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評論 > 正文
 

自主創新:政府與企業均要有所作為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28日 15:51 《中國發展觀察》雜志

  本刊記者 胡 偉

  自從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這一話題一下子熱了起來。3月18日,在第七屆“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的預備會上,與會代表也就此進行踴躍討論,得到的共識是,政府必須從制度入手,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使企業真正成為創新的主體,在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中發揮各自的作用。

  提高國家競爭力必須突破“羈絆”進行自主創新

  現階段,我國資源瓶頸約束日益加劇,土地資源、水資源、能源資源、礦產資源等等的人均擁有量都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環境與生態破壞嚴重,城市空氣污染嚴重,水土流失,草原和土壤都在退化,生物多樣性也受到了嚴重破壞;技術瓶頸約束問題日益凸顯,發達國家不僅掌握90%以上的發明專利,而且對世界市場特別是高技術市場形成了高度壟斷……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面臨巨大的挑戰。

  而要克服這些問題,必須要加強自主創新,提高國家

競爭力。國外經驗表明,創新源泉來自于企業。市場競爭程度決定企業創新能力。因此,一個國家市場化水平的高低,最終決定了創新能力的大小。市場化水平越高,企業創新的壓力越大,整體創新能力就越強。而我國目前的市場化程度遠遠低于成熟市場經濟國家的水平。正因如此,我國企業的創新能力和動力不足,從而造成企業不能成為自主創新的主體,這是我國自主創新最大的制約因素。

  除此之外,我國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科研、產品開發和生產系統彼此隔離、相互脫節、條塊分割、部門壟斷的狀況尚未完全消除,

知識產權制度不完善等原因也羈絆著我國的自主創新建設。

  企業必須真正成為自主創新的主體

  “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首先要建設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使企業真正成為研究開發投入的主體、技術創新活動的主體和創新成果應用的主體,全面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今年全國科學技術大會這樣定調。

  科技部部長徐冠華在此次論壇午餐演講上進一步重申,要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結合技術創新體系,作為今后中國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突破口。

  技術創新涉及市場需求分析、產品研究開發、產業化和商業化多個過程,企業最貼近市場,并且在規模化和產業化方面具有優勢,理應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但徐冠華坦陳,中國的企業在當前技術創新方面的狀況并不令人滿意。

  在創新能力較強的國家,通常企業投入研發的費用相當于其市場銷售額的10%左右。而我國目前投入研發費用最高的如海爾集團等也只能達到8%~10%左右。“在目前,中國企業作為技術創新的主體的地位還沒有得到充分的認識和加強。中國的企業研發投入只占它的營業額0.78%,在世界上是一個很低的水平。2003年,中國大中型企業中進行研究開發活動的僅占30%,有技術開發機構的企業僅占25%。因此加強企業的創新能力是中國未來科學技術發展的最重要的任務,也是中國實施技術創新的方針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徐冠華說。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技術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呂薇認為,以企業為主體并不等于創新鏈條上的每個環節都要在企業內部完成,其關鍵是要克服科技與經濟分離,科研與企業需求脫節的問題。目前,我國大學和研究機構與企業的合作相對薄弱。大學和科研院所自成體系,其研究成果往往難以滿足企業的需要。

  呂薇建議,創新活動應從市場和企業需求出發,企業參與過程,并作為創新技術的產業化平臺。目前,中國大部分企業還處于技術引進和技術跟蹤階段,企業的研究開發投入較低,缺少像發達國家那樣能夠集應用性基礎研究與技術開發于一體的大型企業。因此,在加大鼓勵企業自主創新力度的同時,應充分發揮現有研究機構的作用,建立產學研結合機制,完善和發展技術市場,促進科研機構、大學與產業的結合。

  同時,美國塞貝斯公司董事長程守宗在論壇上也指出科學技術成果轉化的重要性。他說:“我們希望看到中國的創新發展不是制造思想,而是創作想法。比如美國企業,他們把想法創作出來后要注冊,要推廣。”

  “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獲得很多的成果,這是毋庸置疑的。我們現在的任務是促進這些成果盡快轉化為生產力,這方面需要很大的努力,關鍵是在于我們必須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我們已經認識到單純的依靠大學和研究機構做面向市場研究有局限性,不能全面的反映市場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強調產學研結合。這樣,一方面我們堅持研究開發的市場導向;另一方面,有利于優化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的科研力量,使之成為一個優勢的組合。”徐冠華說。

  近幾年,政府進行的國企改革,其目標是要把國企做大做強,國企如何在自主創新中發揮重要作用?呂薇認為,目前國有企業管理體制不利于企業創新,需要改變國有企業的運行機制來鼓勵創新。

  作為中國國有企業的代表,海信集團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郭慶春表示,對國有企業來說,其改革和發展是并聯的問題,需要把改革的事情做好,并通過有效的改革和機制的創新,使企業的經營者真正意識到位,這樣創新才能夠在這類企業發生。如果讓企業經營者感覺到三年以后他可能會下課,兩年以后可能會換人,或者政府對他的干預太多,這都會導致對創新“內醒”機制的破壞和影響。我們國家的創新體系建設及相關配套的政策,不僅要包括直接的引導和支持,還應該包括體制和機制的創新。建立一個長效的機制使企業的經營者確立持續創新的精神,并且按照這種精神部署自主創新工作和戰略,非常重要。

  政府應從制度入手引領自主創新

  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2004年,我國研發經費接近2000億元,占GDP的比例為1.23%,達到了中等收入國家水平。但人均研究開發投入的水平還是比較低。對于我國這樣一個轉型國家來說,市場經濟體制尚不完善,政府在自主創新過程當中應該發揮什么作用,用什么機制來推動技術創新,這是目前面臨的一個很重要問題。

  郭慶春認為,在轉型過程中,政府對自主創新的引導應該到位。在中國自主創新國家的建設過程當中,政府的作用不可小視,甚至要比已經成熟化的市場經濟國家中政府的作用更重要,這樣才符合一個轉型經濟國家的客觀要求。

  “我們促進技術創新到底是要靠什么?是靠增加投入還是要靠轉變機制?我想應該是在增加投入的同時,注意從制度入手促進技術創新。”呂薇說。

  徐冠華表示,政府在鼓勵和引導企業創新方面,應該發揮自己的作用。首先,要制訂相應稅收政策鼓勵企業自主創新,這是已經被證明在其它創新型國家有效的辦法。同時,要考慮在金融、政府采購和其他方面制定與世貿組織規則相適應的鼓勵企業成為主體的政策,在適當的時候出臺細則。徐冠華特別強調,政府應高度關注中小科技企業的發展,因為他們是未來大企業的搖籃,也是中國承擔就業和經濟增長的一支重要的力量。在當前中國的中小科技企業發展呈現一個良好的態勢,但是也面臨著一些尖銳的問題。特別是金融問題,需要政府引導和鼓勵市場對這些中小企業提供支持。

  針對科研機構過多依靠政府,與市場相脫離的現狀,呂薇一針見血地指出其癥結所在,“我國的科研院所實際上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建立起來的,它的功能、機制、制度設計錯位了。科研體制的改革不是科研機構簡單地進入企業或轉化為企業,而是應根據行業技術經濟特征和產業組織特點,分類重組科研機構。要發展一些能夠提供共性技術和共享技術的研究機構,在行業具有帶頭作用的研究開發聯合體,例如美國的研究開發聯合體等。”

  呂薇建議,要通過政策引導,發展集資金籌集、研究開發、技術擴散功能于一身的專業技術公司;對一些企業比較分散、規模不大的行業,應充分發揮行業性或區域性科研機構的作用,吸收相關中小企業參與,組成行業性技術中心或聯合體,為中小企業服務。加強技術市場建設,培育科技中介,促進科研成果轉化和資助創新技術的利用和擴散。特別要注意政府資助的研究成果的技術擴散和利用,提高財政投入的效率。

  另外,由于知識的公共性和技術的外部性特征,僅僅依靠競爭性市場機制是不能完全實現科技資源優化配置的。呂薇認為,在產業技術研究開發中,政府不能簡單的用競爭和非競爭性領域來劃分。政府應在企業無力進行投入的領域發揮積極作用,與企業研究開發形成互補。“目前,我國政府的研究開發投入占全社會的30%左右。在增加投入的同時,要調整政府投入的結構,提高政府支出的社會效益。從資助單一企業轉向加強基礎設施和公共技術平臺建設,資助聯合研發體;從資助商業性技術開發轉向資助共性技術研究,培育可商業化技術和孵化企業;在應用技術領域,政府應在少數影響國家安全和產業競爭力的重點領域發揮作用,提高政府投資的效益。”

  同時呂薇認為,需要利用知識產權制度保障和促進自主創新。“知識產權制度的實質是在保護創新者的利益和積極性的前提下,促進技術合理、有償的擴散。如果沒有對知識產權的保護,知識產權在市場上不會獲得價值,就沒有人愿意去創新,沒有人愿意進行研究開發投入。”

  徐冠華對此持相同觀點。他認為,如果沒有可靠的知識產權的保護,自主創新將成為一句空話,因此,今后將進一步重視保護知識產權,這不僅僅是中國對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而且也是自身利益的迫切需要。

  “一個最有效的政府首先要為自主創新建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并采取措施保護創新。中央政府不僅要管理自主創新進程,而且要增加一些基礎研究,注重成果的推廣,把研究成果商業化。”程守宗說。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