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正文
 

企業海外上市并非盲目 而是全球化下理性選擇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22日 09:35 解放日報

  自中國建設銀行去年赴香港上市后,近來市場又傳出“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將海外上市”的消息。伴隨四大國有銀行上市腳步,國企海外上市再次成為爭議的焦點。

  大量優質國企如建行海外上市,確實存在“肥水外流”的尷尬———內地投資者無法分享這些優質企業的成長,內地資本市場也會因優質企業資源的流失漸被邊緣化。不只是尷尬,企業海外上市導致股權國際化,也存在一定“控制權外流”的風險。

  這種種尷尬和擔憂,能成為阻止企業海外上市的理由嗎?筆者認為,企業紛紛海外上市,并非盲目,而是全球化經濟、開放市場環境下的理性選擇。對于銀行業而言,隨著今年12月加入世貿組織過渡期結束大限的到來,國內銀行就要在國際規則下參與國際競爭。目前,我國大部分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都不達標,又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與外資銀行的“公平競爭”?趕在大限到來之前,上市融資提高資本充足率,似乎成為銀行們的必然選擇。而自去年4月以來,滬深股市則因讓道股權分置改革,暫停了IPO,“何時恢復”目前仍沒有時間表。當銀行上市的緊迫需求,遭遇滬深股市融資“無門”,海外上市也就成了這種必然選擇的趨勢。

  不僅是銀行,企業海外上市都有其理性的訴求。市場開放不應只是引進來,更要走出去,而走出去的途徑并非只有海外投資,海外上市或許也應是一條通路。對企業來說,通過海外上市適應國際規則很重要,參與國際競爭、拓展海外市場更為重要。當建行上市之初,不少市場人士紛紛指責其股權被“賤賣”———美洲銀行和淡馬錫兩位戰略投資者入股建行的價格大大低于現在的水平時,卻似乎沒有看到成本背后的收益。正如建行董事長郭樹清所說,建行能取得較高的公開發行定價,與引進戰略投資者是密不可分的。而正是依托了戰略投資者的國際聲譽,建行在國際市場的知名度也大大提升,這也將是其拓展國際市場的有力武器。不僅如此,戰略投資者支付的成本還包括不在華開辦新的分支機構,并關閉已有零售銀行業務的承諾。從這一點來看,企業海外上市的任何支出和收益、風險和機會,都將是一種等價的交換。

  企業海外上市有自身需求,也符合市場規律。批評和爭議,并不能阻擋當前海外上市的熱潮。我們何不換種思路看“海外上市”,或許給企業一些實實在在應對風險的建議更為重要。

  蔣婭婭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705,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