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帶來的土地升值應屬農民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12日 11:17 《新財經》 | |||||||||
使土地增值的利益真正屬于與土地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農民,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制度要求 文/劉 偉 蔡志洲 改革開放28年以來,中國經濟在總量上已超過2.2萬億美元,名列世界前列。但人均水
首先,現階段的新農村建設是城市化加速過程中的有機組成,以往則是將城市與農村割裂開,在固化城鄉分割邊界的條件下,對農村進行生產和生活條件的改造,目標在于建設更好的“農村”,而現階段新農村的建設則是以城市化的現代生產、生活方式根本改變農村,使之真正成為中國城市化歷史進程的一部分,目標在于將農村變為非農村,逐漸完成中國經濟由二元結構向一元均質經濟的過渡。1978年我國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為17.92%,到2004年則上升到41.8%,平均每年提高0.91個百分點,這是我國歷史上城市化最快的28年,但若按這一平均速度,即使到2030年,我國城市化水平也只能達到65.5%,遠遠不能實現新興工業化國家的發展目標,仍然具有深刻的經濟二元性矛盾,因此,現階段新農村的建設必須納入城市化進一步加速的歷史進程,而不能再是與城市化相互脫節的單純農村建設。 其次,現階段新農村的建設是以農產業勞動生產效率顯著提高,同時非農產業的大量替代農業為基礎,促使農村產業結構朝著城市化、現代化目標根本改變的過程,而不同于以往在產業結構格局基本不變的前提下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農產業效率。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勞動生產率獲得了空前的提高,第一產業增加值平均年增長率為4.6%,農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實際年增長率為7%以上,農業勞動力有2億多人從農業中轉移出來,在現階段工業化加速時期,這種農業效率提高及由此而發生的產業結構演變速度必然會進一步提高。因此,支持農村經濟的產業基礎將在更大程度上依賴工業化、城市化的經濟,尤其是依靠非農業來吸納就業,以城市化來形成聚集效應。 實現新階段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創新,我國改革開放過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改革的政策措施,為推動農村發展創造了一系列必要的條件,尤其是以家庭聯產承包制為核心的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和以取消農業稅為代表的減輕農民負擔的舉措,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要適應新時期的新農村建設,必須進一步加速制度創新。 就目前政策層面的效應看,支持新農村建設的措施大體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各種減輕農民負擔的政策,另一類是各種扶持農業發展的政策。這兩類政策在現代化進程的新階段均有其作用的局限性。就減負而言能夠使農民負擔減少,進而使之相對地提高富裕程度,但并不能真正使之富裕;就扶持農業發展的政策而言,伴隨著農業勞動生產率普遍提高,社會發展水平提升,社會總需求中用于對農產品需求的相對比例不斷降低(恩格爾定律和恩格爾系數可以證明這一趨勢),農產品價格趨于下降,若不降低農業比重,農民并不能由此普遍致富。那么,從工業化歷史經驗看,在工業化加速時期,提升農民經濟地位,縮小經濟上的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最為關鍵的制度創新是什么?最為基本的資源手段是什么? 這個資源實際上主要是農村的土地,這個制度創新主要是土地制度的創新,也就是說通過土地制度的改革,使城市化、工業化、現代化的建設與新農村的建設融為一體,土地既是發展中國家實現工業化、現代化的最為基本的條件,同時也是從根本上縮小城鄉經濟差距的最為重要的手段,也就是說,現代化、城市化、工業化、社會化進程所形成的土地增值,應當在城鄉之間,在農民與城市居民之間,在農戶、開發商和各級政府之間均衡分配,在考慮社會經濟能夠承受的發展成本約束的條件下,現代化進程帶來的農村土地價值增值的利益,應當盡可能傾斜于農民,否則,就會失去在工業化加速過程中重要的甚至是基本的縮小城鄉經濟差距的資源。 日本、韓國、臺灣等后起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的歷史實踐,都證明了這一點。也就是說,現代化過程中的農村落后經濟的改變,根本是提升農民地位,而提升農民地位的關鍵在于通過土地要素的增值和價值實現作為基本手段,土地在過去是農民生存的根本,在現代化轉型時期是農民實現發展的機會。 我國現階段農村土地的基本制度是集體所有制,在集體所有制的基礎上進行土地其他權利方面的承包制,并且在政策上要求承包制穩定不變。這對于穩定農業、保障農民對耕地的基本權利,調動農民農業生產的積極性有重要的歷史作用,但這種農村土地制度與經濟社會的轉型之間,往往會產生矛盾,如果這些矛盾處理不妥,就會從基本制度上嚴重影響我國工業化、現代化的進程。 其一,集體所有的土地在進入市場交易時,其產權主體的含混性便突出起來,這種含混性導致極高的交易成本,甚至使交易難以進行。為實現交易,通常是由國家將集體所有的土地所有權變更為國有土地產權,然后再由國家作為土地產權主體與開發商、投資者等各方面進行交易。在這種交易背后的利益關系實際上是由于土地產權主體的含混,農民所獲得的并非現代化帶來的土地產權本身的增值,而是土地上的作物或建筑的補償費用,產權本身的價值升值更多的是在國家和投資者的交易中分配了。如果中國的工業化、城市化進程長期建立在這種土地制度和土地增值分配制度基礎上,那么,這一進程便可能是對農民應有利益的一場掠奪。 其二,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中土地交易價格如何決定才合理?交易條件的決定過于困難,價格過高,毫無疑問會增大社會發展成本,但價格過低、嚴重扭曲并背離真實的市場供求,不僅會使土地資源配置的效率制度性降低,而且會使土地權利受到嚴重的傷害,這種傷害受損最重的首先是農民。 其三,土地的產權制度和交易制度如果存在嚴重的缺陷,在工業化、城市化過程中土地資源的配置就難以遵循市場規則,從而更多地受各種行政權力的直接控制,而這種行政權力與市場交易混合運行的過程中,土地價值在交易中的價差巨大,成為尋租行為的最易展開的領域。 其四,土地要素配置嚴重違背市場規則,土地的價值受到嚴重的損害,農民基于土地的利益受到嚴重否定,事實上就使農民的社會保障受到嚴重威脅,因為在二元經濟中,廣大農民的社會保障并未真正納入現代城市經濟體系,而是依賴于土地,如果在轉型中農民對土地的權益受到動搖和否定,也就意味著農民進入城市現代生活的過程同時是其失去社會保障的過程。 當然,土地要素的配置遵循市場規則并不是指土地必須私有化,包括農村土地在內,若簡單私有化,不僅會發生私有制對社會發展的排斥,從而提高發展的土地成本和不確定性,而且小私有的不穩定對農戶本身也是極大的風險。但必須通過法制的和政策的制度安排,使經濟轉型過程中土地的價值真正得以體現,使土地增值的利益真正屬于與土地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農民。這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制度要求。 實現這一重要的制度要求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進程,土地價值的增值是城市化、工業化、現代化歷史進程的結果,土地要素配置的市場方式選擇是經濟現代化、社會化和法制化的要求,這一過程可以是從經濟增長點(發展極)向周邊拓展的過程,也可能是農村本身,尤其是處在社會經濟基礎較好、交叉度較高的點軸體系中的農村主動崛起的過程。對于發展中的大國來說,這一過程在不同地區也有著顯著的差異,但這些不同不能否定土地要素遵循市場規則配置是保障農民利益的重要條件。 劉 偉 系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院長 蔡志洲 系北京大學中國國民經濟核算與經濟增長研究中心副主任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