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評論 > 正文
 

礦難頻發根在管制俘獲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24日 14:16 大洋網-廣州日報

  蔡兵

  大量管制機構和人員實際上早已被管制對象“俘獲”:一邊趕往現場稽查,一邊又向被稽查對象通風報信,最后只能使稽查工作成為“作秀”。

  近年來,重特大煤礦事故不斷,許多事故都是一次死人百名以上,讓人憂憤。其中
,很多礦難都發生在政府一而再、再而三地出臺有關煤礦安全生產《特別規定》和《緊急通知》等規章之后,顯得尤其惡劣。為什么政府制定的大量安全生產管理規章無法及時起到有效的制約作用?黑龍江七臺河礦難生還的瓦檢員說的一番話,也許道出了個中原委:“井下應付檢查的事太多了。檢查人員說有問題,給他個手套,手套里面裝點‘東西’就完事了!

  這正是問題的主要癥結所在。政府制定的有關煤礦安全生產法規和政策,并沒有被煤礦企業真正重視,而負責安全管理的政府監督檢查人員又被這些企業收買,使安全管理工作無法落到實處。經濟學中,將政府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管理、約束、規范等稱為管制,而將具體負責管制工作的部門或管理監督人員被收買,導致管制失效的現象稱為管制俘獲。產生管制俘獲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類是管制部門在管理經濟活動時,追求部門利益最大化,將本應維護的公眾利益置于腦后;另一類是具體執行管制的政府工作人員,在執行管制任務時,貪贓枉法將個人的權力租金化。不論是哪種管制俘獲現象發生,后果均為本應承擔保護生態環境、保護公眾利益職責的政府部門,反而成為少數利益集團的維護者,更有甚者,會使一些政府管制部門為了牟取私利主動與不法分子或利益集團勾結,共同欺壓民眾、損害社會。在我國,管制俘獲現象已相當普遍,只要我們留心一下,就會發現經常有這樣的報道:一些涉及管制工作的政府部門,如公安、環保、技監、安監等,在接到有關生產經營活動的不法行為舉報后,一邊趕往現場稽查,一邊又向被稽查對象通風報信,最后只能使稽查工作成為“作秀”。在這樣的管制部門管制下,假冒偽劣、生產事故、環境污染等問題自然難以解決。

  如何消除管制俘獲,已經成為我國政府要做的一件緊迫工作。發達國家的政府管制工作起步較早,也曾出現大量管制俘獲問題,他們在這方面采取的一些措施值得借鑒。發達國家政府管制實踐起初主要是集中在企業的產品定價和產品質量、反不正當競爭等經濟領域,之后,又擴展到保護環境和改善勞動條件等社會領域,管制活動因此日益復雜,管制機構也日趨龐大。到上世紀70年代,西方發達國家遭遇經濟發展速度長期放緩、停滯的局面,人們開始對廣泛實施的管制的實際效果產生懷疑。許多人認為,是大量管制活動本身導致經濟發展失去活力:政府龐大的管制體系束縛了渴望自由發展的企業的手腳,使整個社會效率下降、供給不足,同時,大量管制機構和人員實際上早已被管制對象“俘獲”,本身成為破壞市場秩序和制造不公平的罪魁禍首。因此,發達國家消除管制俘獲的主要手段一是縮小和放松管制,另一個就是加強對管制部門的管理,加大對管制失職者的懲罰力度。

  現階段,我國經濟增長強勁,但經濟總體水平仍然落后于發達國家。因此,今后一段時期,我國的政府管制內容還會繼續增多、體系也將更加龐大、復雜。在這種背景下,需要認真探究提高管制效率、消除管制俘獲的方法。借鑒發達國家經驗,我國也應當逐漸放開對價格、準入等經濟領域的管制,加強對勞動條件改善和環境生態保護等社會領域的管制。在加強對管制部門的管理方面,需要做好兩方面工作,一是嚴肅管制紀律,嚴懲違法亂紀者;二是切實保證管制部門的正當利益,這種利益只能來自政府而非被管制對象。如果像現實中常見的,管制部門連正常經費都不能得到保證,獎金、福利甚至用車都靠被管制者提供,這種管制不被俘獲那才怪呢。(作者是廣東省委黨校教授)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