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評論 > 正文
 

學術空氣太污濁 科研經費黑洞該堵堵了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14日 08:34 第一財經日報

  練洪洋

  國家科研經費被轉出境涉嫌“洗錢”、行賄等現象時有發生!不是科技中人,絕對不會想象到我國有限的科研經費資源居然還存在著如此巨大的漏洞。

  據最新一期《瞭望新聞周刊》報道,華東師范大學唐安國教授指出,科研經費用于洗
錢的方式有多種:如購買設備拿回扣、大量購買汽車房子納為私產、購買保險、合作研究分贓等。同濟大學林爭輝教授指出,所謂高校流行俗語“跑部錢進”,就是說教育部、財政部、科技部,跑跑就有錢進。

  中國的科技創新能力不足,幾年國家的科技創新獎頭等獎空缺,在國際科技核心期刊論文量持續走低,中國科研水平在國際上處于下游水平……凡此種種,我總以為主要原因在于國家對科技投入不足,導致科技工作難以為繼,而誰又曾料想到,不少科研經費并沒有被真正用在科研上,而是被不少腐敗的官員、專家吃掉了。經費的泡沫化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學術的功利化,使得我國的科研工作長期低迷。科研工作者、科學家、科研項目、科學院、研究所,這些曾經令人尊敬的稱謂、詞語和單位,竟然也如此黑幕重重,不只是令人驚訝,而是令人痛心。譴責之余,我們應該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完善體制的探討上,畢竟亡羊補牢才有現實意義。

  針對目前體制存在的種種弊端,要去除科研經費泡沫化,讓有限的科研資源發揮應有的效應,必須進行一定程度的秩序重建。其中包括資金的管理、科研項目的申請、項目監督、公開透明等。

  在國外,國家投放的科研經費管理制度雖異,但其基本的共同點為:第一,采用政府和議會兩級預算審批制度;第二,科技資助計劃和預算分配渠道及管理按大行業劃分,實行部門代理制度;第三,嚴格執行預算。

  借鑒國外的經驗,筆者認為,我國的科研經費管理制度至少有幾個方面需要改進:一是要剝離科研經費的財權、審批權、監督權,實現嚴格的審批制度,大項目需要人大審批通過,方能生效;二是要嚴格各種經費的使用范圍,不得隨意改變用途,更不能把科研經費當作科研人員的福利性支出(項目所需的臨時聘用人員除外);三是完善科研經費使用的管理、監督、評估制度,不能讓科研經費的使用成為一筆糊涂賬。日本實行四級監督制度可供借鑒,即在預算執行過程中除有本單位和上級主管部門的嚴格管理和評價外,國家行政機關還設有專門的國家

審計員制度,同時還要受到廣大國民和媒體的監督;四是實行陽光政策,科研機制對科研經費的申請、審批、使用、成效等在社會公開,接受各方面人士的監督;五是司法介入,對違規、違法現象依法懲處,以嚴肅學術風氣、社會風氣,不能只是披露現象擺問題。

  學術空氣污濁久矣,幾成沉疴,是到了該下猛藥治理的時候了。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315,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