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問題不是中國專利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30日 14:02 招商周刊 | |||||||||
- 特邀顧問 李孟剛 (北京) 盡管許多學者一貫主張“三農問題”是不可分的,認為不存在單獨的農業問題,但從現有的大量文獻來看,農村問題主要還是屬于社會學領域的課題,對農民問題的研究則更多地限于政治學范疇,而農業主要是經濟學研究的問題。因此,筆者認為,我們既不能回避農業、農民、農村三者之間的內在關聯,同時也應該承認對三者的研究是可以分離的。正是基
“三農問題”集中體現在城鄉差距過大 “三農問題”之所以備受關注是因為城鄉差距問題。中國的城鄉差距主要表現在城鄉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差距、城鄉居民消費水平差距和城鄉居民儲蓄差距三個方面。首先,改革開放20多年來,城鄉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差距明顯拉大了,1978年,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與農村人均純收入之比為2.57:1,1995年為2.8:1,2002年達到3.1:1,到2005年,則進一步提高到了3.22:1;同期,城鄉居民消費水平差距亦出現了不斷擴大的趨勢,從1978年的2.9倍,擴大到1997年的3.1倍,2001年的3.6倍,乃至2002年的3.5倍;最后,城鄉居民儲蓄差距方面,目前全國80%的居民儲蓄存款被占總人口30%左右的城鎮居民所擁有,而占全國總人口70%左右的農村居民,擁有的存款僅為儲蓄存款總額的20%左右,農村居民的人均儲蓄存款余額尚不足城鎮居民的1/10,二者之間的差距非常懸殊。 從收入增長情況看,1997年到2003年,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9%左右,而同期農民人均收入增幅卻不足5%,增長率最高的年份也只有4.8%,僅相當于同期城鎮居民收入增幅的一半。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農民收入的增長幾乎全部來自非農業(其中,2000年—2002年,47.8%的農民收入增量是來自外出打工),而來自農業的收入比重不升反降,1998年至2001年間,來自農業的農民收入平均下降了102元。 根據國家統計局農業調查總隊2004年1月公布的數據,2001年我國農村全面小康實現程度為8.8%,2002年實現程度為13.1%,比上年提高了4.3個百分點。即使以后每年都能實現這一發展速度,也要到2020年,才能達到90%以上,即基本實現農村全面小康的目標。照此來算,農村居民生活水平至少落后于城鎮居民20年以上。若分地區來看,2002年,東、中、西部地區農村全面小康實現程度分別為30.8%、9.8%和-14.1%,西部地區比東部地區低了44.9個百分點,如此,西部地區的全面小康實現程度要達到90%以上,至少還需要到2027年。 從上述幾組數據不難看出,中國“三農問題”已聚焦于城鄉收入差距這一敏感議題上了,具體地講就是農民的增收問題。 城鄉差距是世界范圍的普遍問題 根據配第—克拉克定理,隨著工業化進程的推進,農村部門的產值和就業地位相對下降,而城市部門的產值和就業地位則相對上升,而農村就業人數下降速度滯后于其產值下降速度,又會造成農村部門的勞動生產率相對低于城市部門的勞動生產率。由于工業和服務業主要集中于城市,農村的基本產業是農業,因此,在工業化進程中,農村居民收入幾乎不可避免地要低于城市居民的收入,且城鄉收入差距問題將貫穿于整個工業化進程的始終。以號稱世界超級大國的美國為例,這種差距也是從其工業化開始一直伴隨至今。2002年,美國的農民平均收入為20220美元,而同年的所有就業者(包括農業與非農業)的平均收入是35560美元,為農民收入的1.76倍,若只按城鎮居民的收入計算,這一比例還要大得多。 雖然配第—克拉克定理是對一些先進工業國工業化歷史發展規律的總結,其他國家的實踐證明這一規律同樣適用于后進國家的工業化進程,中國的國民經濟建設和發展過程當然也不會例外,這正是如今困擾國人的“三農問題”。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庫茨涅茲通過對先行的工業化國家和正在進行工業化的國家進行考察,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在工業化初期,城市居民收入及其他差距呈持續擴大之勢;在工業化中期,這一差距保持相對穩定;在工業化后期,則呈逐漸縮小的趨勢;到工業化結束時,可實現初步的城鄉一體化,農村居民收入一般可達到城市居民的85%左右;在后工業化社會,城鄉居民收入及其他差距將進一步縮小直至基本消除,并逐步達到城鄉經濟和社會的全面一體化。這就是反映工業化進程中城鄉居民收入及其他差距變動趨勢的“倒U”曲線規律。 20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已進入工業化中期階段,根據“倒U”曲線規律,城鄉差距不應再繼續擴大,而應該呈現相對穩定的狀態。然而事實是,中國的城鄉差距不論是從絕對數,還是相對值來看,都在迅速擴大。據世界銀行估計,1997年,我國城鄉居民相對收入差距就高約為4倍,而世界各國工業化進程中城鄉相對收入差距一般在1.5倍以下,很少超過2倍。盡管在工業化進程中,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問題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各國共同存在的普遍性問題,然而我國這樣懸殊的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卻是世界少有的。筆者認為,這才是中國“三農問題”之焦點所在。 農業弱勢地位的全球普遍性 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弱勢地位同樣是一個世界性問題。我們先來看一下經濟高度發達的美國。這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過去的200多年中,美國對農業的重視程度之高、投入之大、傾斜政策之多是其他國家無可比擬的,美國農業技術的創新也是層出不窮,大大提高了農業現代化水平。美國在20世紀30年代實現國家工業化后,就開始將重點轉向農業現代化建設,40年代初實現了農業機械化,50年代初實現了農業現代化,此后美國一直是世界上農業現代化水平最高的國家。然而,盡管現代化大大提高了美國農業的產出能力,卻不能相應增加農產品的人均需求,致使農產品價格持續下降,農業產值占GDP的比重越來越低,農業在其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斷弱化。1820年,美國農業產值占GDP的比重為70%,而到2003年,這一比重已大幅度降低到不足2%的水平。 隨著工業化水平的提高,我國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份額也呈現出不斷下降的趨勢。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農村中非農產業迅速發展,到2000年,全國鄉鎮企業已占全部工業增加值的50%,占全國出口交貨值的40%,農村50%的富余勞動力在鄉鎮企業從業,農民純收入的34.5%來自鄉鎮企業。農業產值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不斷下降,從1978年的28.1%,到1997年的19.1%,2004年,這一比重又進一步下降到15.19%。 僅靠發展農業解決農民增收是死胡同 根據經濟學常識,資源總是向收益高的行業配置,我們一方面要強調重視農業,另一方面,也必須承認農業和非農業間的的確確存在著截然不同的發展前景這一事實。農業的發展前景是有限的,過去幾千年的中國,每當朝廷把重心調回到農業發展上,最后總是把中國農民更死地捆系在土地上,加重其對土地的依附性,而使中國離工商化社會越偏越遠。 各國的經濟發展都已證明:農業價值的創造是有極限的,而不會被越推越高。農業技術的改進,可以提高產量,增加產品種類,但并不能改變人們對食物的總體需求。而工業技術革新則不同,新的技術往往會創造全新的需求。比如,美國微軟公司2003年的銷售為3034億元,這是科技創新對GDP產生的純貢獻。而迪士尼公司則創造了另一種需求,該公司2003年的銷售總值約為1394億元。2003年,僅這兩家公司的產值總和就達到了4428億元,相當于中國全年農業總產值的30%。農業永遠不會出現“微軟”、“迪士尼”效應,這就是農業與非農業的差別所在。 在中國,不僅農產品總需求存在上限,可耕種土地面積減少的趨勢也是不可逆轉的,更何況每畝的產量也不是沒有止境的。北京農業大學王宏廣教授的研究表明,我國糧食單產量在采用世界現有先進技術的情況下,還可以再增產30%。但這種可以推算出來的增長極限,也必須建立在政府對農業投入(包括基本建設投資和技術投資等)持續穩定增長的基礎之上。 總之,一個基本的事實是,任何重新以農為本的舉措都是沒有前途的,這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規律。如果說靠發展非農業來解決農民增收問題會遇到就業的新問題,各國的經驗表明雖然很難,但至少還是行得通的;僅靠發展農業解決農民增收卻是一條死胡同。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