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侯經濟作怪 宏觀調控遇阻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07日 11:24 中國經營報 | |||||||||
作者:高輝清 來源:中國經營報 自從4月20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一季度宏觀數據以來,中國就進入一個新的宏觀調控密集區。 先是國家發改委連續兩天出臺行業加快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后是國土資源部公布
實際上,進一步強化宏觀調控的調子早已定下。4月14日,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溫總理就明確指出:一季度投資增長過快,貨幣供應偏高,信貸投放偏快。強調加強固定資產投資調控,控制貨幣信貸投放。 一季度經濟形勢出人意料:盡管從分項指標看,好轉的指標數量要明顯多于惡化的指標,但是由于固定資產投資是宏觀調控的重點,這一指標的惡化無疑強化了一些原有的經濟矛盾,對宏觀調控提出了更為嚴峻的挑戰。從各方面情況分析,導致一季度我國經濟大幅度反彈的因素很多,但是最重要的只有兩個:一是地方政府換屆帶來明顯投資沖動,二是銀行貨幣流動性過大。 地方政府的投資沖動一方面來自于政府改革的不到位,另一方面是因為地方官員們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不清。相形之下,貨幣流動性的過大在較大程度上則是不以人們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因素。由于“閑置”資金量太大,許多資金以比存款利率還低的利率水平在銀行間貨幣市場運轉,銀行最后不得不將大量資金以較低利率推向社會。前3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26萬億元,出現了所謂“寬貨幣、寬信貸”的“雙寬”現象。 因此,盡管中央政府三令五申要加強宏觀調控,但是銀行和地方出于各自的利益形成了一種緊密的“銀政合作聯盟”,使得調控效果大打折扣。以房地產市場為例,去年的“國八條”出臺后,因為調控政策帶來的損失主要將集中在地方政府和房地產開發商身上,所以遭遇他們合作起來強力抵抗。這可以解釋為什么到現在各地房地產價格依然能夠保持非理性上漲態勢。 同時,“寬貨幣、寬信貸”為房地產價格上漲提供了資金支持。建設銀行在過去6個月內與各地政府簽署的貸款授信總額就超過了1萬億元。從目前趨勢看,銀行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的速度將不斷加快。交通銀行4月26日全面取消強制房貸險(20年100萬按揭需要保險費541元,30年則需要7572元),同時,還省去購房人的律師費用。對新房按揭的購房人銀行代其繳納律師費,辦理二手房按揭則完全取消律師費(0.25%~0.4%)。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因為銀行與房地產業相互依賴性越加強,房地產周期性市場風險爆發時對銀行的傷害也就必然越大,給整個國民經濟發展帶來的陣痛也就會越重。本質上這是一個飲鴆止渴的做法。 我們已經看到,一向謹慎從事的宏觀調控部門開始頻頻出招。但是,我們需要問的是,這些政策出臺之后,真能達到效果嗎? 西諺有云: “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地方投資沖動問題實際上不是一個市場經濟的問題,而是一個政府改革的問題,其解決之道只能是包括行政手段在內的綜合調控。否則的話,其他的宏觀調控絕難沖破諸侯經濟這道坎。但是,迄今為止,我們并沒有看到在這方面的對癥之藥。 類似的情況在貨幣流動性問題上同樣存在。最近,銀行提高了貸款利率,雖然會導致信貸出現一定緊縮,但在緩解貨幣流動性過度方面幾乎無濟于事。從策略上講,“堵”不如“疏”。如果我們不能為銀行巨額的富裕資金找到分流渠道的話,穩健貨幣政策的“決堤”將不可避免。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