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集群國際化的品牌之路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28日 15:12 中國產經新聞 | |||||||||
撰稿/CIEN記者 楊未宏 近年來,產業集群是見諸媒體報端最多的一個名詞。就紡織業而言,現已形成的以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環渤海三角洲為主的三大經濟圈,其互補優勢,信息優勢,集聚、擴散和帶動的優勢,在我國紡織業的發展中無異起到積極的作用。
但隨著發展,其中的一些問題也日益凸現出來,不免引發我們對紡織園區、產業集群火熱的背后進行冷靜思考。我國很多產業集群地的服裝生產都已形成規模,但是人們卻依然對這些集群地一無所知。緣何我國產業集群聲音不強,在國際市場上缺失話語權?業內人士指出,部分原因是集群內企業過多進行委托加工服務,造成有品無牌的后果。 其主要原因是集群整體意識的淡薄。“聚而不群”現象普遍存在,在我國紡織產業集群內部,企業無論大小,基本都是“五臟俱全”,即各自獨立完成產品開發、原料采購、產品加工和市場營銷等各個環節。 開發設計能力弱、技工和人才嚴重短缺、質量提高緩慢、創新能力弱、產品雷同與企業同質化現象突出、同業無序競爭和內耗嚴重、缺乏品牌意識、管理水平落后、融資環境差、支撐服務體系欠缺、環境污染加劇等等問題在目前100多個產業集群試點中普遍存在。大多數紡織集群的層次偏低是不能回避和忽視的問題。 專家認為,產品越來越多地進入全球市場時,我們卻離全球市場越來越遠。 對一個產業集群來說,本來就是生產同類產品的企業聚集形成的群落,自然可以根據各自的優勢進行合理地分工,有研發優勢的企業負責產品研發,有市場優勢的企業負責市場開拓,有生產優勢的企業負責產品生產和制造。缺乏共同行動效應已經成為我國紡織產業集群的普遍特征或共同特征。如果我國產業集群區域化瞄準的僅僅是國內市場,那我們就無需大加非議。要想將這種區域化發展推向國際市場,我們又將如何走上產業集群國際化的品牌之路? 專家認為,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的環境中,要提升產業競爭力,一定要改變產業集群的現狀,提升產業集群的水平。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從3方面入手:一是加強產能協同。二是轉變集群集中于制造環節的現象,實現產業服務化,將集群提升與產業鏈完善結合起來。三是加強產學研的互動和一體化,提升集群的創新能力。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