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評論 > 正文
 

跳出爭論看我國的官民比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31日 11:14 燕趙都市報

  近日,南開大學的一個課題組得出結論:無論是公務員還是財政供養人員與我國人口的比例,比美、法等發達國家都要低許多;日本、韓國的“官民比”大約是我國的兩倍,我國公務員與總人口的“官民比”大體上相當于南亞和部分非洲國家的水平。課題組的一位成員說,“之所以有人認為我國公務員規模過大,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把公務員和財政供養人員的概念混淆了”(中國青年報3月30日)。

  南開大學課題組的結論可能會再次引起人們對中國“官民比”的關注,并觸發新一輪的爭論。筆者想起前不久媒體報道的一則新聞。去年河南省省長李成玉曾經批示,要求執行休假制度。但是一年過去了,文件并沒有真正落到實處。基層縣市公務員喊累,“幾乎每周都加班,根本沒有休假這個概念,周六周日能休息好就不錯了”,而省里各廳、局的公務員也說,“手頭工作太多”(人民日報2月10日)

  公務非常繁忙,甚至在省長批示后都沒有時間休假,這似乎說明我國的“官民比”并不高,反而有些偏低。可是,為什么另一方面包括民眾、媒體普遍認為我國官民比例過大,并且對黨政部門機構膨脹嚴重表示不滿呢?

  按照一般規律,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型,必然意味著政府職能的轉變,也就是從一個全知全能的“大政府”轉變成為“有限政府”。但是,中國的改革語境的特殊之處就在于,中國的改革是政府主導的改革,以市場為取向的改革恰恰是用計劃經濟的方法推進的。政府不僅是改革和市場經濟的設計者,也是實施者。各級政府和官員的中心工作,就是千方百計搞活經濟、促進增長。“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但是一個響亮的口號,更是20多年中國政府行為的基本特征。

  應該承認,這種政府主導型的改革在

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當中發揮了巨大而積極的作用,但倚重政府作用,也產生了另外一個問題:崇拜政府能力,濫用行政資源。目前我國鄉鎮一級財政虧空嚴重,就是濫用政府能力和行政資源的一個典型表現。從公眾角度講,一方面抱怨政府管得太寬,限制公民自由;另一方面又崇拜政府,凡事找政府。從政府角度講,一方面迷信自己的能力,尤其是過度利用政府功能強行推進經濟增長;另一方面卻又疲于應付,時時表現出力不從心的困惑。

  現代政府理論認為,一個合理的政府規模是維護經濟和社會秩序、保持政府有效運轉的必要條件。建設“有限政府”的關鍵,并不在于

公務員規模含義上“大政府”還是“小政府”哪個更好些,而是在于這個政府是否“有效”、“有為”。過去政府管了許多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情,這是黨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忙得不亦樂乎的原因,也是人們對官民比認識分歧巨大的根本所在。

  如果說過去政府介入經濟建設有一定的必要性,那么今后如果它不積極進行二次轉型,就會束縛生產力。在政府職責沒有厘清的前提下,討論“官民比”沒有意義。只有當政府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成功轉型,我們才可能看清楚中國的“官民比”到底是大還是小。

  馬國川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