示,在小泉執政的4年時間里,日本政府的公共開支減少了20%左右。 世界經濟格局重新洗牌 就GDP而言,日本經濟近年來的表現堪稱發達國家中的“超級優等生”。其2005年第四財政季度的經濟增長率換算成年度水平達到7%。雖然這在習慣于高增長的中國人看來算不上什么,可是對于經濟總量極大的發達國家來說,這個數字稱得上驚人。 一個經濟復蘇中的日本,可能對全球經濟發展格局產生重要影響。首先,由美國主導的經濟發展引擎可能發生改變。有專家甚至認為,隨著美聯儲的緊縮政策進一步加強,美國國內強勁的消費需求有疲軟的可能,日本有望充當新的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力量。 其次,隨著日本進出口貿易的發展,其在汽車、電子產品等領域的出口能力將進一步加強,這對于長期逆差的美國而言是個壞消息,其“雙赤字”的局面可能難以緩解,這可能進一步強化原本已經失衡的國際貿易格局。 第三,一旦日本政府超寬松的貨幣政策結束,全球金融市場將發生重大變化。目前,歐盟、美國等發達國家都已數次提升利息,而日本央行也已經多次暗示升息的可能性,當昔日的全球流動資金的重要來源———日本,也加入資金緊縮的行列,一個全球性的資金緊縮時代可能降臨。 中國,機遇挑戰并存 長期以來,中日間的貿易額度相當可觀,在雙方經濟中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根據日本方面發表的統計數據,2000年以來,中日貿易占日本對外貿易的比重平均每年上升2個百分點,到2004年,日本對華貿易總額高達22.2萬億日元,對華貿易的比重占20.1%,首次超過了對美國的貿易總額。對于中國而言,一個正在復蘇中的鄰國將同時帶來機遇和挑戰,并從各個方面影響經濟的進程。 首先,日本在進口方面需求的增長和出口能力的增強,將對中國的進出口貿易產生影響。從好的方面來看,中國將得益于這一主要貿易伙伴需求的增加。有數據表明,在日本2005年頭7個月的進口增長中,中國占了30%,據此國際上相當部分經濟學家都認為,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國家將是日本經濟復蘇的主要受惠者。與此同時,由于日本出口的增加,“中國造”和“日本造”在一定程度上亦存在此消彼長的可能,中國部分出口行業可能面臨競爭的壓力。 其次,隨著日本零利率時代的結束,中國的利率和匯率政策都將受到影響。當前全球主要發達國家紛紛步入加息周期,更多逐利的資本將流向高利率的國家。如果中國的利率政策不發生變化,一方面物價水平有抬高的可能,通貨膨脹可能再度來襲,另一方面包括日本在內的對外投資可能隨之轉移,對中國的部分依賴外資的行業產生影響。隨著日本經濟的復蘇和利率水平的提高,日元匯率存在上揚的動力,可能給包括人民幣在內的亞洲貨幣帶來升值壓力,這對中國正在進行的匯率改革可能造成不利的影響。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