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帆:外部因素可能影響經濟安全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25日 10:20 中國產經新聞 | |||||||||
CIEN首席記者 賈存斗 報道 針對“我國經濟安全受到外部威脅”話題,4月16日上午,CIEN記者專訪了中國企業文化促進會高級研究員欒帆先生。 CIEN:幾年前,西方發達國家總有“著名”經濟學家或某方面的“專家”,歷數中國
欒帆:我國經濟安全面臨外部因素威脅的討論不是空穴來風。改革開放后,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國經濟對外依存度日益提高。更重要的是,隨著全球經濟產業結構的重新調整,具有成本優勢、處于產業鏈條底部的中國商品極具競爭優勢。 然而,由于市場化尚未完善,由于對世貿規則未能熟練應用,我國也日益凸顯經濟開放的弊端:比如經濟對外依存度過高,某些行業確實存在對外資的過度開放,我國已成為世界貿易爭端的最大受害國,由于對外資的超國民待遇,外國資本、外國產品存在對我國很多產業過度投資、過度傾銷的行為等等。 CIEN:外部因素對我國經濟安全的威脅程度如何﹖ 欒帆:外部因素對我國的經濟安全存在事實威脅,但我國經濟總體上是健康的,外部因素對我國經濟的影響還沒有達到“拉美化”程度,更談不上誘發類似東南亞金融危機的危險。 但不容回避的是,外資對我國一些產業的壟斷性收購確實存在,且意圖明顯。具體體現在外資對我國機械制造業的龍頭企業的收購上。同時,我國人民幣的升值壓力日益增大,貿易爭端日益升級,部分外國公司利用技術優勢存在事實上的傾銷行為。而另一方面,很多發達國家卻對我國的出口商品設置各種準入限制。更為明顯的是,我國能源供應形勢面臨危機,一些國家甚至不惜采用政治手段阻止我國企業正常的商業并購,中海油并購尤尼科石油公司失敗就是經典案例。另外,今年鬧得沸沸揚揚的鐵礦石談判,關鍵就在于外國公司形成了事實上的資源壟斷,對中國鋼鐵工業已形成了產業傷害,間接構成了對我國經濟安全的侵害。 因此,經濟對外開放是一把雙刃劍,我國一方面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同時也面臨外部因素的挑戰。外部因素對我國經濟安全的威脅既沒有一些人說得那么嚴重,也不像西方國家一些人說的中國只是從全球化中得到了好處。 CIEN:經濟安全受到外部因素威脅,是否說明我國尚未構筑一道安全屏障? 欒帆:我國經濟安全受到外部因素一定程度的威脅或侵害,并不說明沒有維護本國經濟安全的措施。凡是加入世貿組織的國家,經濟安全都會受到外部因素的威脅。由于受經濟發展水平、制度建設、社會轉型、資源、地緣等方面的局限,發展中國家一方面需要發達國家的資金、技術、管理、設備的引進,促進本國經濟發展,同時也會付出一定代價,甚至會不同程度地損害到國家的根本經濟利益。這里面有發展中國家自身的原因,更是發達國家憑借資金、技術,甚至政治實力優勢對發展中國家惡意的壓制或侵害。我國未陷入拉美化的發展道路,沒有重蹈東南亞地區金融危機的覆轍,一方面說明我國經濟的特殊性,另一方面說明已經修筑了防范外部因素對經濟安全威脅的屏障。 CIEN:這道屏障包含哪些內容? 欒帆:一是積極加入各種國際經濟組織,利用規則維護我國經濟安全,努力成為新的世界規則的制定者和參與者,爭取更多發言權、裁定權;二是加快政治體制改革進程,改變經濟體制改革快于政治體制改革的現狀,加快有關法規的制定,努力讓危害國家經濟安全的外部因素消亡于萌芽狀態,不要等到外部因素對我國經濟安全形成侵害后再去亡羊補牢;三是面對世界經濟發展新趨勢,我國應加快研究在國際產業分工的新秩序,制定相應措施,堅持有所得有所失的原則,避免經濟紛爭政治化,避免因自己對國際貿易、合作規則的不熟悉而陷入被動狀態。對于國際貿易紛爭要積極面對,與狼共舞;四是樹立科學發展觀,發揮后發優勢,堅持引進與創新結合的原則,盡快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防止外資控制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著力提高國家經濟競爭力和企業市場競爭力,積極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掌握重要生產環節,研制和開發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產品,爭取在國際競爭中占據領先地位。以領先戰略讓國家經濟安全得以保障,這不應成為發達國家的專利,而應成為我國的目標;五是重視教育,培養適應未來發展的創新型人才。經濟的競爭歸根結底是技術、人才的競爭。只有激發、鼓勵人才創新,才能維護經濟安全;六是我國目前最大的經濟安全威脅來自于金融與能源,因此,努力化解金融安全、保障能源的多元化供應是當前解決外部因素對我國經濟安全威脅的首要任務。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