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技術溢出效應不明顯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24日 12:09 新經濟導刊 | |||||||||
跨國投資也可能對本地企業技術能力的培育造成負面影響,抑制本地企業的研發活動 文/呂剛 根據國外已有的理論研究,跨國投資對東道國技術進步的積極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即技術轉讓和技術溢出(又稱技術擴散)。
技術溢出屬于跨國投資的外部效應,主要通過四個渠道增強本地企業的技術能力。一是后向和前向聯系,即外資企業與東道國本地的供應商和客戶之間的聯系,例如前者為后者設立更高的技術標準、提供產品質量控制的經驗。二是人力資本流動,即外資企業培養出的高素質人才流動到本地企業中。三是競爭效應,即外資企業加劇了東道國的市場競爭,促使本地企業提高生產效率,加快應用新技術、發展新產品。四是示范效應,即外資企業的先進的管理模式或新產品為本地企業提供了模仿的對象。 不過,跨國投資也可能對本地企業技術能力的培育造成負面影響,一是可能造成本地企業過度依賴引進現成技術,失去自主研發的動力,二是外資企業可能憑借品牌、技術、資本等優勢,在東道國市場獲得壟斷地位,從而抑制本地企業的研發活動。 分析 不少國外學者通過計量模型對跨國投資與東道國內生技術能力的關系進行了研究,典型的方法是在生產函數的框架下分析外資在行業經濟中所占比重與本地企業的勞動生產率之間是否存在相關性。不過,研究的結論并不一致。有的學者發現外資對東道國本地制造業企業的勞動生產率有顯著的正面影響,并據此認為技術溢出確實存在。同時,也有一些學者發現外資并未明顯提高本地企業勞動生產率的增長率,從而認為技術溢出未必會在所有行業發生,它還取決于本地企業原有的技術能力和東道國市場的規模。 國內已有的對外資技術溢出效應的實證研究主要采取了企業問卷調查的方式,時間較近的主要包括江小涓(2002年)對北京、上海、深圳、蘇州127家三資企業的調查,以及王春法(2003年)對北京、上海、蘇州、東莞近400家三資企業的調查。在跨國公司是否把較先進的技術轉讓給了三資企業的問題上,兩項研究都得出了肯定的結論,但在技術溢出問題上,結論則存在矛盾。江小涓的調查顯示有58%的樣本企業擁有本地供應商,而這其中又有69%的企業通過提供技術支持、設立技術標準、參股、合作投資等方式對其本地供應商施加了影響。這一結論支持了FDI具有后向聯系效應的觀點。而在王春法的調查中,有一半以上的外資企業認為自己對中國技術進步和中國自主創新能力的貢獻一般,認為貢獻很大的只有20%左右,超過75%的樣本企業與本地企業沒有技術上的聯系,超過2/3的樣本企業從未且并不準備向本地企業提供技術支持。 總結起來,分析結果未能證明外資在行業經濟中的比重與本地企業的勞動生產率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也就是說,外資在中國并沒有明顯的技術溢出。 江小涓(2002年)也曾對FDI在中國的外部效應進行過回歸分析。她采用的方法是直接考察36個制造業部門在1991~2000年期間的年均增長速度與外資企業在行業工業增加值中所占比重的相關性。在剔除了石油及天然氣開采業、木材及竹材采運業、煙草加工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燃氣生產和供應業、水的生產和供應業這六個對外資開放程度較低的部門后,江小涓得到的相關系數為0.0285,說明二者僅微弱相關,外資比重的高低對行業增長速度的影響并不顯著。 原因 通過對統計數據的分析,可以找到外資技術溢出效應不顯著的原因。 首先,跨國公司大多傾向于只向子公司轉讓技術,主動防止技術溢出以保持自身技術優勢。外商直接投資為中國經濟的發展帶來了現代科學技術,但這種國際技術轉移在很大程度上被內部化了,即大部分國際技術轉讓都發生在跨國公司及其在華子公司之間,本地企業從跨國公司獲得的技術轉讓比較有限。 跨國公司不愿向本地企業轉讓技術,正是為了使后向聯系內部化,防止非自愿的技術溢出,以保持自己在技術上的優勢。一般來說,轉讓的技術越先進,外商就越傾向于采取控股合資企業或獨資企業的方式。中國加入WTO后外資企業的獨資化浪潮就清楚地表明了這一規律。在中國擴大市場準入、在許多行業放松對外資股權比例的限制后,新建外商獨資企業的數量快速增長,且增速明顯高于中外合資企業和中外合作企業。2004年,新建外商獨資企業占中國當年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的比重已從1999年的39%提高到63%。此外,原本占少數股權的外方合作伙伴通過收購中方合作伙伴股權實現控股或轉為獨資企業的例子也明顯增多。 其次,本地企業過度依賴引進現成技術,消化吸收投入嚴重不足,妨礙了技術示范效應的發生。雖然沒有本地企業的單獨數據,但即使將三資企業包括在內,中國大中型工業企業在1997年到2003年用于消化吸收引進技術的費用平均也只相當于技術引進費用的8%。雖然這一比例在2004年上升到15%,但同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以日本、韓國為例,這兩個國家用于消化吸收引進技術的費用平均為技術引進費用的7倍。 消化吸收投入不足的另一個表現,就是企業研發活動中改良成分多,創新成分少,基本還停留在比較低的模仿層次。雖然缺乏本地企業的單獨數據,但從總體看,2004年中國專利申請授權總量中74%都是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發明僅占26%。而且,發明的大部分還是由國外主體申請的,國內主體申請的只占37%。(參見表1、表2) 第三,外資企業進出口依存度高,與國內經濟的聯系不夠緊密,妨礙了前后向聯系和競爭效應的發生。外資的大量流入使中國成為了全球重要的加工組裝基地,但在華外資企業大多位于跨國公司全球生產鏈的低端,主要從事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生產,高度依賴進口的機器設備和零部件,并將成品銷往海外。這種進口和出口依存度雙高的特征使得外資企業與國內經濟的聯系相對松散,妨礙了技術溢出效應的發生。 1999年以來外商投資企業的出口依存度和進口依存度均在40%以上,且呈逐步上升趨勢,到2003年已分別達到46%和44%。在外商投資集中的部門,外資企業的貿易依存度還要更高。以電子和通訊設備制造業為例,2003年外資企業的出口依存度就高達77%。 第四,外資企業的吸引力強于本地企業,FDI的人力資本流動效應不明顯。以蘇州為例,據蘇州市政府研究室在2004年組織的一次問卷調查,在華外資企業的研發隊伍較為穩定,人員流動性低,即使有少量研發人員被高薪聘走,大都仍進入其它外資企業工作,很少有加盟本地企業的。 第五,外資企業在某些行業形成壟斷,抑制了本地企業的創新活動。根據國家工商總局在2004年發布的一份報告,外商投資企業在中國的不少行業已經形成了壟斷或寡頭壟斷。例如,在軟包裝行業,本地企業所占的市場份額不足5%,而在感光材料行業,85%的市場份額已被外資企業占據。外資企業的壟斷使本地企業被迫退出市場,原有的研發隊伍解體、人才流失,對我國自主創新能力的培育造成了負面影響。 結論 通過分析可以看出,外資的技術溢出效應很不明顯,未能對中國內生技術能力的培育起到促進作用。從這個角度看,中國“以市場換技術”的戰略在提高內生技術能力方面的效果并不明顯,利用外資并非培育內生技術能力的有效途徑。鑒于內生技術能力是以本地企業為載體,未來中國科技政策應重點鼓勵本地企業自主研發。 (作者單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