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永春:經濟學家為何難以解開國企改革難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19日 18:22 新浪財經 | |||||||||
葉永春 在各項改革中,國企改革是個難點——從利潤承包到企業轉制,從MBO到管理層持股,已搞了很多年,但至今仍未形成一套思路明確的解決方法。既然是“摸著石頭過河”,那必然會引出諸如國資流入個人腰包等問題,因此,出現要求反思的呼聲也就不足為怪了。
問題究竟出在哪里?如果我們換種角度看就會發現,國企改革不是個單純的經濟問題,以筆者在國企二十多年的經歷體察,認為國企改革歸根結底是個對國企領導干部的管理考核問題,即吏治問題。 一、為何經濟學家難以解開國企改革難題 前段時間,經濟學界內部對國企改革產生了嚴重分歧,典型的有“冰棍論”與“保姆論”之爭。爭論中有種觀點認為:不搞MBO,不搞股權激勵,不從境外學習現成的市場化經驗,難道你們還有更好的辦法?!以此提問來嘲笑反對者。這確實也是反對者的軟肋。比較有深度思考者的回應,至多也只是提現政治體制改革跟不上經濟體制改革,至于在如何搞政治體制改革問題面前,卻都止步不前了。這里不僅有已超出經濟學研究范圍的原因,也許更有一不小心會觸動“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這一基本原則的顧慮。可見,經濟學家是難以解開國企改革難題的。 改革是對原有形態格局的變動,它是個中性詞,因為,變動后可以比原有的好,也可以比原有的差。現談市場化方向,但什么是市場化呢?現不少人認為私有化就是市場化。筆者曾多次提出過:市場化的精髓是公平與效率的高度統一,長遠利益與眼前利益的有機平衡。私有化只是手段,公平與效率的高度統一才是目的;手段可以有多種方式,但它們都是應該為目的服務的;把私有化當成目的,那是本末倒置;只有堅持公平與效率高度統一的目的,才能保證市場化的方向與政策不出現大的偏差。 暗箱操作的MBO,脫離國情的大幅度股權激勵,這些可以提高企業效率,也可以說是市場化政策,但即使能解決效率問題,公平問題卻回避不了——當大批原國企(集體企業也有)領導干部在改革的名義下一夜暴富,甚至到手的財富足以蔭澤子孫時,“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不但會對整個干部隊伍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作用,加劇反腐形勢的嚴峻性,而且會顛覆整個社會原有的價值觀! 什么是長遠利益?整個社會公平誠信價值觀念,整個干部隊伍廉潔奉公價值取向,這些都是國之長遠利益所在!如果以犧牲這些長遠利益來換取一部分企業效率的提高,那只是得到了一時的眼前利益,“拾了芝麻丟了西瓜”! 經濟學研究的是效率問題,而國企改革還有個公平問題,因此,從這一角度也可以這樣說,經濟學家是難以解開國企改革難題的。 二、國企改革的實質是吏治問題 國企需要改革的起因是它的效率低下,于是,先有了對企業的讓利放權,后有了用承包來提高企業積極性等政策。然而,實施一段時間后,發現這些依然不能解決效率低下問題,又發現企業領導者個人作用對企業發展至關重要,于是,改革的重點轉移到了如何提高企業管理層積極性上,于是,有了MBO、管理層持股、股權激勵等。 “一包就靈”已失效,難道“一股就靈”就能一勞永逸解決問題嗎?承包制需要對企業定出承包指標,股權激勵等同樣需要對企業管理層定出激勵基數。改來改去,還是繞不開對干部考核這個關鍵性問題! 國企管理層可以表面上改變國家行政干部身份,但很難改變他們仍屬于整個干部隊伍內一員的事實,已有財經評論家指出國企管理層“出將入相”的問題——出則為國企高管,入則為政府高官。 為什么要將國企改革問題定性為吏治問題,這不但是因為有上述原因,而且是因為: 1、可幫助我們清醒認識吏治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輕松解決的,以糾正“一股就靈”、“畢其功于一役”的冒進思想,防止再出現改革中為趕進度導致國資流失的教訓。 2、可開闊思路吸取中華民族幾千年吏治方面的經驗教訓,而不會妄自菲薄將目光局限于境外只有幾百年的市場經濟。如備受推崇的“淡馬錫”模式,換種角度看,也只不過是吏治中的“摻沙子”小策略而已。 3、可抓住重點,將著力點放在如何加強對干部的管理考核上,以糾正一味在提高企業管理層積極性上找出路的做法,避免在干部管理上出現“只獎不罰討好遷就”之嫌。 4、可與反腐倡廉、整肅吏治、從嚴治黨的大局相協調,以防止物質文明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兩張皮脫節。 5、可防微杜漸,避免有人利用過去的政策失誤,將話題引向敏感的政治體制改革。吏治問題屬內部問題,對執政黨來說,這個問題相對容易解決。 國企改革不等于產權革命。國企改革的“功夫在詩外”,它不在于并購重組,不在于股權激勵,而在于對干部的管理考核!這是本,其它是末,抓主要矛盾才能事半功倍,因為,“為政之道,要在得人”,“政以得賢為本,國以任賢而興”。 吏治中的難點是“尾大不掉”,國企改革中的難點同樣如此。對已有一定經驗的企業管理層,即使他們的作為難以令人滿意,可也不是你想調換就可馬上調換的,這里有種種顧慮,“投鼠忌器”,——這就是“尾大不掉”。 “尾大不掉”古已有之。對獨當一面的領導干部,權力究竟放到何種程度——既要能保證他們擔得起相應領導責任,又要能防止他們居功自傲、結黨營私,這個尺度不易掌握。為有效解決“尾大不掉”等問題,以完善現有干部管理考核制度,筆者曾在若干年前向黨的高級領導人提出過“關于建立問題與對策報告制度的建議”,但遺憾的是該建議未得到采納。(本文原標題為:換種角度看國企改革)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