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捐贈:細大不捐 雅俗無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26日 11:13 南方都市報 | |||||||||
中國觀察之葛劍雄專欄 近來陸續公布的幾份中國慈善榜,吸引了國人的眼球。據說中國慈善榜有一個特殊現象:半數以上的慈善家捐贈沒有通過慈善機構,而是捐給某些慈善項目或者是建立自己的基金。外界對此各有不同讀解,我了解美國社會鼓勵捐贈的一些制度,或許從中能得到一些啟發。
20年前我在美國時,正好遇到一年一度的退稅。美國實行的是普遍代扣代繳的預征制度,任何收入在進入個人賬戶或錢包前已經由支付一方將所得稅代扣代繳了,滿一年后再按各人的實際征收數和應征額退回多收部分。在退稅申報手續截止日之前,我也收到大量勸募捐贈的材料和表格,還不時接到某些基金會、慈善組織的電話,甚至還有上門勸募的。基金和慈善組織的類型也五花八門,涉及的受益對象有老人、婦女、兒童、青年、少數民族、移民、某些特殊群體、文化、藝術、環境、動植物等,令人應接不暇。但一個共同的特點是,這些基金會或慈善組織都聲明,對它們的捐贈可以依法享受免稅待遇,有的還直接附著免稅證明。 一開始我覺得那些經辦人看錯了對象,像我這樣臨時居留的外國人,完全依靠對方的資助生活,家庭人均收入僅略高于貧困線,哪里會有錢去捐贈?問了有經驗的友人才知道,這些勸募行為絕非無的放矢。原來美國的納稅標準名目繁多,但都劃分為不同的檔次,如收入1000美元是一檔,下一檔可能是800美元,如果你的收入是999美元,就可以按800美元的檔次納稅。有時捐掉一筆小錢,使自己的收入降到下一檔次,省下的稅款比捐款還多。個人是如此,企業團體也是如此,窮人富人人同此心,適當捐一點錢,既因少交稅而有所得,又有個慈善美名,何樂而不為?為此,企業或富人還專門聘請會計師、律師,制定避稅策略,設計平衡交稅與捐贈的具體方案。加上還有針對富人的財產稅、饋贈稅、遺產稅等,捐贈成為富人避稅、企業與個人提高社會聲譽的主要手段。數以億計的捐贈固然能命名勒石,甚至名垂青史,幾塊錢的捐贈同樣值得自豪,也能獲得捐贈證書和相應的榮譽。而且無論是交稅還是捐贈,或兩件事情同時辦理,手續都很簡便,只要不是拖到最后一天,表格填妥就萬事大吉。 當然我們不能否認,社會上有一部分人純粹是出于幫助弱勢群體、報答社會、為人類作貢獻的崇高目的,才從事捐贈,但相當多的人卻是在個人經濟利益或精神滿足的驅動下才加入捐贈行列的,或者兩者兼而有之,或者習慣而成自然。據統計,我國人均捐贈額不僅遠不如發達國家,也低于經濟水平相類的國家,主要還是制度設計和社會風尚方面的原因。 或者以為因捐贈而少交稅會損害國家的利益,其實不然。一來兩者之間的差額不會很大,稅務部門也會及時調節稅額檔次,更重要的是,凡是政府批準可以享受免稅優惠的捐贈,大多是本來應該由政府投入的項目,這些捐贈多了,政府的撥款可相應減少,而總的投入卻提高了,國家利益并未受到損害,這些小錢等于是對捐贈人的獎勵。而且這類捐贈都有明確的目的和受益對象,比由政府撥款更符合捐贈人的意愿。獲得捐贈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的關注程度和該基金或組織的工作成效,也有利于相互間的良性競爭。一旦形成風氣,社會或家庭對捐贈的熱情就會逐漸提高,純粹的捐贈也會越來越多。 所以,要促進我國的慈善捐贈,應該注意細大不捐,雅俗無論。還要加上一條,充分尊重捐贈者的意愿。 (作者系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