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評論 > 正文
 

劉勇:中部崛起戰略研究需要深化的幾個問題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27日 15:23 中國發展觀察

  作者:劉 勇

  “十一五”時期,中部崛起將成為我國區域協調發展的一個戰略重點,有關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議層出不窮,各有各的真知灼見。為使中部崛起戰略進一步落到政策的實處,可能在若干方面,如中部地區的概念、意義、目標、途徑以及政策等等,都還尚需做進一步深入的研究。

  一、中部地區的概念需要深化

  之所以要崛起中部地區首先因為該地區正在塌陷,不利于我國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當然,這里中部地區不是人們一般所說的安徽、湖北、河南、湖南、江西和山西等6省區組成的“小中部”的概念,而是指在“小中部”基礎上,加上西部地區人口和城鎮密度與中部地區相近的重慶、四川、陜西、甘肅、寧夏、云南、貴州和廣西等在內共14個省區組成的“大中部”的概念。筆者認為,現行三大地帶的劃分沒有很好地反映出我國宏觀區域經濟的兩個基本特點:一是我國人口和城鎮分布以黑龍江漠河到云南騰沖一線明顯分為高密度地區(251人/平方公里,2000年數)和極稀疏地區(11人/平方公里,2000年數)的基本態勢;二是我國地區差距最大梯度出現在東部(包括東北)與中西部之間(2004年為2.66 ∶ 1),而中西部之間的差距很小(2004年只有1.18 ∶ 1)?紤]以上兩個因素,可將我國宏觀區域經濟重新劃分為新的三大地帶:新東部地帶,包括原東部地帶和東北地區;新中部地帶,包括現行中部6省區和現行西部人口和城鎮高密度地區;新西部地帶,由現行西部地區人口和城鎮極稀疏地區組成。按照這個新的三大地帶的劃分,這個新的中部地帶或“大中部地區”就成為我國人口數量最多、經濟發展水平最低的地區,塌陷現象赫然顯現。

  “中部興、全國興”是十分正確的,但只適合大中部,小中部并沒有塌陷,也不是經濟發展水平最落后的地區。大中部地區人口占全國的53.1%,地區生產總量占全國的33.0%,人均生產總值僅為6680元,只有全國平均水平的62.1%,因此只有大中部興起來了,全國大部分人口才能興起來,全國才能興起來。中部地區范圍的擴大,還更加符合“牛肚子”理論的要求,只有中部地區越大,中部崛起的力度才會越有力,也才會更有意義。事實上,我國西部大開發戰略完整的表達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促進中西部地區的發展”,希望在實施過程中,不要忽視后半句話。

  二、中部崛起的意義需要深化

  中部崛起決不僅僅是西部開發、東北振興的必然延伸。事實上,從更深層次看中部崛起應該是我國工業化發展到中期階段,對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必然要求。眾所周知,我國工業化中期階段對整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義,就區域協調發展而言,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影響:

  ——工業化中期階段是工業化快速擴張時期,中部地區將是未來我國工業化的重點發展地區。目前我國東部地區正處于結構升級階段,需要向外轉移大量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資金與技術密集型產業,國際上發達國家制造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的速度也在不斷加速、轉移的地區范圍也在不斷擴大。我國中部地區正好處于中期階段,具有良好的承接工業化擴散的能力,可以而且應當成為接受東部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和國際制造業產業轉移的主要承接地,成為未來我國工業化和區域發展的重點地區。相對而言,西部地區尚處于工業化初期階段,承接工業化的能力尚比較差,需要進一步打好基礎,搞好扶貧工作,為工業化快速發展創造條件,如果盲目超前“西進”發展,有可能再次出現“三線”建設那樣的浪費和失敗,事實上目前西部開發主要的任務就是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是符合西部發展階段要求的。當然,這并不排斥西部符合條件的產業接受外來輻射的可能性和做法。

  ——工業化中期階段是地區發展差距出現縮小趨勢的轉折時期,中部地區將成為縮小地區發展差距的起點。從“三帶一區”看,我國東部和東北地區與中西部之間的發展差距最大,中部地區投資效益明顯高于西部地區,其區域發展的外溢效果也高于西部地區,因此縮小地區差距應當從中部做起(當然,這并不否定扶貧工作以西部為重點的區域協調發展的另一個重要思路)。從省區差距看,未來我國省區間差距將由“寶塔型”向“紡錘型”過渡,也就是處于中等發達地區的省區將不斷增加并成為數目最多的省區,實現這種轉型主要靠中部崛起。

  ——工業化中期是區域發展政策轉型時期,區域發展政策將由“兩頭抓”向“取中”政策轉變。所謂“兩頭抓戰略”是指工業化初期國家把經濟相對發達和相對落后的地區作為政策考慮的重點,對前者實施鼓勵和提升政策,促使其不斷創新和升級,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并有效發揮區域經濟的“火車頭”或“龍頭”的作用,對后者實施扶持政策,改善基礎設施條件,不斷提高其自我發展的能力;而“取中戰略”是指進入工業化中期國家把經濟發展處于中等水平的地區作為政策考慮的重點,通過政策傾斜,促使中等發達地區在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的前提下,努力擴大中等發達地區的覆蓋范圍和面積,使其成為在整個全國區域經濟中占據最大范圍和面積的經濟類型地區,這將有效地保持區域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從而有利于區域經濟協調和均衡發展。顯然,在工業化中期區域政策轉型時期,國家發展支持的重點應當為中等發達和中部地區(相應地,西部落后地區主要靠社會政策來繼續加以扶持)。

  三、中部崛起的目標需要深化

  中部崛起的目標應當包括總量目標和區域目標。從總量目標看,既然是崛起戰略,那么大中部地區未來發展總量目標就應該是,在國家必要的支持下,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使大中部地區的人均生產總值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定比例,如10%左右。為此,可以考慮按照以下三步來實現這個總量目標:第一步是縮小與全國平均水平的距離,即從2005年到2010年,利用“十一五”時期5年的時間,使大中部地區人均生產總值與到全國平均水平的差距縮小到75%左右。這就要求到2010年,大中部地區生產總值在全國的比重達到與其人口在全國的比重75%的水平,也就是說,由2005年的34.0%(估算值),提高到38.5%左右。要完成這一目標是需要做出十分艱巨的努力的。第二步是與全國平均水平持平,即從2010到2020年,利用10年的時間,使大中部地區的人均生產總值達到全國平均水平。這就要求到2020年,大中部地區生產總值在全國的比重達到與其人口在全國的比重一樣的水平,也就是說,由2010年的38.5%,提高到51.3%左右。第三步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0%,即從2020到2030年,再利用10年的時間,使中部地區的人均生產總值超過全國平均水平10%的目標,從而以實現崛起的目的。這意味著,大中部地區生產總值在全國的比重,要由2020年的51.3%繼續提高到2030年的56%左右。

  從區域目標看,大中部崛起的目標就是要依托若干城鎮群興起,成為全國經濟的第四增長極。改革開放以來,按照建立我國沿海和沿江的“T”型宏觀區域經濟格局的構想,我國沿海地區快速發展,目前已基本形成了“長三角”、“珠三角”(改革開放初廣東省的經濟發展水平還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和環渤海三大全國性的經濟增長極,有力地帶動了全國經濟的發展。然而,沿江地區由于地處內陸,應該形成的全國性的增長極沒有建立起來。在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中,中部地區成為協調我國東西部協調發展的杠桿和橋梁地區。統籌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提出進一步突顯了我國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性。統籌區域經濟發展的前提是空間市場的一體化,而中部地區是我國“東西交匯、南北溝通”的樞紐區和中轉站,是空間市場一體化的整合點。因此,我國區域經濟東、西、南、北的統籌和協調發展,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形成,有賴于一個相當強的實力的中部地區的支撐和整合?梢哉f,中國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和全國統一市場的形成需要中部地區的迅速崛起為重要前提條件。

  “十一五”時期,我國宏觀區域經濟格局將增加一條南北向的國家級開發軸線,即京哈—京廣(京九)軸線。這條新的開發軸線基本上將中部地區連接了起來,并與沿江軸線交匯于湖北武漢市。中部地區一些主要的重點開發地區,如武漢城市群、鄭州中原城市群、長株潭城市群、環鄱陽湖城市群以及皖南沿江城市群等,都分布在這條重要的國家級經濟發展的軸線上。這些重點開發地區正好可以借著中部崛起的東風,努力實現建設成為新的全國性經濟增長極(或增長極群)的宿愿。目前,無論是從區位條件和經濟實力看,這些中部地區的重點開發區都已具備了承擔建立全國性新的增長極的歷史重任的條件。特別是武漢及武漢城市圈具有得天獨厚的居中及沿江的區位條件,腹地廣闊、農業基礎好、交通便利優勢,今后要進一步加大開放的力度,采取更加有吸引力的地方政策,為各方提供更加便利的投資環境條件和經商的平臺;要加緊爭取落實和建設武漢國際機場和全國性鐵路大樞紐,使九省通衢更加名副其實,并真正成為交通和制造業的“中國的芝加哥”。

  四、中部崛起的途徑需要深化

  根據中部地區獨特的居中的區位條件,中部地區應該實施以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國內經濟大循環”戰略。這是促進中部崛起的必然選擇。

  從市場需求的角度看,經濟發展有外向型和內需型兩種基本模式,它們各有其長處和不足。就外向模式而言,其長處是,能有效參與國際分工,獲得專業化、規;、技術進步較快等帶來的巨大經濟利益;不足的是,受國際經濟和貿易波動的影響較大,對國際分工層次較低的發展中國家來說,經濟發展被動性大,穩定性差。內需模式長處是,有利于綜合發展,經濟發展主動性大,穩定性相對較高;缺點是效益低,技術進步慢,缺乏活力。事實上,在當今全球化加速發展的時代,除極少數國家和地區外,極端封閉的純粹內需型發展模式已很少見到,多數情況是外向和內需在某種程度上的結合模式。不同的國家或地區,對這兩種模式的適應程度也不同。一般說來,面積較小、人口較少、發展階段較低的國家和地區多采取外向型主導的經濟發展模式;而面積較大、人口較多、發展階段較高的國家和地區則多采取內需主導的內需和外向結合的模式。

  改革開放以來,在參與“國際經濟大循環”理論和由該理論直接引伸出來的“沿海地區優先發展”戰略的指導下,我國東部地區外向型經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大大地增進和提高了整個國民經濟的實力和水平,也帶動了全國其他地區經濟的相應發展。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期以來,國際和國內經濟形勢發生的很大變化,僅靠外向型經濟難以繼續確保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也難以有效解決我國經濟面臨的一系列問題。一方面曾經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的新經濟能夠徹底消除經濟周期的預言并沒有實現,世界經濟仍然受到經濟周期的影響,各發達國家,尤其是日本和歐盟一些成員國,經濟出現了較長期的經濟衰退,美元不斷貶值,世界貿易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對我國對外貿易將產生一定影響。另一方面,我國沿海地區外向型經濟發展已經形成一定的規模,雖然未來繼續發展還有很大的空間,但難度也越來越大。國際上新競爭者的不斷出現、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以及對我國出口商品反傾銷訴訟案件增加等等,都將制約我國外向型經濟進一步健康的發展(近年來,外貿凈出口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已呈下降趨勢)。另外,我國國民經濟健康發展還面臨著許多難題,如“三農”問題、就業問題和基礎設施落后問題,解決這些問題僅靠外向型經濟是不夠的,要繼續保持我國經濟長期快速健康的發展,就必須尋求新的出路。

  事實上,與滿足國際市場需求的外向型經濟相對應的是以滿足國內需求的內需經濟,可相應地稱之為“國內經濟大循環”,是保持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的另一個輪子。近年來,擴大內需,積極發展內需型經濟已成為保持我國經濟較快增長的重要政策措施之一。參與“國際經濟大循環”,積極發展外向型經濟,與實現“國內經濟大循環”,大力發展內需經濟是并行不悖的。應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努力爭取它們的長處,克服它們的短處,以更加有效地實現我國經濟快速健康協調的發展。

  近年來,在我國實施的擴大內需政策絕非權宜之計,而是一項長期的經濟發展政策,是我國經濟發展模式轉變的必然要求,是保持未來經濟長期增長的需要,同時也是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控制地區差距繼續擴大的必然選擇。擴大內需,建立內需型經濟,使中西部擁有了更多的參與發展的機會。事實上,西部大開發就是擴大內需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擴大了內需,又促進了西部經濟的發展,同時還有利于我國內需型經濟的發展。由于東部是以外向型經濟為主的地區,因此,建立內需型經濟的任務實際上就落在了中西部地區的肩上。而中部地區由于其相對較優越的居中的區位及已有的工業基礎條件,有可能成為建立內需型經濟,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最佳地區。

  當然,在此需要著重指出的是,所謂內需型經濟,絕不是封閉型經濟,只是指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導向上,以國內市場需求為主的經濟。內需型經濟同樣需要對外開放,需要引進外資和國外先進技術和人才(主要是內需型的外資與技術),同時,也不排除向國外出口的可能性(還可以通過為東部外向型經濟提供中間產品實現間接出口),特別是在加入WTO,國際國內市場日益一體化之后的今天。

  五、中部崛起的政策要需深化

  從區域政策發展和轉型的角度看,中部崛起給大家一個重新考慮我國區域政策體系的機會。目前,在設計我國中部崛起政策中明顯地存在以下兩種意見。

  (一)現有區域發展戰略和區域政策的延伸——建立中部崛起領導小組辦公室

  這種意見主張,維持現有分散式的區域政策基本框架不變,可以比照東北振興和西部大開發的做法,成立中部崛起領導小組辦公室(也可不成立機構,關鍵是制定崛起政策,下同)。未來促進中部崛起的具體政策也比照東北振興、西部大開發以及東部開放政策來確定,大體內容包括:

  ——東北老工業基礎政策的延伸。包括率先免征農業稅政策的加速推廣;增值稅轉型的延伸;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推廣;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等改革試點的推廣;對部分行業和企業在稅收、銀行貸款、項目核準、投資支持等方面采取靈活優惠的政策的延伸等。

  ——西部開發政策的延續。包括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力度——中西部統一考慮;進一步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科教扶持政策的延伸;地方特色產業政策的延伸等。

  ——促進中部崛起的特有政策。包括進一步完善糧食生產基地的扶持政策;加快農村綜合配套體制改革試點工作;農業良種研發基礎和推廣體系建設;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的扶持政策;大流通體系建設;鼓勵城鎮體系建設的政策等等。

  (二)按照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建立全新的規范的區域經濟政策體系——建立全國區域經濟發展協調委員會

  這種意見主張,利用目前我國制定中部崛起政策難得的機會,針對尚缺乏系統全面的縮小區域發展差距的區域政策體系的現狀,建立全國區域經濟發展協調委員會(也可不成立機構),并相應制定具有中國特色的、規范完善、具有可持續性的區域政策體系,從而在制度上確保我國區域經濟能夠得到協調健康地發展。具體說,我國規范、完善和可持續的區域政策應當包括以下三大部分:

  一是建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內在“穩壓器”,創建相對公平的區域競爭平臺。改革稅收體制,在統一稅制的前提下,進一步完善分稅制,建立主要稅種的累進稅制。分稅制要向省區以下的地方政府延伸,盡快實現一級政府一級財政的目標,同時還要擴大地方政府在稅收立法上的權限。需要實施累進稅制的稅種主要是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和企業所得稅等(目前我國只有占稅收收入比重較小的

個人所得稅實行了這種稅收制度),這些稅種的累進稅制將為我國經濟均衡和協調發展,建立起一個內在的“穩壓器”。從區域發展看,主要稅種的累進稅制可以通過稅收的差異求得地區間發展條件上的大體一致,從而有利于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二是與完善分稅制和改進累進稅制結合,進一步加大財政性地區轉移支付制度的建設,建立明確的地區財政支出平衡機制,保證公共服務水平的均衡化!笆晃濉睍r期,在進一步加大財政性地區轉移支付制度的建設上,可以做兩點:一是逐步實現各省區

公務員名義工資上的大體一致;二是在社會保障體系省級統籌基本完成的基礎上,加快全國統籌目標的實現。

  三是以問題地區為重點目標,制定區域投資優惠政策。財政轉移支付主要是解決公共開支相對均衡的問題,經濟發展的相對均衡則主要靠政府對落后地區給予的投資優惠政策來解決,為此,要構建針對問題地區的專項區域投資傾斜政策體系。目前,我國主要的問題區包括貧困地區(過疏地區)、老工業基地(過密地區)、礦業城市地區、糧食主產區等。國家確定的592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區,今后,要繼續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進一步加大扶貧工作的力度,同時還要加大西部人口向東中部和生態移民的力度,以加速區域協調發展的進程。我國老工業基地主要分布在東北及中部地區,今后,可充分發展工業基礎雄厚、區位條件好以及綜合資源優勢明顯的特點,通過加大改革和改造的力度,圍繞裝備制造業和

能源原材料優勢產業的強化發展,盡快實現振興的目的。礦業城市地區、糧食主產區和初步顯現膨脹病的大城市地區都應當制定專門的政策,以解決這些地區發展中面臨的突出問題,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作者單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與經濟研究部)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483,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