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正文
 

秋風:用雙重標準反壟斷的邏輯混亂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16日 11:31 南方都市報

  法的精神之秋風專欄

  據說,經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今天,中國經濟據說很有點不安全。能源就不用說了,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則提醒人們注意另外一個可能的險象:跨國公司在國內收購行業龍頭企業,而且要求絕對控股,李警告說,“如果聽憑發展,將十分危險。”

  媒體立刻從無數例證中舉出了一個:世界機械工業巨頭,世界500強排名77位的卡特彼勒公司強勢介入中國機械工業行業,國內相關行業的龍頭企業均被列入收購名單,其稱霸中國機械工業市場,將中國企業作為生產基地納入其全球產業鏈的“野心”昭然若揭。

  聽來可怕。對野心,可不能掉以輕心。學者們馬上建議政府加快制定《反壟斷法》并建立相應的跨國并購審批機構。假如這些跨國公司的并購活動能夠喚醒政府的法治意識,加快《反壟斷法》的制定,那跨國公司還真是在不知不覺中給中國又做了一件好事。不過,假如立法機構依據李德水等人士的判斷,制定出一部僅僅針對外國企業壟斷的《反壟斷法》,那《反壟斷法》就喪失了作為法律的基本屬性。

  事實似乎不幸正是如此。公眾遭受了幾十年壟斷之害,有關部門從來都沒有想過制定一部《反壟斷法》反反那些可惡的壟斷行為。但是,到上世紀90年代后期,學者和有關部門突然想起,需要制定《反壟斷法》了。主要的理由正是現在很多人談論的那個理由:大家看,跨國公司正在中國各個行業逐漸建立主宰地位,我們要是再不反壟斷,中國經濟就要任人宰割啦。

  也因此,對于最新《反壟斷法》草案版本未列入有關行政壟斷的條款,筆者一點也不驚訝——盡管還是有點難以接受。身為普通消費者,幾十年來,切身地感受到了國有企業的行政性壟斷之害。這些壟斷企業在轉軌的中間階段變得更加貪婪和冷酷。相信這也是很多人的感受。因此,按照常識,假如說政府要反壟斷的話,那就首先得反行政壟斷。

  但在《反壟斷法》草案起草者眼里,只有跨國公司的主宰地位屬于應當反對的壟斷,至于國內國有企業的壟斷,卻是不應反對的。這正應了一句古老的比喻:只看到別人眼里的刺,卻看不到自己眼里的梁。談起反壟斷來,很多人士幾乎是不假思索地奉行了雙重標準,而且覺得這種不講邏輯的做法維護了國家經濟安全。

  照著這樣的思路,當然也可以把《反壟斷法》制定出來。但是,那是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法律”,法治意義上的法律,卻是大大地值得懷疑的。

  立法機構通過立法程序所制定頒布的那些文本,當然都可以合法地冠之以“法律”之名。但是,人們卻未必都會從內心深處認可其為真正意義上的法律。而法律文本若不能得到人們的這種認同,其效力必然會大打折扣。一部有效的法律,首先得讓人們覺得,它的確“像”一部法律,具有法律的基本特征。

  說起對于法治下的法律的理解,史上最精深者莫過于1992年3月23日去世的弗里德里希·馮·哈耶克。他精辟地指出,市場所需要的合乎法治原則的法律,乃是一套公平、普適且抽象的規則體系。“一般且抽象”的意思是說,規則所指涉的乃是未知的情形而非任何特定的人或物。更直白地說,法治意義上的法律并不特別地要照顧、增加、維護某一特定群體的利益,當然也不是特別地要限定某個群體的權利、損害其利益。立法者在制定它的時候,并不抱這種念頭。相反,只是要讓它維持某種公平正義的市場秩序,在這里,每個市場主體都可以平等地、不受歧視地依據規則追求自己的目標。

  按照這個標準,人們擬議中的那部《反壟斷法》草案,就有點不夠普適且抽象。它是專門用來對付外國企業的,因而默認了行政性壟斷企業的特權。法律起草者從一開始就讓法律偏心,這樣的法律能被人們認可、接受嗎?不要說外國企業,第一個不認可的,恐怕就是國內普通消費者。

  跨國公司構成壟斷,當然必須反;但是,當政府用法律來反外國企業之壟斷的時候,卻必須講出正確的理由:因為你壟斷了,所以才反你。而現在大多數專家、官員卻試圖教政府對外國企業講另一套理由:因為你是外國企業的壟斷,所以才反你。歐盟審查美國企業對歐洲企業的并購,只是因為這種并購可能構成壟斷,而不是因為這種并購是由美國企業進行的。即使歐盟內部兩家企業合并,歐盟機構同樣會審查是否構成壟斷。在反壟斷的時候,歐盟只奉行一套邏輯,那就是維持市場的競爭秩序。

  當然,國家的主權也容許政府奉行另一套邏輯:在某些特定行業,對外國企業收購本國企業進行審查和控制。但是,最好不要把維持競爭的邏輯和維持主權權力的邏輯混在一起。否則,兩套邏輯都是半拉子,既反不掉壟斷,也維護不了經濟安全。

  (作者系北京學者)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