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評論 > 正文
 

趙曉:為何企業家成為中國的危險行業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29日 12:05 南方人物周刊

  ——從邱忠保出事談起

  趙曉(北京科技大學教授)

  又有中國企業家出事了。媒體披露,“飛天系”掌門人邱忠保、邱忠國兩兄弟近日雙雙被上海警方刑事拘留。

  雖然詳情和細節尚待披露,但有一點很清楚,就是又有一個大財系倒塌了,又有一位知名民營企業家進入了中國失敗民營企業家的行列。

  2005年,除邱氏弟兄外,還有許多人們熟悉的富豪和他們背后的“系”沒落或干脆崩潰:如張海之于健力寶系、劉虹之于成功系、鄢彩宏之于鴻儀系、魏東魏鋒兄弟之于涌金系、顧雛軍之于格林柯爾系、張良賓之于朝華系、葛政之于金信系、許振東之于青鳥系、肖建華之于明天系等等。以上諸多事例說明,中國市場經濟轉型的速度在加快,企業家被淘汰的速度也在加快。

  讀者朋友一定還記得,在這些企業家之前,近兩年來還有許多出事甚至非命的企業家,如“上海首富”、“福州首富”、“太原首富”、楊斌、胡志標、劉波、外逃的仰融、神秘“蒸發”的艾克拉木等……

  為什么在中國會有這么多的民營企業家接二連三地倒下,他們之間有什么共性?深層次的原因又是什么?

  制度缺陷與跛足的商業精神

  其實,民營企業家們倒下去的邏輯都是一個,它是中國轉型時代特有的“淘汰邏輯”。這一邏輯與制度有關,也與商業精神有關。

  就制度而言,在諸多翻船的民營企業家事件背后,人們一再看到了“腐敗官員+金融犯罪+國有資產流失”的經典組合,一再看到了在某些地方,政府官員與民營企業家們結成了“你發財、我發展”的權錢交易的神圣聯盟,通過上市、融資、公共工程等渠道公開掠奪國家及公眾資產,這一合謀行為已發展到了恬不知恥、令人發指的地步。

  但是,中國是一定要往前走的,中國的市場體制也必定會越來越規范。體制轉軌的過程,往往也就是法網收緊的過程,每當制度轉型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就會有一批為富不仁的“大魚們”被拋棄出局,成為體制的殉葬品。

  筆者對于這些被制度轉型的列車甩落的民營企業家有一種歷史的同情。顯然,原因不完全在民營企業家們的身上。制度缺陷太多,官員太貪,都是將民營企業家引向“出事”的重要原因。中國的“問題富豪”,事實上是長在“問題制度”之樹上。一個典型的例子便是“官逼民富”,即地方官員因為政績沖動,要求企業做大做強,企業不得不緊跟慢跟,超越自身能力去發展,去上市,最終做假做差,由盛轉衰……

  但是,中國企業家們容易出事也不能完全推在制度頭上,還與其自身跛足的商業精神有關。對比西方清教徒從信仰出發的“榮神譽人”的商業精神,中國的企業家可以說是先天不足。一個最大的問題是普遍缺乏信仰,缺乏成熟的價值觀,當然也沒有良好的商業精神。

  事實上,西方清教徒企業家是從“禁欲”開始走上商業之途的,我們的企業家則是從“貪欲”走上發展之途的。大多數企業家對于自己的經營目的并不明確,攀比心態、“江湖”心態嚴重,表面上是民營企業家,骨子里其實是“江湖豪客”,很少有人想到要通過創造財富而獲取財富、最終達到兼濟天下的目的。許多人想的是鉆制度的空子,通過“分配財富”、“轉移財富”的辦法,去實現一夜暴富的貪婪目的。

  顯然,懷抱如此賭徒兼暴發心態的企業家是很容易以身試法,出事犯事的。

  改變企業家的成色

  在筆者看來,中國社會正處在一個轉型時期,企業家所要應對的外部環境非常復雜,他們既是改革的受益者,又是社會轉型壓力的主要承擔者。中國大部分企業家出事的概率都很高,致使企業家成為中國的一大危險行業,這一點與歐美等市場經濟已經成熟的國家有很大區別。

  從歷史的長鏡頭看,以經濟改革單兵突進的中國改革至少存在三點明顯不足:一是在經濟層面,財富的積累迄今未能建立起完善、成熟的游戲規則;二是在社會平衡發展層面,缺乏收入分配的應有調節,導致財富鴻溝不斷加深,社會上出現“仇富心理”;三是在精神層面,變革的意識形態在為私欲正名的同時,卻缺乏對市場倫理和財富倫理這一遠大理想的扎實建構,因此陷于另一個極端,日益將社會引向物質崇拜、金錢崇拜。

  以上三個層面的變革,有的需要政府努力,有的需要社會努力,有的卻需要民營企業家自身的努力。其中相當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增量”的改變,即必須產生更多類似于浙江的草根企業家以及中關村的知本企業家,以改變中國民營企業家的成色,改變社會對民營企業家的負面評價。

  相比于“清算”的辦法,增量改變、推陳出新的辦法可能是最好的辦法。這是因為,中國許多民營企業家的誕生本身就像是一根木炭,如果你硬要去把它洗白,那么最終的結果是把整根木炭都洗掉,木炭還是洗不白。

  筆者相信,以丁磊、陳天橋等為代表的中國一大批“知本家”精英的出現,是中國財富社會的希望。他們代表著靠知識而不是權力,靠創新而不是鉆營,靠奮斗而不是取巧的、新的財富追求和財富品質。

  有一點筆者想提請中國的企業家們記住:中國轉型的速度其實很快,鉆體制空子其實是速死的方式。企業發展也罷,個人致富也罷,須為社會作貢獻,即創造財富才能獲得財富。一切都要在陽光照耀下進行。否則就如《圣經》所講的,人就算賺得全世界,若賠上自己的生命,又有什么益處呢?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