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開放與合作:亞洲的新機會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25日 15:02 大洋網-廣州日報 | |||||||||
程實 復旦大學國際金融系博士 世界經濟暗礁四伏,而各類問題的核心又都與金融瓶頸的存在息息相關:中美經貿博弈的焦點在于人民幣匯率改革的爭論四起,國際油價失控的關鍵在于投機勢力的資金操作,亞洲貨幣一體化擱淺的重心在于金融合作的缺乏。金融氣象的陰云密布構成了此次博鰲論壇最重要的國際背景。
在金融背景錯綜復雜的2006年,博鰲論壇通過形形色色的專題討論悄然指明了亞洲的新機會:金融開放與合作。 2006年博鰲亞洲論壇于4月21日~23日在海南博鰲舉行,本次年會的主題為“亞洲尋求共贏———亞洲的新機會”。那么,亞洲的新機會在哪?把握宏觀走向,讀懂博鰲論壇,顯然需要一些超然的大局眼光和國際視角。 2006年4月的世界經濟風起云涌、變幻無常。在經歷了波特曼公告、舒默—格雷厄姆修正案的雙重沖擊之后,中美經貿博弈隨著高層互訪的進行日趨柳暗花明,但在保守勢力的夾擊之下,整體局勢依舊撲朔迷離;在度過了一小段風平浪靜的蟄伏期之后,國際油價再掀狂飆浪潮,以破紀錄的另類方式不斷挑撥國際能源安全的神經;在經歷了多年的精心醞釀之后,亞洲貨幣一體化貌似在年初出現了重大轉機,但亞洲貨幣單位的難產讓拐點的到來又變得遙遙無期。 種種跡象表明,世界經濟暗礁四伏,而各類問題的核心又都與金融瓶頸的存在息息相關:中美經貿博弈的焦點在于人民幣匯率改革的爭論四起,國際油價失控的關鍵在于投機勢力的資金操作,亞洲貨幣一體化擱淺的重心在于金融合作的缺乏。金融氣象的陰云密布構成了此次博鰲論壇最重要的國際背景。 博鰲論壇是“世界了解亞洲、了解中國的平臺”,而作為論壇主人的中國此時此刻正處于金融結構改革的十字路口。2006年是中國加入WTO后金融開放5年過渡期的最后一年,2006年是中國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的突破之年,2006年是中國金融板塊重建的重要一年,無論如何,2006年是中國金融、中國經濟命運攸關的關鍵一年,這一年的博鰲論壇勢必與金融改革如影隨形。 實際上,博鰲論壇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在細致問題的討論之中,對金融瓶頸的關注成為了一種潛在風尚:在討論中美貿易失衡的時候,促進中國金融機構的開放化、自由化和現代化愈發被視為治標治本的關鍵措施;在討論住房改革和房價問題的時候,完善金融信貸的風險控制逐漸受到業界矚目;在討論能源問題的時候,對國際金融市場的貨幣沖擊進行防范漸漸成為了一種常識;在討論創新問題的時候,中小企業融資市場的激活日趨得到了市場關注。而在中國銀行業改革、亞洲貨幣一體化、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等專業化的金融議題上,博鰲論壇更是在暢所欲言之中促進了共識的形成。 更加可貴的是,博鰲論壇本身通過加強高端對話、完善經濟交流的方式為亞洲金融一體化創造了一個和諧、理性的宏觀環境。無論如何,金融學的理論知識和歐元區的現實例證共同告訴我們,區域金融一體化的核心不僅在于金融基礎結構的健全,更在于區域內部成員彼此間的相互信任、相互了解和相互依賴。博鰲論壇作為始建于2001年2月,由26個亞洲國家共同參與,總部設在中國的非官方、非營利、定期、定址的國際組織,令人吃驚地起到了牽線搭橋般的催化劑作用,為亞洲金融開放與合作、亞洲經濟穩健和和諧做出了令人稱道的貢獻。 總之,在金融背景錯綜復雜的2006年,博鰲論壇通過形形色色的專題討論悄然指明了亞洲的新機會:金融開放與合作,一個古老但不失優雅的永恒經濟議題。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