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儲資金返回農村:幾道必過的坎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30日 10:58 金時網·金融時報 | |||||||||
日前,銀監會副主席蔡鄂生在全國政策性銀行和郵政儲蓄機構監管會議上強調,今年將積極做好郵政儲蓄銀行組建工作,督促郵政儲蓄加大資金返回農村的力度,積極引導郵政儲蓄機構在業務拓展上向農村地區傾斜。顯然,郵儲銀行還未成立,但問題已經提了出來,即未來的郵儲銀行在服務農村,促進資金回流農村中將發揮什么樣的作用? 郵政金融從事的是零售金融業務,服務對象主要是城鄉居民。有統計數據顯示,20
郵政儲蓄存款余額市場占有率目前已經達到9.56%。全國辦理郵政儲蓄的網點達到36000多處,郵政儲戶數量達到2.7億戶。而在這些數據中,更引人注目的是:郵政儲蓄50%以上的資金來源于農村,其2/3的網點分布在縣及縣以下地區。緣于此,有關郵政儲蓄抽掉農村資金的呼聲越來越高,以至于在今年的“兩會”上,要求郵政儲蓄資金回流農村,支持“三農”建設成為人大代表提案中引人關注的一點。 實際上,盡管郵政儲蓄銀行尚未掛牌,但對郵儲銀行成立后的信貸方向,政策面早已經隱隱透露出一些信息。早在去年就有消息稱,銀監會關于郵儲改革的目標已定,未來的郵儲銀行將繼續依托郵政網絡設施,成立以零售和中間業務為主的專業化零售銀行,為普通大眾、特別是城市社區和廣大農村地區提供基礎金融服務。但是,郵儲資金真正回流農村,成為服務城市社區和廣大農村的“零售銀行”,必須邁過幾到坎。 自1986年郵政儲蓄建立以來,郵儲一直將吸收存款作為主要業務,“只存不貸”,由央行給予轉存利差,郵政儲蓄坐吃利差。實際上,從形式上看,郵政儲蓄基本上可以視為央行的“準儲備金庫”。 隨著郵政儲蓄資金滾雪球般的迅速膨脹,2003年,郵政儲蓄開始自主化資金運作,其資金運作的主要方向為銀行間市場。數據顯示:截至2005年8月,郵儲資金自主運用資產已近3900億元,僅次于四大行和中國人壽在銀行間市場資金運用的規模。此時,郵儲資金運作的定位實際上還是作為各大金融機構資金批發商。從只存不貸到完全商業銀行式的運作,從央行“準儲備金庫”到市場化資金運作,新的郵政儲蓄銀行是否能夠適應這種角色的轉換?適應期會有多長?該交的學費承受底線是多少?現在還都是未知數。 角色的轉化需要人才結構的調整和制度安排的轉換。應該說,從歷史的角度看,郵儲的業務模式并不利于資金運營型人才的聚集,那種只存不貸的業務模式對于郵儲銀行未來經營中制度安排轉換的挑戰也是顯而易見的。當然,人才的聚集是可以在一段時間內完成的,但制度的建設及觀念的轉換則需要假以時日。與此同時,如果強調郵儲資金返回農村,則對其風險控制手段的要求會更高。 郵儲銀行成立后,其生存方式的問題并不是最主要的問題。目前,由郵政儲蓄業務延伸發展出的各種中間業務包括:代理保險、代發養老金、代發工資、代理國債、代收代付各種資費等等,幾乎涵蓋了政策允許的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全部。同時,亦有數據顯示:目前郵政綠卡的發放量已近億張。 對于郵儲銀行成立后的業務發展定位,有觀點認為其應成為資金批發銀行,也有觀點認為郵儲銀行應該重點發展資金批發和中間業務兼帶零售業務。 不同觀點各有利弊。從目前的信息看,管理層更希望看到的是,郵儲銀行成為一家中國本土真正意義上的“零售銀行”。從我國經濟發展的宏觀角度考慮,這一方向無疑是正確的。但郵儲銀行成立后,其市場定位問題是必須考慮的。姑且不去考慮郵儲銀行成立后,其運作方向是否能如管理層所愿,在對郵政儲蓄的改革中,郵儲銀行未來信貸資金的投放方向將是一個必須慎重考慮的問題。 目前我國的銀行分層體系中,包括國有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信用社和農村信用社。如果真的如管理層所希望的那樣,郵儲銀行成為一家服務于城市社區和廣大農村的“零售銀行”,必將與政策性銀行(農發行)、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重疊。而機構設置的重疊則至少意味著改革并不是完全意義上的成功。如果讓郵儲銀行成為政策性銀行,則會產生機構重疊;如果讓郵儲銀行成為純商業銀行,一旦郵儲銀行對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形成擠壓,新的問題就會出現。因此,對郵儲銀行市場定位問題的考慮,應結合城市商業銀行和農信社的改革綜合考慮。 成立郵儲銀行最大的意義在于讓郵政儲蓄資金流動起來。目前,郵政儲蓄資金的運作集中于銀行間市場。近年來,隨著成立郵政儲蓄銀行呼聲的高漲,郵政儲蓄部門已經申請進行小額信貸業務,并開始進行小額信貸的嘗試。 數據表明,截至2005年郵政儲蓄資金已達1.3萬億元。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農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郵政儲蓄網點的增加,這一數字還將繼續攀升。如此巨大的資金必需要找到一個大的出口才能使之流動起來,實現借貸的匹配。如果說小額信貸僅僅是未來郵儲銀行大規模資金信貸的試點和嘗試,那么,如果將郵儲銀行的信貸方向定位于社區和農村,這樣的一個市場是否能讓郵儲資金完全流動起來? 郵儲銀行的優勢在于其網絡的發達,在國有商業銀行收縮戰線的背景下,服務“三農”成為郵儲銀行的歷史使命。但郵儲銀行首先應該是中國銀行體系中的一個元素,它的成立應該是對我國銀行體系的補充與完善。郵儲銀行市場定位和信貸方向的確立,也應該從宏觀視角去考察和解決。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