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改革未采用休克療法是明智之舉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20日 09:32 中國經濟時報 | |||||||||
記者王栗濤 孫東輝北京報道“休克式的經濟改革把俄羅斯經濟轉型改革推向失敗,而中國沒有采取這種休克式,這可能也是中國改革沒有走向失敗的一個重要因素”,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獲獎者約瑟夫·斯蒂格利茨就社會主義國家在轉型期的經濟改革談了自己的看法。 3月17日,在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與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舉辦的“公共管理論壇”
斯蒂格利茨說,“休克式的經濟改革做法完全是出于一種意識形態上的考慮。”他認為,市場經濟的核心是競爭機制而不是私有化,國家在經濟社會轉型中采取引入競爭機制的做法比產權私有化更能決定改革效果。 斯蒂格利茨具體分析俄羅斯休克式療法的兩個方面時說:一、政府在一夜之間把價格全部放開所帶來的直接后果是超高的通貨膨脹,政府隨即又將利息調高50%—60%,這最終直接造成資金無法很順暢地流動;二、政府在一個晚上將國有資產變成私有財產,使得國內資金外流,兩個方面共同作用造成國內經濟持續衰退。 有記者問到他對中國資本市場的看法時,斯蒂格利茨說,“恰好是因為中國沒有完全實行資本市場的自由化,才能盡量避免國際熱錢對中國經濟的沖擊。”他認為,大量熱錢快速地進出不會對經濟建設有積極作用。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