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評論 > 關注我國鐵礦石談判 > 正文
 

海外買礦考驗資源配置能力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10日 09:54 深圳商報

  和久拖未決的國際鐵礦石談判一起出現的,是近來中國企業頻頻在海外“掘礦”得手的消息。

  比如四家中國企業在中亞的吉爾吉斯斯坦發現了大鐵礦,比如中信泰富出手澳大利亞鐵礦進行“淘寶”,這些是新聞。似乎是為了印證中國鋼鐵企業在談判桌前有叫板的底氣,武鋼等四家鋼鐵企業兩年前入股澳大利亞鐵礦的往事也被翻了出來,當作議價能力有所增
強的證據。

  爭奪國際定價權是一場硬仗。這場硬仗考驗的,是一個國家配置資源的能力,尤其是全球視野下配置資源的能力。

  2005年,中國共消費

鐵礦石4.7億噸,其中進口2.7億噸。龐大的“中國制造”造就了全世界的“吸鐵石”。然而“中國制造”大都是資源消耗太高、附加值太低的產品,國際資源價格的上漲必然導致“中國制造”利潤的下降。中國進口鐵礦石的合同價,在2003年上漲了30%,2004年上漲了80%,2005年再次上漲了71.5%,即使是底氣十足的今年,礦石巨頭們仍然咬定24%的漲幅不松口。

  在產業鏈條上,占據上游資源者大量侵蝕下游“中國制造”的利潤,資源凈進口國的地位決定了中國的宏觀利潤一再向海外轉移。改變這種境地,我們必須提高在全球視野下配置資源的能力。

  上個世紀70年代的一段時期,日本曾是世界最大的鋼鐵出口國和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隨著石油危機的爆發,日本鋼鐵企業已經意識到鐵礦石危機,于是開始在全世界范圍內尋找礦山,而參股正是最主要的手段。三十年過去了,眼下的三大鐵礦石巨頭背后都閃爍著日本企業的身影,原本處于下游的“弱者”已經不知不覺搶占了上游的制高點。

  事實上,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中國企業就想仿效日本同行,然而除了寶鋼在秘魯買斷礦山外,并沒有什么算得上成功之處。要知道,彼時正逢鐵礦石價值的谷底,而眼下進行收購無疑帶著沖動的嫌疑。以澳大利亞鐵礦而言,和前兩年相比,國際評論認為收購成本至少上漲一倍。

  這是不得不付出的代價。在全球視野內配置資源,這是關系到

中國經濟安全運行的大事。我們原本引以自豪的地大物“博”已經被地大物“薄”所取代,眼下被經常提起的是中國人均資源占有量只有世界水平三分之一的窘境。

  今年全國“兩會”,全球出擊已是代表委員的熱門話題。比如新疆的委員就提議要將中亞國家的資源開發納入“十一五”規劃,而在現實中,阿拉山口已經成為重要的鐵礦石進口口岸;再比如香港委員建議國家要鼓勵民營企業海外尋油探氣,事實上已有香港財團在非洲島國

馬達加斯加拿到了兩個遠景儲量高達三十多億噸的石油區塊。

  在中國的外交政治中,資源配置同樣成為重要內容。溫總理4月訪問澳大利亞,簽署的重要協議中就與鈾有關,中國很可能在未來十五年在澳大利亞獲得自己的鈾礦。今年2月,緬甸總理梭溫和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訪華,一個共同點就是能源合作成為主題。呼之欲出的中緬石油管道將能繞開馬六甲海峽的制約,而巴方醞釀中的沙特阿拉伯至中國的全新管道更將使中國直接連線世界的“油庫”。

  作者:錢飛鳴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885,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