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建設銀行董事長張恩照的悲劇是一把手的悲劇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22日 15:03 經濟觀察報 | |||||||||
-本報評論員 文平 就在上個月全國兩會前后爭議銀行是否賤賣、改革方向往何處去的時候,前建設銀行董事長張恩照案再起波瀾,先是原告把張恩照從一年前的被告名單中剔除,再是被告反訴原告。盡管雙方來來回回,真相難辨,但已知的線索并不妨礙我們對張恩照悲劇根源的探尋。我們相信,溯根探源,卷入甚囂塵上的改革紛爭中的人們,或許會變得更為冷靜。
被告美國公司FIS向建行推銷銀行管理軟件,另一家據稱與張恩照的前任王雪冰交好的中國公司G&D從中牽線搭橋,做他們的銷售代理。2002年1月,王雪冰身陷囹圄,張恩照火線上馬,大功告成的G&D的代理生意當即中斷。不久,張恩照的私人密友半途殺出,將FIS與建設銀行的買賣進行到底。沒依合約拿到足夠傭金的G&D情急之下,將FIS連同張恩照一并起訴,指稱張恩照私人密友取走的105萬美金,不是傭金是賄銀。張恩照因此辭職并受審查。當下,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張恩照案專案組”正在進行庭審前的審查。張恩照涉嫌重大職務犯罪案件很快將進入審判程序。 綜觀海內外媒體已有的報道,我們目前還不清楚:105萬美金究竟是傭金還是賄銀?保留繼續起訴他們的權利的原告,會不會再次將張恩照列為被告?依照美國的司法程序,我們將在漫長的等待中,等待同樣漫長的司法審判,將這些謎團一一解開。但是,如果原告和被告達成和解的話,真相將是永遠的謎。 盡管我們可能無從判斷原告被告之間的是是非非,也可能永遠不知道張恩照有沒有從105萬美金中分肥,但我們可以確切地知道,前“一把手”王雪冰倒臺后,美國公司就把目標鎖定在他這個新“一把手”身上。我們還可以肯定的是,前建設銀行行長王雪冰倒臺后,搞定“王一把”的原告不得不尷尬離去,被另一個搞定繼任者“張一把”的代理人取而代之。與其說張恩照的悲劇在于一場撲朔迷離的美國商業案件,不如說是“一把手”的更迭,把他推進了“鬼門關”。 張恩照的悲劇從某種程度上說是“一把手”的悲劇。據FIS說,王雪冰離職后,FIS和建設銀行的中間人,和王雪冰交好的G&D,撤了北京的辦事處,回到臺灣,建議FIS去起訴建行。顯然,FIS并沒有接受建議,而是從新任行長張恩照的私人密友入手,攀上了與張的關系。幾個月過后,在新的中間人——張恩照的私人密友的引領下,他們夫婦開始了昂貴而免費的卵石灘之旅。從已經披露的FIS方面的文件中,我們發現張恩照對此次旅行留下極好的印象,以至于夸獎FIS,聲稱建設銀行“肯定會考慮ALS的銀行軟件”。接下來,我們順理成章地看到建設銀行通知FIS續接前緣。可見,“一把手”的變動與“生意”的變動存在著因果關系。 我們尚不能斷定張恩照是否犯罪,涉嫌何罪,但從控辯雙方的言說中,我們察覺不受良好治理結構制約的張,一定是不廉潔的。聯想到4年多以前,張恩照接替王雪冰初掌建設銀行大印時媒體對他操行的贊頌,我們既不對評論他“敦厚”“克己”的人表示不屑,也不對張恩照在建行從見習生到行長的40年輝煌歷史表示遺憾,但我們的確對導致張恩照墜落黃昏的制度設計表示感傷。2005年,大洋彼岸一紙傳票曾讓我們心亂神慌,彼時,我們急切地想搞清楚張恩照“犯事”的時間,我們猜測“不幸”可能發生在2002年張恩照主持建設銀行改制之前,希望那是一筆陳年舊賬,我們不愿意看到2002年建行著手改制后發生這樣的不幸,擔心暴露新建立的內控機制還存在較大缺陷。 張恩照倒了,但我們稱道他履新后推動建設銀行股份制改造的業績,并對他于建設銀行上市前離去感到惋惜。我們甚至假定:如果張恩照上臺的時候,王雪冰已經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引進了新的海外戰略投資者,建設銀行業已在海外上市,置于市場的完全監督之下,行長一個人說了算,變成董事會集體決策,張恩照的私人密友還能成為“中途殺出的程咬金”嗎?假如董事會下設的幾個委員會和海外獨立董事都一一歸位,重大問題都會按照程序提交股東大會通過,“一把手”的董事長實際擔當的不過是一個召集人的角色,“一把手”左右客戶的概率會降低到什么程度? 歷史不可以假設,張恩照的苦果只能由張恩照吞咽。古老的中國哲學相信禍福相依的破涕一笑。從張恩照的悲劇出發,我們希望質疑中國銀行業改革乃至中國改革大方向的人們,能夠清醒地洞見張恩照悲劇的根源,對2006年中國銀行業改革的“最后一搏”報以心領神會的一笑。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