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專利總和不及佳能一半 國企自主創新怎么了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26日 07:28 每日經濟新聞 | |||||||||
主持人: 據媒體報道,在4月23日閉幕的“中央企業科技工作會議”上,國資委主任李榮融表示,央企技術創新投入依然不足,造成央企自主創新能力普遍不強。李榮融表示,2005年,央企研發投入額占當年銷售收入的比重平均達到1.5%,而發達國家大企業研發費用一般不低于銷售收入的5%。他還說,目前發達國家科技投入的30%用于扶持企業,而中國科技投入的90
相信大家已經認識到,中國的發展必須要自主創新,否則將只是全球跨國公司的生產基地。而專利數量是企業和國家自主創新最簡單的指標,中國企業的國家隊以如此可憐的專利數量如何走向世界?中國的自主創新之路究竟應該如何走呢? 大眾評判臺 周先生:投入大量的研發資金必然要涉及回報的問題 中國的壟斷企業,營業額和利潤都很高,為什么研發資金的比例還是那么低呢? 關鍵是,投入大量的研發資金必然要回報。當沒有回報預期的情況下,誰會投入巨額資金研發?那么問題出現了,為什么沒有回報的預期?說到底,誰能保護企業辛辛苦苦研發出來的新品不被別的企業輕易COPY了去?另一方面是,企業領導人更在乎短時間做出業績來,以便為自己的“仕途”添加砝碼,而研發之類,在他們眼里,估計是有些吃力不討好了。 宋小姐:本質還是體制問題 中國的欠賬太多,改變思路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總體而言央企既不缺錢,也不缺科研力量,說白了是沒有創新的動力,靠著壟斷也能輕松賺大錢呀。本質還是體制問題。 日晷:科研創新機制也應該改革 我們的科研創新機制也應該改革。大量的科研單位應該轉制,政府應該出臺政策鼓勵企業吸收兼并原由國家養著的科研院所,鼓勵具有市場價值的技術在企業產業化。在稅收、人才引進、市場準入等方面給予綠色通道。另外,應該引進風險投資機制,設立針對直屬的、獨立科研院所的產權交易機構,大力鼓勵資金參與科技創新項目的投資和孵化;鼓勵企業委托研究、合作開發或購買自主技術。 許焱:短時間內不容易解決 這個現狀短時間內不容易解決。靠行政命令強制加大投入,不是一個好辦法。如果企業從創新中嘗到了甜頭,自然會加大科技投入的。另外,國家可以通過一定的政策平衡來引導企業加大研發力度。比如,對每年有一定數量專利申請的企業提供優惠的稅率等,相信慢慢地會扭轉企業輕研發的態度。 李青:重要的是技術集成能力 自主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技術集成能力,即一個企業能夠有效整合內部和外部技術資源的能力。經過多年競爭和積累,國內企業集成國內外技術資源的能力在提高,從而為以我為主組合技術資源進行技術創新和開發新產品打下一定基礎。 話題策劃主持 凌建平 MSN主持 祝裕 專家觀點 央企要加大自主創新投入 陶鑫良 上海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 每個國家的情況肯定是不一樣的。我國央企為研發投入不多,而且央企同科研機構、科學院通過轉化的銜接也沒有做到位。研發的成果應該在企業尤其是央企得到轉化,但市場和行政這兩個管道都沒有暢通,這是最大的問題。 對于央企來說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科技人員的激勵機制。我們強調自主創新,要知道科技人員是自主科技創新的一個引擎,發明創造是戰略性科技成果的溫床。在這方面,據我了解,我們的R&D(研發)不但沒有很好地重視專利和技術秘密,而且也沒有把握好自主發明創新和自主科技成果的政策。我們要做的應該是讓科技人員切切實實地看到激勵政策的實施,給創新智慧加上利益的翅膀。我認為應該加強科技人員的激勵機制,按照政策規定給予他們必要的報酬和獎勵。 實際上,央企畢竟還是我國創新隊伍的主力,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這支隊伍一定要喚發出他們自主創新的熱情和激情。央企科技人員的創新能力、創新潛力相對較強,也有著相當的財力,理應承擔起我國發明創新的重任。不光國家對技術創新要加大投入,企業自己也要加大投入,在國外,如果研發投入能達到國民生產總值的2%到2.5%,那就是創新型國家,而這中間60%以上的投入都是企業自己投入的。 央企除了要加大對自主創新的投入外,從某種角度講,也要制定知識產權戰略。現在世界的競爭已經從科學技術的競爭發展到知識產權的競爭。 同時,高等學校也是科技研究的主力,是創新的源泉之一,高等學校應該積極投入知識創新中,幫助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研發出更多成果來。政府在這方面應該起到積極引導作用,企業發揮主體作用,大學發揮主力作用,相互配合,共同達成我們成為自主創新型國家的目標。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