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一體化:新農村建設的必然選擇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27日 16:03 中國發展觀察 | |||||||||
作者:馬芒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提出“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堅持從各地實際出發,尊重農民意愿,扎實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戰略目標與要求,同時強調“要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推進現代農業建設”。但在我國一些地方,重城市發展,而輕農村發展
城鄉一體化是新農村建設與人口合理分布的最佳模式 所謂城鄉一體化是指在社會物質文明、精神文明與政治文明高度發展的基礎上,城市、小城鎮、農村之間的本質差別逐漸消失,最終融為一體的狀態與過程。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政府必須引導農村人口有序流動與遷移,使其在農村合理分布,由此形成農村建設在空間結構布局上的理想模式一是農村工業由分散無序的布局向科學規劃和設置的農村工業區集中。這不僅可以節約耕地,促進農業規模經營與農村工業現代化的發展,而且有利于打破農村區域間的“壁壘”,增強城鄉之間的經濟合作,同時還有利于城鄉環境資源的利用與保護。二是城鎮建設的都市化。以區域性大城市為中心,以中等城市為橋梁,以鄉村小城鎮為基礎,形成資源共享、功能互補的城鄉都市圈。農村小城鎮普遍按照工業區、商業服務娛樂區、文化教育衛生區、農田耕作區、生活居住區進行統一規劃建設。三是縣域城鄉體系和人口規模合理布局?茖W合理的城鄉體系規劃和人口有序流動與合理分布改變了城鎮建設自發、分散的方式和人口流動、村落布局的無序狀態,不斷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使縣域城鄉體系和人口與經濟規模布局日趨合理,城鎮集聚經濟效益不斷提高,生態系統運行更加和諧。 農村走向城鄉一體化的關鍵是農村的城鎮化,而農村的城鎮化又依賴于小城鎮的發展。黨的“十六”大報告為城鎮化和小城鎮建設指明了方向:“要逐步提高城鎮化水平,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走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發展小城鎮要以現有的縣城和有條件的建制鎮為基礎,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同發展鄉鎮企業和農村服務業結合起來!秉h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更加明確提出“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按照循序漸進、節約土地、集約發展、合理布局的原則,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小城市和小城鎮作為農村社區的中心,是連接城市與鄉村的紐帶和橋梁,對農村社會經濟有很大的影響力,具體表現在它不僅可以為控制大城市規模創造條件和吸收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緩解人口流動對城市的壓力,而且可以促進農村商品經濟的活躍,從根本上改變城鄉分割的狀況,以及提高農村居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同時,為農村逐步走向城鄉一體化提供物質和精神的保證。因此可以說,發展小城鎮,加速農村城鎮化,對于工農結合、城鄉結合,合理分布城鄉人口,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改變城鄉分割或對立狀態,最后實現城鄉一體化,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村落建設是新農村建設與優化人口分布的微觀基礎 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不是孤立的,而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需要轉變農村居民傳統落后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模式、行為方式,而且要求農民樹立正確的現代化意識,具備現代人的素質;不僅需要轉換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改變不合理的經濟和產業結構,而且要在城鄉一體化的發展中,尤其要重視村落這一農村社區最基層單位的建設。盡管在社區功能和生活方式上,農村社區受到社會轉型和經濟轉軌的影響,其功能有向多元化發展的趨勢,農村、農業、農民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傳統社會模式與封閉的生活方式開始發生變化,但以農業生產為基本功能的本質沒有變。無論農村工業化發展到怎樣的水平,都不能代替農村為城市服務的農業功能。農業依然是農村居民生存與發展的一條主要道路,他們的生活、居住受勞動條件的影響,形成以分立戶居,一家一戶分居為主的方式。農民大部時間用于戶外生活和勞動上,可以說,農民的生產、生活等重要活動幾乎都是在一個個具體的自然村落進行的,農村村落建設是新農村建設與優化人口分布的微觀基礎。 我國340多萬個自然村落作為農村最小的社會單元,容納了我國60%以上的居民。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市場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生活于自然村的農民從農業部門轉移到非農部門,從鄉村轉移到城鎮的趨勢逐漸明顯。但以目前我國城鎮化39%的發展程度和未來的2020年城鎮化可能達到的50%的水平,我國八億多農民也不可能都集中到城市,農村廣闊的土地仍然是我國人口分布最主要的區域。新農村的建設與發展,以及人口的合理分布都離不開村落的建設。建設好自然村,不僅為新農村的建設與發展奠定了組織基礎,而且也改變了農民生活的自然環境,為合理分布農村人口提供了現實的地域結構。村落建設對于改造以血緣和地緣為主要群體關系的農村傳統的社會關系也有直接的作用。因為村落里的鄰里關系是建立在一定的村落區位結構之上的,改變村落的微觀區位結構,有助于打破傳統的生產關系,使農村社區的社會關系按照城鄉一體化的要求規劃和重組。為此,我們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根據不同的區域地理環境、經濟結構狀況和人口分布格局,可以將一些經濟落后、布局分散、交通閉塞,以及自然環境惡劣的自然村合并,統一規劃、設計,建立一個新的功能齊全的現代化農村村落社區類型,使若干分散、獨立的傳統小村落融合為較大地域范圍,這樣重新組合的新的村落社區不僅優化了農村的資源配置,包括優化人力資源、節約土地資源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而且成為人口分布合理、社會關系融洽、經濟活動集中、自然條件優越的微觀區位結構。 村落建設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農村建設雖然要依賴于小城鎮社區的中心作用,但也不能忽視農村中最普遍、最基層的社區單位——村落的建設。村落建設好了,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農村人口的合理分布才會有良好的區位結構,農民生存與發展的支持系統就有堅實的微觀基礎。由此,必然促進新農村建設的穩步發展,最終實現城鄉可持續發展。 農村人口逐步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鎮集聚是城鄉一體化的必然選擇 我國未來城鄉一體化的理想模式,應該是根據城鄉統籌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部署,充分利用現有條件,堅持“工農結合,城鄉結合,有利生產,方便生活”的指導思想,在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同時,應把積極發展和建設中小城市和小城鎮放在突出的位置,使這些中小城市和小城鎮不僅成為吸納和集聚農村富余勞動力的最適宜的地域空間和農村工業發展的中心,而且成為農村經濟、政治、商業、文化、教育和服務的中心,同時成為城鄉連接的紐帶。通過這種中小城市和小城鎮中心的整合和輻射功能,帶動周圍的鄉村,統一組織經濟和社會活動,逐步實現從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的根本轉變,形成以鄉鎮為依托的社會經濟連鎖社區,走農業產業化和企業集團化的道路。它的意義在于通過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形成的“聚集效應”與“擴散效應”,突破行政區劃的限制,把外部經濟內部化,包括通過市場引力作用,使農村社區各類生產要素和人口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鎮集聚,尤其使這些城鎮企業成為一種農村勞動力的“蓄水庫”,既吸收農村富余勞動力,又防止人口盲目流往大城市或特大城市,而是走階梯式的城市化道路,即隨著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發展水平的提高,人口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鎮轉移,最后踏上向大城市、特大城市轉移的道路,同時通過多種渠道多種形式向周邊地區進行技術、資本和產業的擴散,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科技教育發展和人才開發,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實現城鄉人口、資源各種生產要素在區域內的重新合理整合,形成巨大的合力,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發展,以加速城鄉一體化的進程,最終實現全面小康社會。 (作者單位:安徽大學農村社會發展研究中心)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