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收支·中美關系·房地產價格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24日 06:30 第一財經日報 | |||||||||
郭繼豐 關于國際收支 國際收支平衡是開放經濟實現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發展的重要條件和衡量指標。目前,中國外匯儲備超過8000多億元,成為世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在國際收支表中則表現為外
胡曉煉:深化外匯管理體制改革積極促進國際收支基本平衡。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胡曉煉在《求是》(2006年第8期)發表了《努力促進國際收支基本平衡》,認為應該深化外匯管理體制,積極促進國際收支平衡。胡曉煉認為:國際收支持續大額順差可能會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如購買外匯成為中央銀行投放基礎貨幣的主要渠道,可能影響貨幣調控的主動性和效果;境外資金流入超常增長,一旦環境有所變化,又可能轉為集中流出,影響國內經濟金融穩定;貿易順差的快速增長容易引發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摩擦,惡化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等。因此,維護國際收支平衡是趨利避害的需要,是一個長期、動態的過程,需要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推進體制創新,加強政策協調,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 《金融時報》:國際收支失衡的解決方案是多邊的。4月21日,英國《金融時報》載文《世界承受不起美中交惡》,文章認為:國際收支失衡唯一可行的解決方案是多邊的,因為全球國際收支在本質上是多邊的。即便人們錯誤地聚焦雙邊平衡,美國對中國內地的赤字也只占其總體赤字的四分之一。在全球背景下,我們發現,中國經常賬戶盈余大致相當于石油輸出國家和發達經濟體(除美國外)2005年盈余總額的六分之一。如果美國在雙邊關系中強加自己的意志──也許通過威脅征收進口關稅的方式,就像它1971年打破布雷頓森林(BrettonW oods)匯率體系時所做的那樣,那美國就會令別國蒙羞。但今天中國與美國的關系,與冷戰時期日本和歐洲與美國的關系不同。有損兩大強國的一系列雙邊沖突,會毀掉今后幾十年世界所依賴的工作關系。面向新時代,美國可以重啟多邊方式,也可以將其埋葬。讓它作出明智的選擇吧。 關于中美關系 在世界經濟失衡情況下,中美兩國的關系走向無疑是影響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中美關系的現狀如何?未來會如何演變? 倪峰:中美關系框架趨于穩定。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所長助理倪峰在4月17日《環球時報》發表《中美關系框架區域穩定》一文,文章認為:與去年下半年相比,中美關系發展的外部環境總體趨好;中美關系內在發展總體穩定,但不確定性有所增加;國內因素繼續對雙邊關系形成干擾,但側重點有所不同,去年主要炒作帶有宏觀性質的“中國威脅論”,而目前主要放在微觀層面的經貿和人權問題。在處理中美關系時既可以保持充分的戰略自信,同時也可以更具有針對性。美國國內政治對中美關系的影響最突出的表現就是所謂的中美關系“周期律”,包括4年一度的美國大選的“大周期”,和每年6月前有關中國正常貿易關系地位的審議、年中美國國防部發表的《中國軍力報告》、美國國會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發表的《中國經濟發展對軍事現代化影響的評估報告》所形成的“小周期”。 王逸舟:中美關系應以積極的“增量”抑制某些消極的“存量”。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王逸舟,在《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構建穩定的中美關系》文章,文章認為:中美兩國應特別重視和關注對方的重大利益,決策部門應當盡量用平常心、冷靜看待可能出現的一些問題,不斷摸索新的合作點、以積極的“增量”抑制某些消極的“存量”,從中美高層交往的歷史中獲得啟示。文章建議:雙方有關部門和智庫機構要充分意識到中美關系中存在的一些難點和結構性麻煩,考慮到中美兩國的巨大規模和影響力對這些不時出現的危機事態假使處理不當很可能造成全局性的危機,加緊研究改進性措施和預防性手段,如加快建立健全軍事溝通與危機管理機制,積極聯手應對貿易失衡現象,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開發新的能源等。 關于房地產價格 關于房地產價格的爭論隨房價不斷攀升,討論的層次也在不斷深入,“口水戰”應該引起居民、投資者和政府的冷思考,一些經濟學家已經不再簡單糾纏于房地產價格的問題,而是逐漸接近于土地本身。 周其仁:在技術變化的條件下市場對土地需求的增加能夠引起土地供應的增加。北京大學教授周其仁在英國《金融時報》發表《土地落價又歸誰?》的文章,認為土地的供給彈性不是零,樓價既可能急升也可能猛降。文章指出:傳統觀點認為土地只可能漲價,不可能降價,按照學術化的推理是說由于土地缺乏供應彈性——即上帝造地的數目是給定的,難以對增長的土地需求作出靈敏的反應——因此,只要人口持續增加,或收入持續增加,或人口收入一起持續增加,土地的市價就一定會因為供應量缺乏彈性而飛漲,“地價不落”的教條深入人心。但是,土地的供應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已經突破了“供應彈性為零的經濟學”的假設。在技術變化的條件下,市場對土地需求的增加是能夠引起土地供應的增加的,反過來也一樣成立;在經驗上,樓價、地價既可能急升,也可能猛降。 尹中立:房地產市場的“軟著陸”只是市場各方充滿理想主義的期待。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尹中立發表《特殊的價格形成機制導致房價難以穩定》的文章,認為房地產市場的“軟著陸”只是市場各方充滿理想主義的期待。文章認為:房地產的“需求”包含消費需求、投資需求兩個方面,房地產具有投資品的特性,使得它們的價格形成機制和一般商品有較大不同,不能用一般商品的均衡分析方法來分析房地產市場。投資品的價格決定不遵循一般商品價格均衡規律,而取決于未來的收益預期;投資品的市場沒有均衡點,更不存在均衡價格,其價格波動規律就是“追漲殺跌”。房地產市場的這種特殊的價格形成機制,使房地產市場表現為暴漲暴跌的特點。當一個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出現了上漲趨勢之后,房價會越漲越快,導致泡沫產生;而一旦房市的價格拐點出現,市場會出現恐慌性拋售的局面,市場信心喪失,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修復。如果不讓市場出現暴跌,唯一的辦法就是不讓它暴漲。如果已經出現了泡沫,應該當機立斷,否則泡沫會越來越大。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