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需是怎樣被壓抑的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30日 16:55 南方周末 | |||||||||
陳倉 在WTO現(xiàn)有格局下,在日益激烈、此起彼伏的國際貿易戰(zhàn)中,中國經濟增長依賴出口增長的空間越來越小。為此,國內外許多研究中國經濟的經濟學家、社會學家都在講“擴大內需”。大講特講了6年多,“高招”迭出,但似乎于事無補。為什么呢?“騎著驢找驢”,把簡單問題復雜化了,研究來,研究去,就是沒有充分研究“內需”是怎樣被抑制的,阻
某些“機械學院”經濟系教授一談“擴大內需”,就死盯老百姓的“錢包”———銀行個人儲蓄。殊不知,目前,中國老百姓的個人儲蓄行為已經很難說是經濟學理論上“為獲得銀行利息”而實施的“投資行為”,而主要是一種家庭保障措施、自我保障行為,儲蓄的首要目的是防病、防老、防失業(yè)、防火、防盜、防意外,培養(yǎng)子女;培養(yǎng)子女又是“養(yǎng)兒防老”,強化家庭保障體系的“百年大計”。因此,利率一降再降,進而加征“利息稅”,個人儲蓄中的“活期存款”幾乎成為老百姓給銀行“送溫暖”的“義存”。盡管如此,某些人還在盯著老百姓的“錢包”出招“刺激消費”(高檔耐用商品)、鼓勵投資(股市、保險、教育、房地產、墓園)。最懂得實事求是、最會隨機應變、最克勤克儉的中國老百姓最不缺少的就是經濟學家們掛在嘴上的所謂“經濟理性”。廣大老百姓的一般投資行為、消費行為不是所謂“傳統(tǒng)觀念問題”,而是出于宏觀觀察,微觀計算的“經濟理性”。老百姓對于高檔商品、醫(yī)療、教育、房地產等最基礎“有效需求”在供求關系不均衡的情況下被迫壓縮,在對公共衛(wèi)生隱患、食品安全威脅、醫(yī)藥質量問題的合理懷疑中被動壓縮。老百姓生存發(fā)展的剛性“內需”在“單位辦社會型”社會保障不斷弱化,社會覆蓋型社會保障機制未健全,暴利行為猖獗,市場競爭成本增高,個人和家庭抗風險能力相對弱化的情況下逐步無可奈何地壓縮。如果不解開這些“壓縮包”,任何盯著老百姓個人儲蓄,旨在“拉動內需”的貨幣政策就是空談、廢話。 某些“糕點學”專家提出,要“立足于把蛋糕做大后擴大內需”。這種論調聽著動聽,實則無用,如同海水不解渴一樣。這樣的專家比盯老百姓錢包的奸商道德品質好得多,但屬于趙括、馬謖式的好人。在利益主體多元化的今天,雞蛋的“生產權”在農民手里,“蛋糕”的制作權在“廚師”手里,但是,“蛋糕”的分配權、最終消費權并不全在“廚師”手里。如果占消費者絕大多數(shù)的農民和“廚師”收入水平持續(xù)偏低,勢必養(yǎng)雞的不吃雞蛋,做“蛋糕”的不吃低檔“蛋糕”,更吃不到屬于奢侈品的高檔“蛋糕”。勿庸諱言,收入分配不均衡是壓縮有效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 供給與需求有時相輔相成,有時相反相克。市場里存在的無效供給,以及壟斷經營、暴利、造假、欺詐等惡劣的“供給”也是壓縮有效需求的罪魁之一,如不提高有效供給,不嚴厲打擊惡劣供給,許多良性需求將長期處于限制、抑制、壓縮狀態(tài),得不到有效釋放。 經濟形態(tài)、行為和現(xiàn)象是動態(tài)的,因此,經濟學研究必須與時俱進,運用經濟學工具必須穿透現(xiàn)象,直指本質,決不能犯刻舟求劍、盲人摸象的錯誤。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