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正文
 

知名專利律師警示未雨綢繆防范知識產權雷區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22日 03:53 第一財經日報

  本報記者 康健 發自上海

  “他們是先踏上雷,再喊‘救命’。”

  在美國眾達律師事務所的專利律師陳熾看來,國外一些企業在專利方面精心布雷,而中國一些企業卻常常入局,命運悲慘。

  正在參與中國墨盒企業應訴“337”條款的陳熾擁有哈佛的法學博士學位,服務于一流的律師事務所,曾參與多起重大的專利糾紛案。

  在陳熾看來,這次墨盒事件,一個重要的背景是,日本把知識產權作為國策,精心布局,申請了很多專利,像下圍棋一樣,現在到了開始“用上”這些專利的時候了。

  而中國企業也像下圍棋一樣:下到后面,時間有限了,也無法暫停。

  靠專利生存的企業

  眾達另一位專利律師王翔對一個例子印象非常深刻:十幾年前,有一個做IT行業的歐洲公司,在專利布局上,花了上千萬美元,在150個國家申請專利。等到上世紀末時,這個公司突然向行業里面的各大公司發起進攻。由于其20多個專利是核心專利,很多大公司紛紛低頭。這個公司“坐享其成”,什么不用干就獲得了30億美元的收入。

  而作為鮮明對比的是,上海有一家公司,口口聲聲說自己要做中國的索尼。三年前,律師給它做了專利預算。這個公司發現在國外申請專利太貴,就放棄了美國,加強中國的申請。2005年,公司在美國被訴訟,沒有辦法反訴,只能坐著挨大板——如果它當年申請的話,比美國公司申請要早。

  陳熾和王翔所在的律師事務所有一部分業務是風險投資“給”的。那些創業的中國企業找到了風險投資,風險投資家首先想到的是這個公司應該去找一個美國的專利律師,先把專利保護起來。

  美國的好萊塢剛剛創辦的時候,也是靠專利發展起來的,包括其攝像機和其他一些設施都擁有專利。

  通信巨頭貝爾公司三次走上最高法庭之后,再也無人挑戰其是電話發明人的權威,也確立了在電話行業里面的龍頭地位。

  中國企業走出去買生產線的比較多,陳熾說,真正聰明的企業買專利——聯想就買了1000個IBM的專利。

  中國企業是專利“差生”

  要切切實實為知識產權分布做好準備,這是王翔的忠告。他認為未來5~10年后,知識產權布局好的公司才能脫穎而出。

  這種判斷基于隨著勞動力成本的攀升,中國企業能夠代工的時間并不長了,要發展壯大,必須靠自主知識產權。

  “很多中國企業不明白,我們做得好好的,為什么來麻煩我們。”王翔跟一些美國人接觸的過程中,聽到的卻是,美國人認為“你們發展得這么順利,總是照抄我們,現在該是付學費的時候了”。

  “現在基本上被訴訟的沒有一個在國外有專利的。”王翔表示。

  這似乎成了中國企業一再敗訴的根源。

  “以后有事再說”是中國大陸企業常見的態度。陳熾說中國大陸企業看似專利申請比較多,但是在美國的申請量,在PCT(專利合作條約)方面的申請量,比臺灣地區的企業要少一些。

  在應對訴訟方面,中國企業的表現比印度企業要差一些,印度藥廠能在美國勝訴一半的案子,中國企業目前相對差些。

  陳熾曾經接觸過一家中國藥廠,研究獨家的瘧疾藥。由于省了2萬美元的專利申請費,結果在國外丟了幾十億美元的專利費——這個公司的產品全世界都在使用。

  未雨綢繆

  經常與中國企業打交道的陳熾發現國內企業在面對國外專利訴訟的時候并不重視,常常對來函置之不理。

  而號稱自己非常重視專利有些企業也是“葉公好龍”。

  在專利方面放了多少資源,投了多少錢,有無指定專門的工程師研究專利,對專利進行修改等被他認為是看待企業是否真的重視知識產權的重要標準。

  有些企業根本沒有專利方面的律師,即使有的話,這些律師影響公司決策的能力也有限。

  “國外的專利律師權力很大,他們很資深,可以決定在國外申請專利,而中國的專利律師比較年輕。”陳熾對此有深刻體會。

  一定要給知識產權律師更大的權力,而不是讓他們坐在那里,簽一個總裁和副總裁都已經簽好字的合同。”王翔呼吁。

  哪些領域的企業容易觸雷?陳熾的答案:一是那些在行業里發展很好的企業,老大——差的企業別人不屑理你;二是手機、3G、芯片等行業。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