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評論 > 正文
 

梅新育:鐵礦石談判持久戰中求善果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11日 11:51 全景網絡-證券時報

  梅新育 博士,就職于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先后主持、參加30多項科研課題,著作有《國際游資與國際金融體系》等。

  3月27日至今,寶鋼集團領銜的中國鋼廠與國際鐵礦石供應商巨頭之間正在進行今年第四輪鐵礦石進口價格談判,這場跌宕起伏的談判在國內外,在國際貿易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鐵礦石談判事關重大

  對于中國而言,鐵礦石價格談判的重要性體現為3個層次。在第一個層次上,談判結果對我國鋼鐵工業今年的效益、生存狀態有著關鍵的影響。去年以來,中國鋼鐵工業遭受了原材料價格大幅度上漲和產品價格下跌的兩面夾擊,如果今年鐵礦石價格像國際鐵礦石供應商巨頭要求的那樣在已經很高的基礎上再度大幅度提升,那么中國鋼鐵工業的處境如何,可想而知。

  在第二個層次上,鐵礦石談判的結果將決定中國能否贏得自己理當享有的國際鐵礦石市場定價權。2004、2005年,中國鐵礦石進口量分別為2.08億噸和2.75億噸,占全球鐵礦石海運貿易量的1/3以上。在正常的市場上,大買主應當對價格決定有相當的影響力,應當享受相應的價格優惠;但在國際鐵礦石市場上,中國這個頭號超級大買主卻始終只能充當被動的價格接受者,這種不正常局面不應繼續下去了。

  在第三個層次上,鐵礦石談判的結果將為中國爭取其它大宗商品定價權的努力樹立一個范本。由于國內資源稟賦有限,難以滿足制造業需求,隨著工業化的進展,我國已經是鐵礦、銅礦、錳礦砂等其它多種資源產品的最大進口國。但與鐵礦石一樣,我國這個大買主在其它絕大多數進口初級產品定價問題上也幾乎沒有置喙的余地,以至于國際市場上出現了“中國買什么什么就貴,中國賣什么什么就便宜”的現象。在國際市場上爭取應有的定價權,將是今后相當一段時期內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主題。

  中國需要據理力爭

  爭奪國際市場定價話語權是必需的,這個過程又將是艱巨的。在國際鐵礦石市場的供給方,必和必拓、力拓和淡水河谷三大公司壟斷了大部分貨源;需求方則是全世界成千上萬家鋼鐵企業;談判地位的懸殊導致國際鐵礦石供應商巨頭們有著強烈的內在沖動去無休止地提高價格,追求短期效益最大化。近幾年國際初級產品市場的全面牛市和鋼鐵產業的高速增長進一步強化了他們的這種非理性沖動。我們要求國際市場定價話語權,并不是為了獨占鋼鐵產業鏈的全部收益增量,而是要求合理分配收益增量,在鋼鐵產業上下游之間建立合理、穩定的長期合作關系,避免大起大落,實現上下游的雙贏。

  在曠日持久的鐵礦石價格談判過程中,當事國政府已經先后以不同的方式介入,中國發改委和商務部首次公開介入就旗幟鮮明地表態“將采取行動反對不能接受的鐵礦石價格”,一度引起澳大利亞和巴西政府的關注。中國政府發布上述聲明的同日,澳大利亞工業與資源部長伊恩·麥克法蘭先生就發表講話,聲稱政府不應干預鐵礦石談判這種正常的市場行為。不錯,市場機制的效力確實是要挖掘的,可這究竟是個什么樣的市場喲!面對這樣一個被礦產商壟斷的高度扭曲的市場,進口國政府未必需要直接介入具體的價格談判,但通過規范進口秩序、消除技術不合理的過剩生產能力等方式創造條件,實現買方與賣方的平等對話,本質上不過是對市場的撥亂反正之舉,沒有什么不合理的。倒是礦產商高層經理們該收斂一下自己過度的貪婪了,三大鐵礦石供應商都是公開上市的公眾公司,企業高管們為了短期內自己名下經營業績增色幾分而不惜獅子大開口,導致與中國摩擦連連,已使公司股價下跌許多,損害了股東們的長期利益。

  將是一場持久戰

  爭奪國際市場定價話語權的過程也將是長期的。去年以來,我國有關產業和政府部門已經作了大量的基礎工作:整頓鐵礦石進口秩序,制定實施鐵礦石自動進口許可管理和進口企業資質標準,由此減少多頭進口、高價搶購的風險,強化我國企業集體談判的地位;建立鐵礦石進口企業信用體系,避免我國進口企業受騙上當;發布五礦商會鐵礦石北京價格(印度),從側面動搖澳大利亞、巴西鐵礦石供應商的壟斷地位……但多年形成的國際市場格局不可能在短短一年之內就徹底扭轉。雖然國際鐵礦石市場慣例是在每年4月1日之前達成新年度購銷協議,而現在已經是4月中旬,但為了長期利益,我們需要樹立“持久戰”的平和心態,不必過分盯緊4月1日這個傳統的礦價年度界限,也不必過度在意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提前向媒體曝出索要24%漲幅的小動作。畢竟,國際貿易談判往往也是耐心的較量。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