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市場不殺壟斷 九大部委必殺令恍如盲人撲火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27日 09:48 全景網絡-證券時報 | |||||||||
畢舸 由國家發改委牽頭,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等九部委日前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快鋁工業結構調整指導意見的通知》。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十一五”后期,電解鋁生產總能力將達到1300萬噸左右,供過于求的局面將日趨嚴重。
經濟學家說,當市場和利潤的誘人前景出現時,第一個按捺不住進場沖動的,必定是資本。而市場開始從狂熱進入冷卻,忙不迭要退場的,也肯定是資本。資本永遠在用不會休息的觸角,捕捉一瞬而過的市場機遇,做出進或退的選擇。 現在看來,經濟學家的認識不及九大部委深刻。以國家發改委為首的九大部委,在資本還繼續扎堆于電解鋁生產中時,率先發出了清場令,這種現象,已經成為中國市場經濟的一道奇異風景。在許多經濟領域,“無形之手”與“有形之手”相互角力,而且“有形之手”比“無形之手”顯得更焦躁,似乎更能把握經濟規律的走向。于是,一道又一道的“必殺令”令人們眼花繚亂,房地產領域、焦炭、鐵合金、水泥領域……下至價格,上至產能,無所不包。 筆者以為,九大部委的“必殺令”看似風風火火,其實恍如盲人撲火。中國鋁業市場的戰略格局正在重新分化,以國有大中型企業為主的戰略格局已經被打破,民營資本正在以不同的方式大舉進入鋁工業領域,搶市場、爭原料、拼投資、上規模的競爭態勢已經形成。對此,業內專家分析指出,我國目前出現的鋁工業空前的投資熱是市場拉動和利益驅動的結果,它不僅是國內市場因素在推動,而且還有全球市場力量的推波助瀾。 政府眼中的“產能過剩”,非民營與外資企業心中的“市場過剩”。民營與外資企業一日覺得電解鋁產業的邊際效益大于自身的邊際成本,就一日不會撤退。“必殺令”并不會讓他們望而退卻。 鋁工業目前的躁熱局面,并不在于市場競爭過剩,恰恰相反,鋁工業依舊處于政府意志主導的形勢中。筆者在中部某省兩大城市的競爭方略中看到,互不服氣的兩大城市為了爭當該省經濟龍頭,不約而同地提出了加快發展包括電解鋁工業在內的幾大支柱產業,力爭在幾年內產能達到××萬噸的口號。 地方政府支撐下的電解鋁工業發展,呈現出有恃無恐、貪大圖快的特性,幾乎是必然的。相對于錙珠必較的民營與外資鋁業,它可以在不通盤考量的前提下匆忙上馬,可以在生產過程中不計成本地無限投入。面對幾乎零彈性的政府型資本,任何試圖以調整產業結構等市場策略,來緩解其跟進沖動的政策,注定都是無效的。 鋁工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和我國相關產業具有高度相關性,這令海內外包括國內眾多民營資本紛紛進入該行業。然而我國原有的鋁原料———氧化鋁的壟斷經營體制,使得氧化鋁市場供求矛盾更加激化。對于鋁工業來講,從上游至下游,鋁業生產鏈條大致如下:鋁礦開采——氧化鋁——電解鋁——各種鋁加工制品。資料顯示,其中鋁加工制品市場化程度最高,基本沒有進入門檻;國內電解鋁行業共有140多家不同規模的企業,民營資本占50%左右;氧化鋁行業全國只有一家企業壟斷經營。這就形成了下游產品的高度市場化和鋁產業鏈最上游的原料市場的高度壟斷化,這是一種極不均衡的市場狀況。 產業鏈兩端的高度對立,使中國鋁工業的發展是扭曲的。上游的壟斷容易造成資源計劃性短缺,短缺引發投資風潮,然后又帶來下游的產品過剩。如果“必殺令”只針對已市場化的電解鋁領域痛下殺手,卻不動一家獨大的氧化鋁行業半根毫毛,那無疑是挖肉補瘡。“必殺令”雖然來勢洶洶,但最終卻可能因為無處著力而黯然退去。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