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巨虧千億不能容允 腐敗泛濫問責缺乏成禍根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29日 00:00 中華工商時報 | |||||||||
舒圣祥 文 記者日前從國家統(tǒng)計局獲悉,2005年我國國有企業(yè)虧損額達到1026億元,同比增長56.7%,增幅同比上升49.1個百分點。虧損額接近1998年巨虧時的水平,是歷史上第二個虧損高峰,虧損額增幅則創(chuàng)下了近16年來新高。
———《新京報》 一邊是享盡政策優(yōu)惠和政府撥款,一邊是不用上繳任何利潤;一邊是壟斷地位下百姓大力輸血(雖然是被迫),一邊是睡在國家襁褓里獨占壟斷資源———顯然,國企巨虧是不能容忍的,因為站在理性經濟人的角度,作為國企所有者的“全民”做了非常不劃算的交易:公共資源投入進去了,自己的血汗錢貢獻進去了,到頭來不但一分錢紅利沒分著,反倒還虧了一千多個億。 雖然“股東虛置”讓我們沒有資產受益、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的權利,但是我們卻完全有權大聲吐露自己的不滿:我們不樂意!作為“股東”,國民當然有權質問國企產生如此糟糕經營業(yè)績的原因。對此,有關方面給出了四點原因:產品成本上升較快、價格機制尚不完善、產能過剩效應開始釋放、缺乏核心技術。 我不知道,所謂成本高與價格機制不完善,是否可以理解成漲價漲的還不夠多;同理,產能過剩也許可以理解成M BO(管理層收購)的還太不夠,缺乏核心技術可以理解成政府投入的還忒少。———但是可以肯定,這些原因是淺層而不充分的。在我看來,至少有兩大深層原因被嚴重忽略了:腐敗的泛濫和問責制的缺乏。 和所有的公共物品一樣,國企也面臨著“公地悲劇”的命運。因為國企雖然在產權意義上屬于全民所有,但實際的經營權、決策權、收益權、利潤分配權,都脫離于所有者而被少數(shù)人操縱。絕對的權力必然導致絕對的腐敗———腐敗泛濫是國企“公地悲劇”的最直接表現(xiàn)。這種腐敗,既表現(xiàn)在經營者對國有資產的掠奪:上億的資產1500萬元被賣掉,一幢大樓賣價150元,等等;也表現(xiàn)在經營者與普通職工相差三四十倍乃至更多的高額薪酬:再窮的國企廟里也一定住著一位富方丈。可以預見的是,國企老總的待遇不會因為虧損巨大而大幅減少,相反,國企巨虧與老總巨賺卻完全可能同步實現(xiàn)。 權力的不受約束與腐敗的泛濫在某種意義上是一對“同義詞”,要想遏制腐敗,首先就得約束權力。要實現(xiàn)對權力的約束,就必須建立一個公開透明的監(jiān)管機制。在這套機制里,作為“底部封口”的問責機制自然是最不可或缺的。可以說,如果沒有健全的問責機制,那么就算再透明,也嚇唬不住任何人。好比一個非常透明的塑料袋子,我們能清楚地看見里面每一個細小的污點,但是由于袋子底部沒有封口,我們便只能眼睜睜看著污物來去自如,而無法實施任何制裁。 贏利了就是國企老總的經營業(yè)績,即便完全是由于壟斷和政策扶持所致;虧損了就是市場問題,跟國企老總經營失敗無關———毋庸置疑,這是沒有任何道理的,權利和義務、風險和收益是明顯不對等的。那么,眼下我們倒急切地希望看看,國企巨虧之后,有幾位國企老總會被辭退,又有幾頂烏紗帽會被掀落———就算是“全民股東”花錢聽個“響”,難道還不行嗎?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