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評論 > 正文
 

媒體觀點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30日 14:47 21世紀經濟報道

  《金融時報》(3月28日)

  臺灣地區需重新考慮經濟政策

  反復無常、支持率下降的陳水扁最近采取的一些措施,如加強限制私營企業對大陸的投資,以期增強臺灣的經濟安全,但很可能適得其反。中國臺灣地區一直規定,禁止上市
公司將逾40%的企業凈值投資大陸。現在,陳水扁“政府”又要對擬議中的投資項目進行更嚴苛的官方審查,還提高了放行門檻。“政府”曾對領先芯片制造商聯華電子(UMC)處以罰款。

  到目前為止,這些控制措施并沒能阻擋臺灣企業到大陸投資。臺灣地區的這些限制措施,只會增強逃避這些限制的動機。比如一些臺灣企業到香港上市

股票,其它企業則在為未來大陸項目物色臺灣以外的私人股本伙伴。而且,這些控制措施不僅難以實施,還會在經濟上起反作用。它們會阻礙企業將在大陸所獲的利潤返還臺灣,因為企業也許難以獲準將這些利潤重新投資于大陸。此外,據估計,這些措施已鼓勵60萬臺灣商人在大陸永久定居,導致了人才流失。企業不愿在本土投資,削弱了臺灣經濟,臺灣地區已錯過了近期東亞其它地區的經濟復蘇,其年經濟增長率已跌至4%,只及中國香港和新加坡近期水平的一半。

  所以,臺灣地區需要重新思考政策。除了放松這些限制外,臺灣應尋求與大陸建立直接通航聯系。在臺海問題上,陳水扁把問題搞得很糟,他頑固地拒絕尋求外交途徑解決問題。陳的執政無方,已大幅降低了他的支持率,并提升了贊成通航的主要反對黨

國民黨的支持率。如果目前被看好的國民黨贏得2008年的下屆“總統”選舉,那么政策或會改變。出于對臺灣地區的經濟繁榮和安全的考慮,這種改變還是越快越好。

  《華爾街日報》(3月28日)

  中美關系的一些視點

  美國前任財政部長勞倫斯·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將充滿變數的美中關系稱為新時代的“金融恐怖平衡”,不過這種觀念并不令人信服。薩默斯的這番言論和闡述美蘇冷戰的“核恐怖平衡”概念異曲同工。當時雙方都擁有大量核武器,因此為避免“同歸于盡”,誰也不敢首先發動戰爭。

  在各方為4月20日的中美領導人會晤做準備之時,一種關于美中關系的、有些經不起推敲的理論浮出水面。這個理論認為,由于貿易戰或金融戰將對兩國的經濟帶來毀滅性打擊——“經濟上的同歸于盡”——因此盡管貿易局勢日趨緊張,但誰也不會首先挑起事端。按照這個理論,中國不會停止每月在外匯市場購買數十億美元的做法。因為中國停止購入美元將導致美元崩盤,而這又將影響中國經濟奇跡賴以存在的根基——美國消費者的購買力和全球經濟的穩定。同理,美國也不會因人民幣匯率而實施嚴厲制裁,因為這會導致通貨膨脹、利率上揚和經濟衰退。但不要對這種理論深信不疑。對對方的錯判通常是很多無意沖突的根源。

  關于中美關系,存在另外一種視點。“China: The Balance Sheet”的合著者、經濟學家佛瑞德·伯格斯滕(Fred Bergsten)表示,“中國乃至中美關系的走向將決定這個世界未來幾年的戰略格局”。這本書對美國對華政策開出了一劑藥方,具體包括三方面:用國際準則要求中國承擔更多責任;讓中國成為確保這些準則實施的國際組織的重要成員;另外,也許最重要的一點是,解決美國自身高負債、低儲蓄的問題。同時伯格斯滕擔心的是,如果金融不平衡的情況沒有得到快速而切實的解決,那么全球貿易體系可能崩潰。

  現在,似乎美國國會從優柔寡斷的布什總統手中獲得了中國政策的控制權,在國會上,共和黨領導人在許多問題上也開始與布什唱反調。從長期來看,隨著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度減小以及中國國力增強,中國的影響力將逐步提高。

  德國《商報》(3月28日)

  烏克蘭的深層危機

  烏克蘭正面臨著一場危險的嚴峻的政治考驗。出于對總統尤先科的不信任,渴望真正改革的烏克蘭人更多地支持起了他的前盟友季莫申科和競爭對手亞努科維奇。以目前形勢判斷,可能是“橙色”軍團復合,也可能是尤先科與勁敵亞努科維奇聯手。

  這場內政斗爭不可忽視的一點在于,處于東西交界的烏克蘭需要一個明確的遠景目標:必須在中期內成為歐盟的成員,才可能會使目前正在激辯中的歐洲能源安全問題不會成為無稽之談。歐洲也應明白,缺少了烏克蘭和土耳其,在當今世界政治局勢和伊朗核問題的背景下,歐洲穩定的能源供應將得不到保障。

  《金融時報》(3月27日)

  博客與公民新聞

  這是公民新聞業的一個開創性例子,普通人可以參加新聞采集過程的概念于最近推出:紐約的閑聊博客網站Gawker將它的專欄Gawker Stalker做成了地圖形式。Gawker Stalker是收集曼哈頓區名流行蹤的專欄,這些信息由它的狂熱讀者通過電子郵件和及時訊息予以報告。這當然好,不過Gawker在互動地圖上標記名人行蹤的行為得罪了一些名人。

  Gawker Stalker是地道的公民新聞的一個實例。互聯網已經引爆了輿論寫作、記日記、圖片儲存和新聞匯集的熱潮。但迄今為止,非專業人士還沒能拿出大量第一手新聞報道。

  鑒于目前人們狂熱地認為互聯網能使傳媒民主化,上述問題值得注意。互聯網對新聞業的某些領域產生了革命性影響,最明顯的是評論和分析。現在每個人都能成為專欄作家:你沒有必要非要通過舊式傳媒的看門人。人們可以展開爭論。而且,互聯網還允許新聞以流動形式匯集并重新排版。博客們同樣可以鏈接到他們認為最重要的新聞,并進行議論。正如

默多克先生所認為的,這削弱了傳統編輯們的權力。現在除了編輯和記者對事件的“挑選權”,任何人都可以挑戰專業人士的判斷,博客網站已對新聞媒體未予重視的故事進行選擇和發布。

  在公民新聞問題上,公民記者的相對優勢是在當地,因為在當地人們會目擊到沒有被專業記者報道的一些事件,可以進行補充報道。這讓人們消息更靈通,但并非人人都喜歡。或許一個人的公民新聞新天地是另一個人的地獄,在那里每個過客和雇員都是潛在的告密者。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