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正文
 

新農村不能只建在紙上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15日 23:50 財富時報

  本報記者 許蘭武

  根據憲法規定,鄉鎮人民政府為政權機構,是一級人民政府。村民委員會和村民小組為村民自治組織。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特約研究員陳前金認為,這樣一來,農村鄉鎮以下便沒有了政權機構,從而在廣大農村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政權真空。由于這個政權真空的存在,產生了一系列的政治問題和社會問題:

  選舉中拉選票偶有發生

  十屆人大四次會議上,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用大量篇幅闡述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人說本次“兩會”是以“農”字開篇的會議,確實如此。記者無論是穿梭在政協委員的各個駐地,還是聽人大代表分組討論審議,聽到最集中、最熱門的話題就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對農村中的“兩委”(村黨支部、村民委員會)的建設表示了不同的看法。

  “首先,農村的好政策,就要由基層組織去落實。山東省內部各地的差別性太大,在農村兩委的產生過程中,民選是關鍵,在某些地區跑選票的現象還是時有發生。如何長時間地落實好新農村建設政策是以后‘

十一五’期間建設的重點。其次,避免一哄而上,要從實際出發。基層干部要起到模范帶頭作用,發展第一、二產業,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第三,如何在黨支部的領導下,落實兩個‘班子’,推選出政治素質高的人選。關鍵是要在待遇上有保證,留得住人才。”來自農村基層的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滕州市級索鎮姚莊村黨支部書記周俸先對“三農”問題有切身的體會。滕州市是山東省
棗莊
市的農業大市。在這次會議前,他就新農村建設問題專門進行過調查,并認真總結梳理了很多材料,最后寫成了厚厚一疊的調查報告。他在北京中苑賓館告訴記者:

  “農村政權是關鍵,億萬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主力,直接領導農民搞好建設的村‘兩委’(村黨支部、村民委員會)是能否調動農民積極性的關鍵,把村‘兩委’班子建立好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如果他們能夠領會黨和國家的最新政策切實的貫徹實施,新農村建設就算是從源頭上抓好了落實。”來自陜西的全國人大代表魏民洲解釋說,“做好基層民主選舉、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是新農村建設的有效保障。”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特約研究員陳前金分析認為,當前農村基層存在的最大問題是:第一,村組織渙散。大多數村組織處于“三有三無”狀態:一是“有廟無神”。村委會有辦公場所,但由于各種原因,平時很少有村干部在村委會辦公,上級來人或村民有事要找到村干部家里去。二是“有神無廟”。在一些貧困村,村委會連辦公場所也沒有,誰當村支書、村主任,誰的家就是村支部、村委會的辦公室。三是“有將無兵”。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團支部書記、民兵連長、婦女主任都有,但手下無“兵”。第二,村干部隊伍不純。在個別地方,村委會的領導權被一些流氓地痞和宗派分子所篡奪。他們利用篡奪的權力,欺壓百姓,侵吞集體資財和村民血汗。

  有人擔心在農村兩委的換屆問題上,三年一換不利于農村干部隊伍的穩定。班子問題配備不好,就很難處理好各方面的問題,尤其是經濟問題。如某省大部分縣鄉機構改革已經到位,但是目前在許多市縣,特別是鄉鎮多年積累的一些債務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債務問題、鄉村干部工資問題迫使政府不得不靠打一些“擦邊球”來收費,這不能不說已經影響了改革的實際成果。

  避免走入新的農村發展誤區

  全國人大代表曹務順強調說,鑒于以往的經驗,新農村建設中要注意不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實際情況,要因地制宜,而不要為政績而政績,成為新一輪跑馬圈地的理由,使農民不但在新農村建設中沒有受益,反而受害。

  金蘭英代表來自山東省泰安市,她擔任

泰山區市場社區黨支部書記長達30年,又是一名企業家,對農村工作比較熟悉,她對農村班子建設的感觸頗多:“我從社區支部書記退下來的時候,就已經選出了第三梯隊的班子,并且在我離開時留下了十多條意見,其中包括杜絕黑惡勢力和家族勢力的干擾。新農村建設的關鍵要靠“班子”,必須走黨領導的基層組織之路。在現代一些文化劇作中,農村干部常常會以不光彩的形象出現,他們不應該被丑化,因為他們中的大部分還是好的。”

  在遇到一些土地產權的問題時,村“兩委”與農民直接針鋒相對的就是如何解決合理補償的問題。

  林毅夫,中國最早提出“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概念的經濟學家,近日對土地產權制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議。“農民對土地產權必須有永久的經營權利,如果他有永久的經營權利就會關心這個土地,就會好好利用這個土地。就目前的整體情況來講,在我們的社會保障體系還沒有辦法實現全國普遍覆蓋的狀況下,如果有了土地,農民就有了最低的生活保障,這一點是非常關鍵的。

  怎么樣進行合理補償,究竟應該有多少屬于農民,我個人認為雖然由于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土地增值,更多的應該回饋給社會。但是在確認這一點的狀況下,還必須給農民以合理的補償,必須讓這個地方的農民的收入狀況,生活狀況不低于以前,而且最好是高于以前。農村班子建設應明確責任和義務,協調處理,統籌安排。”

  2006年中央財政每支出的6.5塊錢中,將有1塊錢實實在在花在農民的身上。中央財政預算報告顯示,今年中央財政用于“三農”的支出將達3397億元,平均到9億農民身上,每人“消費”377.4元。今年中央財政用于“三農”的支出安排比2005年實際執行數增加了422億元,高于中央財政總收入、總支出的增長水平。

  但是,如果農村基層“班子”的建設問題得不到良好的解決,再好的政策也只能是紙上談兵。這是目前建設新農村的過程中一個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